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趕集網楊浩涌如何煉成藍領教主

  • 發佈時間:2015-03-16 14:46:11  來源:飛象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今年春節後的招聘大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坦白地説,無論是垂直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拉勾、智聯招聘、51job這類招聘入口網站還是獵聘這樣的公司,都沒有趕集網在藍領招聘上來的那麼猛烈。

  為什麼?因為中國的藍領工人實在太多。且藍領工人的一大職業特色就是:春節前辭職,春節後回來找房找工作!

  大家知道藍領們的找工作週期大概是半年多到一年就要換一次工作的——這意味著,僱主們再次付費的週期就短,重復購買率就高!

  其實,藍領招聘市場的崛起必須滿足三個大背景:第一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讓藍領具備了手機找工作的可能;第二是90後步入職場,而這些新生力量率性而生,工作得不開心了立刻辭職,開心了就拿到工資後辭職……嘿嘿嘿,很膩害得呦,這就直接導致僱主招工需求旺盛;第三,就是劉易斯拐點的到來,讓企業招工更加迫切。

  ok,菜心們該問了,繩麼叫劉易斯拐點。

  劉易斯拐點呢,就是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捩點,是指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達到瓶頸狀態。

  簡單地説,就是工人不夠用了。

  不過,就靠著這個龐大的、不靠譜的人群,趕集網創始人兼CEO楊浩涌終於找到了“教主”的感覺——中國的城市藍領招聘市場上,趕集網居首。

  從營收上看,趕集網線上招聘的營收2015年將超過15億元,超過51job的線上業務(不計線下收入),成為行業第一。2014年,51job線上收入約12.6億元,按照其2014年13.2%的增長率計,2015年線上營收約為14.3億元。(數據來源於51job2014年財報)

  趕集網的一位內部同學透露,在其內部,早已經不把51job當成目標了——大家還記得去年的趕集網吧,那個時候可是把51job當成是競爭對手的,但是現在,楊浩涌換目標了——日本的Recruit。

  好,今天多講一句日本的招聘公司Recruit。

  Recruit是日本最大的分類資訊公司,其一半的收入來自招聘,這家公司在2014年11月上市時融資20億美元,估值接近200億美元,是萬科+順豐的市值之和。

  為什麼它這樣的值錢?因為Recruit可以有效匯總分析招聘供需雙方的資訊,並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進行匹配,為最合適的公司提供合適的人;另一方面,在匹配的過程中,Recruit所收集的大量的求職者資訊,又可以轉換為消費市場資訊,提供給不同的企業和機構做消費決策分析。正是這一模式給了Recruit巨大的市場空間,形成了人才資訊(HRMedia)、市場資訊(MarketingMedia)以及人才外包(Staffing)三大核心業務版塊。而這一切正是趕集網正在佈局的未來。

  趕集此前已經積累了很多藍領人群,藍領招聘這兩年開始爆發性增長,他們就不停滴調研,然後開發出了一些很具有針對性的工具:易招聘。

  易招聘特別適合小微餐飲企業,年收入、年營業額從100萬到2000萬之間的,員工數量大概10到100人的,再往下員工人數10人以下是微型餐飲企業。易招聘這個産品主要就是服務小型餐飲企業,同時覆蓋微型餐飲企業。

  當然,趕集上還有一類招聘大戶,比如説富士康。

  我給大家説個數據,這是趕集網通過線下調研蒐集來的:富士康員工平均換工作的頻次是2.6個月,2.6個月在白領裏是試用期,但是現在90後就是這樣的,對工廠不滿意,或者不喜歡就走了。中基層換工作的頻次6個月。

  在鄭州富士康平均每個月的招聘量達5萬,他們的招聘會隨著蘋果的發佈會高低變化,低的時候可能3萬,高的時候更高,這家廠平均工人大概30萬,每個月的流失率是15%,所以從人數基本上6個月就要全部換新一次,如果按照這個頻率去算,每個月平均招聘5萬人,富士康在中國總招聘量達1500萬/人次。

  好,再算筆賬。趕集網靠什麼掙錢?有的是企業包年服務費,著急的就付費下載簡歷。

  當趕集網服務幾億人的時候,必然面對的是萬億市場:如果全國有3.7億中基層員工跳槽2次,而企業的招聘成本是1500元,那麼就是3.7億×2×1500=11000億。

  這就是為什麼楊浩涌不往高端招聘走——低端的市場重復購買率更高!(楊姐聽説,現在獵頭連工作三年以上的人也開始挖了,這就説名獵頭也在下沉,因為高端人才不夠用了吧?)

  這就是為什麼趕集網前年在招聘方面是2億收入,去年是7.68億收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