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停車應用發展遇阻:車場數據成攔路虎

  • 發佈時間:2015-03-09 10:50:29  來源:光明網  作者:梁卓慧 陳芳  責任編輯:湯婧

  去市中心拜訪客戶,先找找附近有沒有停車的地方;節假日不敢去太火爆的旅遊景點,怕排長隊等候車位……對於身處一線城市的有車一族來説,停車難已是揮之不去的煩惱。

  有痛點的地方就有創業機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催生出各種停車應用,其中大多以停車導航為切入點,劍指釋放閒置的車位資源,目前總體處於天使輪融資階段。戈壁投資合夥人徐晨指出,眼下停車應用都在努力打通與停車場的合作,但對於後者來説,優化車位管理不過是錦上添花,沒有太多動力。他建議,如果想離錢近一些,不妨先從不牽涉停車場管理的業務著手,比如代客泊車。

  痛點:激活空車位

  梳理當下的停車應用,主要提供兩大服務功能:一是實時停車導航,即讓車主通過A PP快速找到附近停車場的位置,同時提供停車場的收費價格、剩餘車位等資訊;二是實現手機繳費,讓車主不用再自備零錢。據悉,不少停車應用的繳費功能已經跟支付寶、微信支付打通。

  車主們的停車難題是否就此解決了呢?深圳停車百事通總經理李國偉對記者表示,這其實並沒有觸及到用戶的真正痛點———車位資訊不對稱。舉個常見的例子,北京某大廈有三層地下停車場,其中兩層是長租的專屬車位,只有一層對外開放;明明裏面還有車位,保安早早放出一塊“已停滿”的牌子。李國偉認為,解決停車難的核心不是僅僅告訴車主附近哪可以停車,而是應該把那些閒置的車位資源共用出來,提高利用效率。停車寶聯合創始人劉文海的看法類似,他告訴記者,在國外,一個有1000個車位的停車場裏,固定車位一般只佔十來二十個,停車位的利用率高達70%,而這個數字在國內只有20%-30%,如果能把更多的車位資源釋放出來,市場空間將非常巨大。

  然而,一步到車位共用並不現實。明勢資本合夥人黃明明分析,關鍵在於供給端,即把大量停車場快速地整合到平臺上來;而停車本身是一個十分傳統的行業,涉及停車場管理人員、物業公司以及停車運營的管理公司,背後的利益結構錯綜複雜,作為新型的網際網路應用,不是一時半會能打通這些鏈條,相比之下,先從最簡單的為停車場導流和簡化支付入手,是目前撬動這塊蛋糕的可行方案。

  對此,李國偉認同,在創業初期不敢貿然改變太多,畢竟誰也不知道網際網路最終能把停車行業顛覆到什麼程度,而基礎的服務功能同行都能做,這就是停車應用看起來都差不多的原因,但接下來肯定不會局限於此。記者留意到,停車百事通已經上線了“車位轉租”功能,不過他表示,目前只是引導車位共用的理念,讓車主自發提供車位出租的資訊,平臺並沒有投入太多精力。無憂停車的做法類似,創始人劉鵬判斷,停車應用在形成規模化之前,“車位租賃”、“錯時停車”只作為附屬功能。

  利誘:燒錢補貼

  對於“求合作”的停車應用,停車場的態度如何呢?

  “萬事開頭難,進展並非想像中那麼順利。”李國偉感慨,停車百事從去年開始找停車場洽談,希望對方把數據開放給他們,為日後做車位資訊的及時共用做準備,但對方的積極性並不高。像一些大型的購物中心,停車場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渠道,對所謂的資訊化升級不太感冒,甚至提出平臺該給他們支付開放數據的費用。對此,李國偉頗感無奈:作為初創企業,花錢買數據是吃不消的,可不給對方些甜頭,又沒法把合作談下來。最後敲定的折中辦法是為對方免費提供增值服務,比如反向尋車功能就是他們根據停車場的需求而專門開發的。

  “這樣一家家停車場去談數據開放太被動了,影響跑馬圈地的進度,還不如自己動手。”劉鵬對記者説,其實諸如停車場名稱、具體位置、營業時間、收費標準等基本資訊,完全可以派地推團隊去採集,用不著“驚動”停車場管理方,而對於實時的車位變動,無憂停車會在原始動態數據的基礎上按演算法和模型進行整理加工,然後以紅、黃、綠、藍標注停車位的空滿狀態。據他介紹,數據的準確率超過80%,而且快速覆蓋北京的大部分停車場,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都跟他們合作。等到切入支付環節的時候,再以“免費更新收費設備”跟停車場對接。

  如果免費仍不足以打動停車場,停車寶還有一招“補貼激勵”,給到一線管理人員手中。劉文海解釋,雖然跟停車場達成了合作,但要是具體執行的工作人員不給力,合作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用最簡單直接的補貼也是為了保證推進速度。不過他強調,這只是一種策略性手段,不是所有管理人員都發補貼,也不會長期執行。

