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6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汽車需要走出華而不實的噱頭炒作

  • 發佈時間:2015-05-08 08:56:24  來源:光明網  作者:曉程  責任編輯:書海

  作者:曉程

  被熱議的車聯網和智慧汽車一度成了汽車經濟的熱詞兒,擁有無人駕駛技術的高端品牌在盡情炫耀,沒有這種技術的也開始拿車聯網做文章,就連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推出的新車,也聲稱配置了“車聯網”技術,是搭載了“移動互聯人車生態系統”的“全時互聯運動轎車”,似乎“網際網路+汽車”技術已經很成熟,可以滿足人們很多實際需求,形成潮流了。

  進入2015年,智慧互聯汽車出現了種種異動,顯示出“網際網路+汽車”産業不同尋常的加速度:1月5日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開幕前夕,一輛奧迪A7轎車歷時兩天,從900多公里外的矽谷斯坦福大學駛進會場,沒有駕駛員,而此次CES展幾成無人駕駛汽車展,賓士、寶馬也紛紛展示無人駕駛技術;1月20日樂視宣佈將製造“超級汽車”,併發布LEUIAuto版;2月3日易到用車聯合奇瑞汽車、博泰計劃未來2年推出“網際網路智慧共用電動汽車”;2月15日有消息説美國蘋果公司已經成立一個秘密研發中心,致力於研發“蘋果”電動汽車;更有騰訊和富士康合作,百度、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團聯姻,網際網路巨頭和傳統車企競相熊抱……直至剛剛閉幕的2015上海車展,讓智慧互聯汽車再度升溫。

  被熱議的車聯網和智慧汽車一度成了汽車經濟的熱詞兒,擁有無人駕駛技術的高端品牌在盡情炫耀,沒有這種技術的也開始拿車聯網做文章,就連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推出的新車,也聲稱配置了“車聯網”技術,是搭載了“移動互聯人車生態系統”的“全時互聯運動轎車”,似乎“網際網路+汽車”技術已經很成熟,可以滿足人們很多實際需求,形成潮流了。

  從新車上市新聞看,運用了“車聯網”配置的新車數量非常可觀,從傳統汽車到智慧互聯汽車,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完成了華麗轉身。其實這些“車聯網”,無非增加了諸如全時線上體檢、遠端自助尋車、遠端開/閉鎖、雲端遠端控車、一鍵無線預約和娛樂交互等功能而已。

  於是,“網際網路+汽車”領域形成了兩個極端,部分企業劍走偏鋒。某些汽車企業按照自己的概念,給汽車裝上花綠綠的網際網路板塊,通過導航、娛樂、人機互動功能,把汽車變成一個移動的大電腦,唯熱衷於加個遙控,搞個人機交互界面,津津樂道于“車載網際網路”、即時互通、語音識別,車上可以發微信、微網志,唯恐功能不多不全,以至於武裝的功能少了,談不上網際網路汽車。然而,武裝上如此多的“功能多”,系統繁雜,多而不當,操作不便,無非是通過操作,人機互動,看看地圖,聽聽歌曲,呼叫救援,微信微網志等等,對汽車的機動性能、安全性能並無根本的提升。這種所謂的“網際網路+汽車”,無非是汽車功能和網路功能的融合,汽車品質的整體提升被有意無意予以忽略,反而將成本提升了,成了舍本逐末、斷章取義的概念化炒作。這實在是歪曲了汽車智慧互聯的科技意義,讓“網際網路+汽車”大有蛻變為“賣網際網路”生意的,繼電視、電腦、手機之後的第四塊螢幕的走偏趨勢,讓“網際網路+汽車”變得華而不實。

  真正的智慧互聯汽車遠沒有那麼簡單。真正的汽車智慧互聯,是汽車發展加速僅次於燃油動力、電池動力之外的第三動力。“網際網路+汽車”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集中運用了電腦、現代傳感、資訊融合、通訊、人工智慧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目前對智慧互聯車輛的研究主要致力於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提供優良的人車交互界面;智慧安全包括預防打瞌睡系統、車輛防碰撞系統、探測雷達、資訊處理系統、控制與其他車輛距離的駕駛控制系統、緊急報警系統、無線通信系統和用於控制汽車點火、改變速度和轉向等的自動駕駛系統等,當然這也是城市智慧交通系統的一個終端。在這裡,“網際網路+汽車”以實現汽車智慧化為目的,通過互聯,搭建傳統汽車與智慧汽車之間的橋梁。汽車的智慧化才是核心。而汽車的無人駕駛和安全防護,則是智慧互聯汽車的最高境界和終極目的,是汽車作為高科技移動工具的核心本質要求。

  誠然,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要抓住“網際網路+”的新商機,依靠智慧汽車的高科技,實現“彎道超車”的新突破,畢竟智慧互聯屬於前瞻性高新科技是當代汽車産品的最大亮點和最大賣點,而智慧互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一樣,無疑是未來中國汽車市場最大的發展機遇。準確把握産業與市場需求的發展方向,順應以新能源汽車和智慧汽車為代表的産業發展潮流,是超前意識和明智之舉,畢竟市場終究還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先入為主是上策。但産業的發展階段不可能超然跨越,必要的過渡不能省略,技術創新必須從基礎做起,扎紮實實,步步為營,或展開聯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而行也很必要。但目前,作為合作夥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很難像上汽集團那樣獲得IT大佬們的垂青而進入他們的合作視野,更難以在智慧互聯高科技上依靠自主研發有所突破。即便這樣,也不能追求花裏胡哨的智慧互聯噱頭和空洞概念,有了一點點“雲”技術的皮毛,沾了一點點邊兒就敢大言不慚地號稱“智慧互聯”,更不能追求“網際網路+汽車”産業大躍進。經過踏踏實實努力一二十年,或許中國企業也能造出具有真正意義的智慧互聯汽車。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對於中國企業來説,智慧互聯汽車的研發與批量生産、銷售,讓大街上時不時地就出現一輛能自動駕駛的智慧互聯汽車,還有相當的距離。即便在國外,這類汽車也處於研發測試階段,距離實際應用也有很大距離。智慧互聯汽車的普及應用,需要徹底解決自動駕駛模式與現行交通法規的矛盾,以及解決研發製造極高成本與普及商品所能接受的不是很高的費用的矛盾。指望用幾年時間,依靠幾個模組就能搞成智慧互聯汽車並成功推向市場獲得理想銷量,企圖畢其功於一役,只能讓企業産生浮誇風氣和浮躁心態。而基於這種心態的行銷宣傳,必然産生誇大和不實甚至欺騙性宣傳,壞了“網際網路+汽車”的名聲。

  曉程(知名汽車評論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