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淘寶控告深圳企業損害信譽 杭州警方回應跨省調查

  • 發佈時間:2015-02-09 07:13:4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朱銀玲 柏建斌 肖菁  責任編輯:湯婧

  網傳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淘寶控告深圳企業損害商業信譽

  杭州警方回應跨省調查

  稱依法進行調查

  這段時間以來,阿里巴巴可謂是站在風口浪尖。

  與國家工商總局的糾葛余波還未平息,又一波“告狀”掀起了。這次,另一方是深圳市迪蒙科技有限公司,事件曝光是由於一則關於“深圳企業微信狂批阿裏,杭州警方跨省調查”的消息在微網志上被大量轉發。

  事件的梗概是,2月1日,一篇署名為“迪蒙網貸系統 www.dimeng.net 獨家供稿”的文章《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 ,超過100個國家GDP》,從微信公眾號“淘金地”上傳播開來。就是因為這篇文章,阿裏以“損害商業信譽”為由,向杭州公安局報案。隨後,杭州公安受理該案,並在深圳警方的協作下,向“淘金地”所在公司深圳迪蒙網路科技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調查詢問。

  杭州警方也于昨日正式發佈資訊,稱對“淘寶”控告“淘金地”損害商業信譽案的相關人員依法進行了調查詢問。

  從這一點來看,“跨省”辦案合乎相關法律規範。

  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

  阿裏以“損害商業信譽”為由報案

  先來看看事件的導火線——2月1日,一篇名為《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 ,超過100個國家GDP!》的文章,在微信公眾號“淘金地”上傳播開來,這篇署名“迪蒙網貸系統 www.dimeng.net 獨家供稿”的文章中,有不少讓阿裏不悅的表述:如“淘寶阿裏讓中國製造在全球臭名昭著”、“淘寶的存在,培養了3000多萬腦殘、脖歪、胸凸、腰壞、腿瘸群體”、“淘寶阿裏讓幾千萬中國人淪為免費流量和售假的奴隸”。很快,文章被轉發和閱讀超過10萬次。

  阿裏以該文“損害商業信譽”為由,向杭州公安局報案。2月7日淩晨,“平安阿裏”在其官方微網志上發聲,稱:“長期以來,自稱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臺’和‘雲平臺網貸系統’的深圳市迪蒙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在微信平臺上對淘寶品牌及公司高管個人進行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的惡毒攻擊、誹謗,以及對商業聲譽進行貶損。對此,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已進行了證據保全,並就其中《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超過100個國家GDP》等格外惡劣的謠言和誹謗資訊向公安機關報案。”

  據公開資料,深圳迪蒙公司在2007年9月創辦了B2B電子商務平臺淘金地。

  “淘金地做的B2B業務,與阿里巴巴的B2B業務有直接的市場競爭關係。”阿裏內部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看起來更像是對競爭對手的惡意抨擊。例如文章説到阿裏偷稅‘5萬億’,而2014年阿里巴巴全平臺所有商家的成交額全部加起來不過1.5萬億元,何來偷稅5萬億之説?”

  損害商業信譽的行為結果地在杭州

  杭州警方具有管轄權

  錢報記者結合最近的相關資訊了解到,杭州警方于2月5日前往深圳了解相關情況,在當地警方配合下,調查詢問了公眾號“淘金地”的管理者向某。

  而“淘金地”也發出了一篇《聲討杭州警察充當淘寶打手,跨省違法辦案》的文章。深圳迪蒙公司的董事長向雋表示,即便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有問題,也應該是深圳網監局來管轄。

  對此,杭州警方昨天也發佈資訊稱,杭州警方于2月3日接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報案。經初查,“淘金地”微信公眾賬號與深圳市迪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有關。依照辦案程式,2月5日在深圳警方的協助配合下,對相關人員依法進行了調查詢問。目前,公安機關仍在作進一步調查。

  除此之外,阿裏公司也發佈資訊,並不是因為迪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轉載阿里巴巴銷售假冒偽劣産品為由報案,真正的導火索是該公司公眾號於今年2月1日原創並獨家供稿的《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超過100個國家GDP》一文,阿里巴巴認為,文中內容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屬於惡毒攻擊、誹謗、貶損商業聲譽。

  據有關法律工作者表示,此案中,損害商業信譽的行為結果地在杭州,因此杭州警方具有管轄權,被詢問對象也有義務配合調查。

  律師説法:

  微信公眾號的不良言論是否會觸犯法律

  這個事情引發公眾熱議,有一種爭議主要集中在如此操作的法律合理性上,對於大多數公眾來説,還想知道公眾號的言論也能構成誹謗嗎,構成犯罪嗎?

  錢江晚報記者請教了點兵點將點ASir精英律師團成員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松濤律師。

  首先公眾號的不良言論也可能觸犯法律,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公眾號也是一種傳播渠道,並不會因為它這種嶄新的形式而不需要對自己的言論負法律責任。另外,公眾號是經過認證的,是反映公司意志的,調查和追究公司沒有問題。

  因此警方啟動調查程式是符合法律精神的,關鍵是這個事情最後是否會構罪則很難説。

  這樣一種行為可能會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構成損害商業信譽罪要有兩個行為,一是“捏造”,無中生有,事實虛偽;二是散佈,用各種可以使眾人知道的方法擴散。還有一個構罪的要件是“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有其他嚴重情節行為。”

  難點在於“造成嚴重損失”,可以由阿裏自己提供證據,也可以依據警方的調查取證。但給阿裏造成的損失,陳松濤律師個人認為比較難認定。

  還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參照2013年最高院的司法解釋“謠言轉發500次可判刑”?陳松濤律師説,恐怕不行。因為那條解釋針對的是誹謗罪,誹謗罪是針對自然人,而非企業。

  而浙江澤厚律師事務所蔡丹妮律師認為,《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超過100個國家GDP》一文或涉嫌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依據刑法第221條,‘捏造並散佈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最終警方調查確認該文關於淘寶阿裏偷稅5萬億等內容沒有事實依據,則該文章撰寫及發佈者最重可能面臨兩年有期徒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