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社群實驗初見成效:新一輪社交紅利來了
- 發佈時間:2015-08-07 07:34:51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王磊
“81個書友會QQ群,30個城市選出班委,QQ群總人數超過3萬,其中北上廣深人數分別突破4000人……”
這是財經作家吳曉波的書友會QQ社群的最新數據。
在過去一年裏,吳曉波進行的類似社群“實驗”還有不少——咖啡館改造計劃、巴九靈創業公益金、眾籌拍紀錄片、企業家培訓……
“網際網路對像我這樣一個特別傳統的財經作家做的最大的改變是,我找到了我的讀者,我的寫作變得更加真實,讀者之間又形成一個相互互動的關係,在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這是在傳統的寫作狀態中是無法實現的。”吳曉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説,“我也很好奇未來會怎麼樣。”
事實上,從最早的BBS、QQ群到貼吧、豆瓣、SNS、微網志,以及現在的微信、QQ興趣部落等,在社群演進變遷的背後,破碎化狀態中的實時線上與溝通已經成為常態,而粉絲、粉絲經濟、移動社群、社群經濟等概念正在成為新一波行業熱點。
社群實驗
當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吳曉波頻道”積累了90多萬粉絲後,吳曉波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作為烏合之眾的社群是沒有價值的。
在公眾號開到300天的時候,他寫了一篇文章,開始確定這個社群的價值觀是什麼——第一,公眾號主要圍繞商業或者泛商業的東西;第二,用戶都是個人主義者,崇尚自我奮鬥,相信民主、相信自由、相信市場力量;第三,樂意奉獻、共用;第四,是“反對屌絲經濟”,“屌絲不是一貧如洗,而是甘願在社會的下層和邊緣,並以此反對主流財富群體,這是墮落的表現,我覺得人一定要往上走,要有陽光的一面。”
提出這四個價值後,每天有五六百人取消吳曉波公共號的關注,但也有兩千多人增加關注。與此同時, 用戶內部基於各種屬性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包括書友會、旅行小組等等,而它們的人員組織大部分都是在QQ群裏完成。
例如,吳曉波頻道書友會的上海群是在去年8月份成立,目前僅圍繞創業、理財、戶外、旅行、閱讀5個興趣小組開展過的線下活動就超過300場,還與孟京輝話劇、晨光文具、天天果園等嘗試開展盈利實驗。
“因為吳曉波頻道,這些陌生人聚在一起,然後他們通過QQ群的方式,通過增值的關係粘連,這些關係又因為興趣的不同,成立了興趣小組,興趣小組又把興趣愛好導流到地下,慢慢地他們變成一種自組織。”吳曉波説。
在過去一年中,吳曉波進行了基於社群的四個實驗:咖啡館改造計劃、巴九靈創業公益金、眾籌拍紀錄片、企業家培訓。
例如,吳曉波有一次去咖啡館喝咖啡後回來,和團隊討論,咖啡館裏面竟然沒有書架,能不能在咖啡館裏面放一些書架進去。“我們在公眾號裏面説,第一,有沒有人願意提供書架給我們,第二,有沒有願意咖啡館願意讓我們的書架進去,第三個,我們也沒有書。我們就是乞丐。”
很快,亞馬遜表示願意提供幾部電子閱讀器Kindle,掌閱提供書架,結果這個事情就搞定了。“我們全國只做了一百家咖啡館,我們只敢在有班委會的地方去做這個東西,沒有班委會,沒有人管理這個事情。這個就是去年的咖啡館計劃。”吳曉波説。
他還拍了一部紀錄片《我的詩篇》,這是一部以詩歌為主題,聚焦工人的生存境遇與精神世界的紀錄片。在這過程當中,眾籌了50多萬資金進行拍攝,並且眾籌幫助一個自殺的詩人出版了他最後一本詩集。