  對於創業者為獲取停車場資源的種種打法,戈壁投資合夥人徐晨認為,並不足以把停車場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畢竟優化車位管理對於他們來説不是剛需,所謂增加額外收入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更何況這幅收益藍圖不知什麼時候能實現。因此,停車場可能會開放一部分資源去嘗試,但如果效果不明顯就不會再有興趣合作了。

  “另外,停車場會顧慮後續收益分配的問題。”徐晨補充説,雖然停車應用幫停車場提高了運作效率,從而多賺了錢,但如果這部分收入是先到停車場口袋的話,要想他們再從中分一部分給停車應用,恐怕就不是那麼樂意了。

  試水:銷售車鎖

  前面提到的停車應用都是把打通停車場合作為突破口,但顯然這塊“硬骨頭”不好啃,那能否另辟蹊徑呢?

  以開發、銷售智慧車位鎖為起點的丁丁停車,正是沿著這樣的思路。聯合創始人兼C EO申奧告訴記者,對不少車主來説,每天回家停車都要先手動把地上的車位鎖打開,然後把車停進去,而智慧車位鎖解決的是用手機就能遙控地鎖。當然,這不是優化停車體驗那麼簡單,按照團隊的設想,丁丁停車以後會開放共用功能,車主將自己閒置的地鎖資訊通過APP發佈,供其他車主租用該車位。“這是大多數停車應用沒有想到的打法,因為大家只關注開車出門的場景,沒有顧及回家這一環;而相比同行基於停車場管理的模式,我們細化到停車位的好處在於,能準確獲知車位可用多長時間。”申奧説。

  不過,在實現車位共用之前,丁丁停車更多是作為智慧硬體廠商面向市場。比如:北京三環內有840多個小區,丁丁停車實地走訪了一半,發現很多本身就安裝了傳統的車位鎖,市場容量並不小。在銷售渠道上,他們主要走B端物業購買,把智慧車位鎖批量地鋪設進去。申奧分析,對於高品質樓盤,物業非常注重提升業主的滿意度,更換車位鎖可作為服務升級的一個手段,要是物業不想承擔車位鎖的成本,也大可以收取押金方式轉嫁給業主;此外,智慧車位鎖也在淘寶上直接面向C端用戶出售,因為如果小區裏已有業主使用他們的産品,也算是多了一個跟物業洽談的籌碼。記者了解到,目前丁丁停車處於試驗推廣階段,尚未大規模複製這一模式。

  對此,徐晨指出,相比公共停車場,小區物業可能會好説話一些,但“短期看不到收益、積極性不高”這個共同難題並沒能很好解決,對方頂多開放智慧車位鎖進來而已,在運營過程中産生什麼問題就不一定協助配合了,這塊可能會成為一個瓶頸。

  黃明明則認為,在沒有建立起合作基礎和信任關係的情況下,最好不要一下子就切入到對方的管理服務環節,物業會掂量是否給他們增加了管理上的麻煩,因為智慧車位鎖是物業統一配備的,要是出了問題業主肯定找他們算賬。這樣一來想快速打開雙方合作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建議:代客泊車

  在商業模式方面,處於起步階段的停車應用大多表示,暫時不考慮盈利的問題,探索方向倒有幾個,比如説為停車場帶來更多客流、從增加的收益中分一杯羹,作為車位共用的仲介平臺抽取佣金,又或者“羊毛出在豬身上”,以停車服務為入口,嫁接其他汽車後市場服務。

  在黃明明看來,這些設想都離錢太遠了,不如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先推車位預訂。這線上下早就存在,只是十分麻煩,停車應用如果順利把停車場管理人員納入到平臺上,那用戶通過手機支付就能預訂車位了,這屬於高附加值服務,想從中收取費用並不困難。另外,他認為停車應用可以瞄準“錯峰停車”,因為很多寫字樓停車場到了晚上就會空出大量車位,但停車場缺乏IT手段管理,白白浪費資源;停車應用不妨先批量“承包”這些夜間停車位,然後以較便宜的價格租給周圍的小區住戶或者有停車需求的車主,平臺成為了車位的運營方,可以賺取一定的服務費。

  對此,徐晨則有另一番見解。他指出,停車應用最好不要牽涉多方關係在裏頭,説白了,平臺跟停車場或者小區物業只是鬆散的合作關係,對方並不受管控,模式越複雜,出問題的幾率就越大。他比較看好的營收業務是代客泊車,有著明確的需求場景:比方説某商務人士去市中心參加會議,樓下的停車場已經停滿,而相隔一兩公里的停車場雖然有很多空位,但先把車停到那裏再步行回開會的地方顯然不現實,要是有專人代勞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不光是解決了停車難,還降低了用戶的停車成本。”徐晨分析,對於在上海高端寫字樓上班的工薪一族來説,其實每天早到也能佔到車位,只是一天的停車費就要100多塊,一個月下來是筆不小的開支,要是能停在隔幾條馬路的工業園區停車場,成本至少節省一半以上。“在美國,已經有專門的代客泊車的公司出現,國內的停車應用若能把這塊市場運營起來,也大有可為。”他對記者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