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線上教育別成為應試教育的“幫兇”

  • 發佈時間:2015-08-13 09:0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爍 樂佳文  責任編輯:王磊

  自從被總理在兩會上“點名”,“網際網路+”成為年度熱詞,教育也自然不會錯過這班時代順風車。有市場調查機構預測,2015年,中國線上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未來幾年將保持30%以上的增速。

  2500多年前,孔子杏壇講學時,不會想到今天師生可以相隔時空,更不會想到如今的教育被網際網路插上了翅膀。那麼,今天的線上教育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嗎?業界面臨著怎樣的處境?在“埋頭趕路”的同時,是否還能“仰望星空”,追隨教育的本源和初心?

  格局:行業面臨洗牌

  記者打開手機應用商店,輸入“英語口語”,2秒鐘不到,1700多個搜索結果就跳到眼前,“英語流利説”“有道口語大師”“口語圈”等口語應用程式五花八門。

  “現在,平均每天有9個線上教育項目、2.6個新APP(應用程式)發佈。”前不久舉行的2015中國線上教育産業峰會上,移動教育産業基金創始人尉遲道坤指出,線上教育在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同質化競爭也日趨激烈。

  有專家認為,競爭不可避免。“某一塊比較火熱的時候,很多企業就開始擠在一起競爭,這就導致同質化。”艾瑞諮詢産業研究分析師劉東梅説。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用戶安裝了一個APP,就不會安裝另一個相似度極高的APP,在“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移動互聯時代,這意味著線上教育領域的競爭和淘汰比其他領域更殘酷。“總體來説,現在已經有一些泡沫在出現、破滅,線上教育行業重新洗牌是必然的。”劉東梅説。

  據線上教育專門網站芥末堆統計,截至2014年12月,有近60家企業已倒閉或轉變方向,其中早教類11家,基礎教育類12家。很多公司甚至“來去匆匆”,比如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在一年半時間內推出了3個線上教育網站,最終因為資金短缺問題,很快關閉了其中的兩個。

  盈利模式也讓業界撓頭。“目前,線上教育行業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有的是提供高品質付費內容,但效果不好;有的是構建平臺,依靠另一方提供內容,走流量變現路線,但這些都只是嘗試,很難説有成功的。”快課網創辦人張啟東表示,現在很多人都在“燒錢”,但幾乎沒能找到有效的商業模式確保盈利,均處於摸索階段。

  “整個線上教育行業在2014年呈現大熱之勢,眾多公司紛紛佈局,但隨著行業泡沫的消逝,眾多線上教育企業因過度‘燒錢’且找不到有效的盈利方式,以失敗而告終。”北京立思辰董事長池燕明總結道。

  “2015年是線上教育的調整期,一些非常好的項目會繼續融資,大量的小企業或剛剛成立一兩年的公司容易死掉。”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創始人兼首席研究員呂森林指出,“定位清晰、有特色優勢的企業將異軍突起,強者恒強;思路不清、沒有特色的企業必然隨著資金枯竭而淘汰出局。”

  趨勢:在細分中生存

  那麼,諸多線上教育企業如何打破“燒錢”魔咒、膠著格局,在“洗牌”中勝出呢?

  “反同質化”應是首選。同質化的激烈競爭不斷逼迫企業轉型,細分用戶需求。一位業內人士在一個展會中驚訝地發現,有一家線上教育機構專門做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其定位僅限于“跨境電商領域的人才”。“這真是將業務垂直細分到了極點。”他對朋友感慨道。

  “企業只有在細分領域中尋找生存的空間,選擇一個客戶群體基數較為龐大的方向去精耕細作,才能形成持久、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有專家指出。而事實上,現在的線上教育産業鏈條正在迅速分化,分工越來越細。呂森林舉例説,有的提供內容資源服務,比如各種各樣的教學課程;有的提供學習交易平臺,搭建學習者和教師之間的橋梁;有的提供技術服務平臺,如各類網校系統、雲存儲、雲加速等。

  “內容為王”永不過時。網際網路趨勢與行銷專家肖明超認為,教學內容是線上教育的核心,確保內容的精品化、差異化和稀缺性是未來線上教育發展的方向。

  下一步,線上教育産業將何去何從?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他們表示,線上教育將有以下發展趨勢。

  移動網際網路逐漸“上位”。目前,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總規模超過9億,其“靈活、隨時隨地、互動性強”,幾乎囊括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成功要素,線上教育平移到手機移動端是大勢所趨。有數據顯示,2014年底,教育類APP超過7萬個,在手機應用商店中僅次於遊戲類應用,佔據應用類型第二位。

  盈利模式趨向多樣化。目前,國內線上教育盈利主要依靠內容收費、服務收費、軟體收費、平臺佣金和廣告五大模式,各大教育機構正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未來可能的盈利點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為家長、學生提供真正個性化的服務,同時具有不可替代性,讓其具有付費價值。”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分析指出。尉遲道坤則認為,線上教育行業要從産業角度想問題,建立一個生態圈,圍繞整個生態圈投資,比如從技術、內容、社區等。

  思考:回歸教育本源

  陳萌是一名忙碌的大學生,在零碎時間,她喜歡捧著手機“闖關”,玩上幾局英語口語對話練習。“闖關”不僅有趣,還能對她的每次發音進行評分。陳萌告訴記者:“我樂此不疲地刷高分,能在朋友排行榜上取個好名次,很有成就感。”

  “觸網”式教育,已經和傳統模式的教育大不相同,在獲取種種便利的同時,也引發我們思考,這樣的“教育”還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嗎?

  “目前所做的網際網路教育,其實本質上都不是教育,而是教學,99%的公司都是在教學層面。”呂森林一針見血地指出。他舉例説,比如説拍照搜題,如果遇到一道題不會,拍照一搜,就能搜到這道題的解答。

  因為學習的功利化,在很多學生和家長的潛意識裏,無助於考學加分的知識都不是“好知識”,全方位立體式的高科技教育課程甚至不如一張高考押題試卷有價值。“如果線上教育僅僅是應試教育的幫兇,那它沒有發展前景。應該讓它來推進素質教育,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真正實現個性化培養。”分豆教育董事長于鵬表示,很多線上教育企業只不過是換了手段的培訓機構,“這不僅背離了教育‘慢’的特性,而且跟國家推動教育資訊化與學校教學深度融合的大趨勢相背離。資訊技術一定要跟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學生為中心,方可改變教育生態。”

  但可惜的是,儘管目前有些公司嘗試探索個性化學習,但還是“非主流”。于鵬在5年前就進行探索,試圖利用雲計算、大數據蒐集整理學生學習的行為和結果數據,幫助學生和教師精確定位學習問題,可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也有不少人嘲笑這是癡人説夢。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教育”組合中,網際網路追求“快”,高效率、海量資訊,急功近利,以期效果一目了然;教育天性“慢”,傳道授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一快一慢結合在一起,被“快網際網路”追逐的教育,應當何去何從呢?

  “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我們從業者要對教育二字心存敬畏。”北京四中網校副校長高鈞語重心長地説:“做教育就要有做教育的情懷。淘寶改變大家購物的方式,優酷、馬鈴薯改變大家觀影看劇的習慣,我們線上教育從業者能為大家改變什麼?這才是從業的追求。”

  “真正的教育是改變人,從思想、境界、深度上改變,並且由這批人重新引領世界的發展。”俞敏洪補充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