而這部紀錄片在上海得了獎以後,面臨新的尷尬:中國幾乎所有的紀錄片,無論你拍得多好,影院都不願意接受。很快,吳曉波團隊通過電影票應用找到一些城市的影院,跟那些影院談完之後,花錢包下影院。“我們會有一些社群,社群裏面會有很多發佈工作,如果你願意到影院裏面看這個電影的人,就可以跟你的朋友去看這個電影。這是社群的實驗。”
而這也讓吳曉波對社群有了更深的體會:要做好一個社群,一是要做有態度的內容;二是實現圈層化互動;三是在共用中互利。
“網際網路對像我這樣一個特別傳統的財經作家做的最大的改變是,我找到了我的讀者,我的寫作變得更加真實,讀者之間又形成一個相互互動的關係。”吳曉波感概。
在這一改變的背後,吳曉波對QQ公眾號也躍躍欲試。
“QQ是中國最大的一個集群,它非常年輕,QQ可能比微信更加年輕、更加活躍,而且它的生態體系已經建立了十幾年了,超過16年的一個生態體系建立,閉環可能會更加明顯一點,甚至它在某種意義上的開放能力也更強一點,所以我們很願意來做一個新的實驗。”
社群經濟的新玩法
依靠興趣驅動的社群力量從線上走向線下的,不只是吳曉波頻道。
在QQ興趣部落的社群中,北京部落的大酋長趙健(網名:蕩網)也是線上興趣社交轉向線下成熟商業的見證者與實踐者。目前,他管理的北京部落擁有156萬的關注用戶,日訪問量超過12萬,北京部落已經成為用戶認識新夥伴、了解北京生活的重要社群平臺。同時,他也創立了“秋風戶外”俱樂部,並從北京部落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客源輸入。
“社群的核心特徵是‘自組織性’和‘再生産性’,要秉承‘有態度的內容、圈層化互動、共用中互利’運營原則,移動社群時代,産品型社群、興趣型社群、品牌型社群、知識型社群、工具型社群、相互交融的社群生態也如雨後春筍般風起雨涌,移動社群的規模、玩法和力量都即將迎來一場大爆炸,在這裡存在大量的未知機遇。”吳曉波説。
而在騰訊公司副總裁殷宇看來,中國網路社群發展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一個是2002年到2005年期間,誕生了QQ群、貼吧、人人網、開心網,打開了PC社群的黃金時代;另一個是2012年2015年期間,誕生了微信群、貼吧群、陌陌群、興趣部落,是移動社群的黃金時代。”
之所以稱作移動社群的黃金時代,一方面,社群內電商交易更具黏性:基於社群的互動,問答和評論,更易建立起對商品或服務品質的動態評估,建立消費黏性和信譽;另一方面,移動社群的價值開發空間巨大:僅有16.4%的用戶通過社群渠道參加過陌生人組織的線下活動,僅有近五分之一用戶在網路社群中有過消費行為。
其中,在目前騰訊社群體系中,已存在數百萬個母嬰群,數百萬個行業交流群,數千萬個同學群,辦公群頁覆蓋30萬個企業,運動群也已覆蓋數千萬運動愛好者。
在QQ群的分類裏,興趣類佔比約為66.4%,而又有27.4%的用戶表示會在興趣類的陌生人社群裏更加活躍,基於興趣的應用開發或許將激勵新一波開發創業潮。
來自騰訊的數據顯示,每天已有超過30款的應用服務著數千萬個群組,未來這個數量將呈幾何數上升。QQ錢包總經理、騰訊增值渠道部總經理王少君建議,開發者可根據自身應用特點設計收費或消費場景,從而挖掘更多的商業模式和變現路徑。在他看來,當社群打通支付閉環後,商業模式就將從傳統的利用流量賣廣告,延展至VIP增值模式和資金增值模式,開發者可以利用不同增值模式中的基礎開放能力,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群應用,實現其在給社群成員提供多元化産品服務的同時,滿足自身的利益訴求。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預計:“社群體系的開放,將繼智慧硬體、移動應用之後,觸發新一輪社交紅利的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