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柳傳志王健林回憶與馬雲初識:不是因為顏值

  • 發佈時間:2015-09-21 07:30:12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對話》十五年特別節目中,讓這些大佬也回憶了自己的過去,十五年,也許在他們身上的不僅僅是經歷,説是滄海桑田也許一點不過,商場如戰場能夠叱吒十五年的人也為數不多,在《對話》的舞臺上,見證過很多大佬的十五年,回憶十五年前,他們當年怎麼互相評論?

  柳傳志:回憶初相遇馬雲,不是因為顏值

  柳傳志:我是大概2002年、2003年跟馬雲第一次正式見面,對他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不止是因為顏值的問題,主要是他的……

  陳偉鴻:言論的問題。

  柳傳志:對,他講話確實很有煽動能力,當時他講的話我覺得很有意思,是不是能實現,當時心存懷疑。但是跟他深一步接觸以後,後來逐漸成為朋友,就被他説的話,後來真能做成就深深打動了,不是一般的打動。

  陳偉鴻:那是?

  柳傳志:那就是2003年,在2004年前後,他説過一些話,比如説他認為在網上,他的淘寶將要做到幾百億的流量,當時我就覺得現代話説,馬雲你識數嗎?幾百億,2000年代的時候還是很大的一個數,過不了幾年人家就是幾千億。在這個當中,我跟他接觸感覺不是他的運氣,他中間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得非常紮實,這個讓我確實對他刮目相看,而且他後來説的話在我心裏分量越來越重。

  王健林:我跟馬雲認識遠一點,因為我們行業隔得太遠了。那個時候大概10年以前,比柳總説的晚一點,開始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的公司搞網際網路的,那個時候也看到他的廣告。那個時候已經叫阿里巴巴了,只是説你的東西到網上來賣,賣得很快,分別找到不同的人來忽悠這個事,那個時候就開始關注他的公司。但是説老實話,網際網路這麼快改變世界、改變我們生活,這一點還是沒有遇到這麼快。

  馬雲、王建林、柳傳志各相隔十歲,巧合還是註定?

  在《對話》十五週年現場,談論十五年前大家初次相遇時的狀態,談論當年對網際網路的認知時,驚人的發現,好像無意中暴露了年齡,所以,主持人陳偉鴻也順勢問了一句他們的年齡,結果…

  陳偉鴻:其實讓我們驚訝的不僅僅只有網際網路,包括風險投資,在當年我知道柳總有一個態度,不太認可,不太看好風險投資,最初,現在您已經義無反顧開始進入風險投資領域,開始幫助更多企業成長了。

  柳傳志:那可不是,剛才我講了,其實我們2000年的時候第一件就是,我領朱立南做的事就是開始做風險投資,我們可以查一下歷史記錄,聯想投資就是在2000年成立的,現在叫君聯資本,但是現在確實某些觀念還是落後的。比如像馬雲,像馬化騰,你們BAT這幾家大公司,這個結構為什麼是VIE結構呢?實際上是我們的思維、我們的實力跟不上這個形勢,國家也跟不上,所以才能使得國外的人成了他們的最大的投資者。我們看到的東西可能更現實,而美國人確實看的東西比我們超前,這些東西都值得我們反思。

  陳偉鴻:其實這樣的視野會不會跟年齡有關係,我發現三位坐在一起是間隔非常清晰的三個年齡段,是吧。柳總。

  柳傳志:我是1944年出生的。

  陳偉鴻:然後王總是54年,馬總是1964年。

  馬雲:十五年前做網際網路我自己心裏也沒有底!

  馬雲:應該講2000年我對自己是沒有底的,但是對網際網路是有底的。我記得在96年開始做網際網路的時候,我是1995年開始註冊的,應該講中國我可能是第一個註冊做網際網路的人,所以很多人講其實我比張樹興還要早大概半年多,他在中關村貼了一個,我們離高速公路還有多遠的時候,我在杭州已經幹了一年,只是在杭州沒有人關注我們。

  我那時候跟我的同事講,網際網路一定會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中國,但是是不是我們,我們不知道。我們未必會成功,但是有人一定會成功。所以這是我那時候的感覺。到2000年的時候我覺得已經是勢不可當,是只是我希望能夠抓住這一步,幾乎這幾年來,每次看到的東西,開幹,結果人家都衝在我前面,結果2000年的時候,我們希望不要被網際網路這一波給淘汰掉了。我從九幾年開始幹到2000年,幾年以後我最怕起一個大早,趕一個晚集。剛才聽兩位老總在講的時候,有一些東西就是中國企業家跟世界優秀企業家沒有半點區別,我們年齡有區別,從事行業有區別,但是所有企業家的學習能力都是非常強的。

  剛才柳總講最早跟我認識,我記得那一天我講的時候柳總是,反正我是沒有看出來,可能我情商比較低,我沒有看到柳總有懷疑的神色,我是一如既往地講我的。但是後來柳總一旦發現,因為他很關注我們的公司,第二年、第三年我們突破1千億的時候,柳總那時候跟我越來越多人接觸,每次接觸我們的,然後對産業,對網際網路的理解,他就像一個很謙虛,在我眼裏他是一個大家,大家中的大家,但是他的傾聽、學習就像一個小學生一樣認真傾聽,認真思考,回去就改變。

  跟健林董事長一樣,我覺得在他身上看到,不僅有一種胸懷和魄力,更重要的是執行力,不把事情能夠做出來。這些方面我在全世界,我很榮幸,我學的英語有機會跟世界所有的大企業家交流過,我覺得這些學習能力,強大的執行力以及情懷,我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

  其實我覺得網際網路2000年對我是一個情懷,其實人就累在情懷上面,所以這些人都很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