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咖啡館式融資平臺能走多遠 前路坎坷現退股潮

  • 發佈時間:2014-10-13 08:11:2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陳若然  責任編輯:湯婧

  隨著眾籌概念的推廣,“眾籌咖啡館”如今也成了一個不再新鮮的話題,而眼下,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兩年前不斷在各地涌現的以創業為主題的咖啡館。北京的3W咖啡,深圳的貝塔咖啡,都是此類創業咖啡館的傑出代表,被視作創新項目的孵化平臺,創業者為夢想項目“找錢”的溫室。

  眾籌創業咖啡館以咖啡廳作為載體,而實際上是融資平臺。目前全國眾籌咖啡館不在少數,但盈利的卻寥寥無幾。眾籌咖啡館一方面需計劃週全,引入專業團隊運營,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現存的創咖真正能將這門生意做到盈虧平衡的寥寥無幾。

  仍處於虧損狀態下的創咖,能否在現實的淒風苦雨中走下去,又是否將在接下來更加嚴峻的生存考驗中存活?

  以咖啡館為名的投融資仲介

  與普通的眾籌咖啡館不同,“創業咖啡館”更多的屬性在於“創業”,用直白的話來講,更接近於投融資仲介。咖啡廳作為平臺和載體,創業咖啡館事實上更接近於投融資平臺——創業者和投資人在這裡找到熟人圈子,一方面縮小相互之間的溝通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建立廣闊的人脈關係,為以後的投資或者項目發展找到機會,這也是保持創業咖啡館發展和生長的魅力所在。

  以創新谷咖啡為例,據創新谷咖啡曾任股東介紹,廣州創新谷咖啡是在深圳創新谷旗下的創咖平臺,而創新谷本身就是一個TMT和移動網際網路産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而創新谷咖啡館與其説是咖啡館,不如説是為這個孵化器所設立的一個交流界面。

  在這樣一個類似于創業沙龍的咖啡館平臺,創業團隊到這裡來找項目,有項目的人過來展示,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是路演。該人士解釋。而創新谷咖啡的場地設置也充分地顯示出其重心——一樓的咖啡廳共兩百多平方米,是咖啡館的用地,而餘下的都是創新基地。

  除了找到投資人這種快捷的找錢途徑,創新谷本身也捲入其中,為一些經過篩選的項目提供一段時間的免費辦公場所、公司培育的策略指導、乃至公司註冊都可以幫忙解決。

  與僅僅向創業方和投資人提供平臺的車庫咖啡相比,創新谷更進一步,採用“前店後場”的模式,不僅引入投資人前來找項目,對於一些好的項目,自己也出錢。“其實是把一個項目做成一個産品,賣公司,培育和孵化一些有希望的項目。”

  儘管投入高,但事實上一旦收穫,孵化平臺本身就能獲得很高的收益。據了解,創新谷至今已經成功培育出了超級課程表和貼貼為例這兩個成功的項目。超級課程表在十個月時間裏市值增長了26—27倍,A輪投資便獲得一千萬,而創新谷則有其20%的持股比例。

  “超級課程表的週期是十個月,最常見的項目是半年期週期。週期短,高風險。100個項目當中可能只有幾個成功,但是也就夠了,免除場地租金,提供創業指導。”了解內情的股東表示,通過這種方式,創業咖啡館試圖實現自身作為人脈、資源整合平臺的使命,同時實現自身的生存壯大。

  歧路:創新谷咖啡現退股潮

  和很多創業咖啡一樣,創新谷咖啡的盈利模式“看上去很美”——在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梁,同時自身也整合了極佳的人脈資源,更有孵化出成功企業的希望。一位創新谷咖啡的創始股東向記者表示,最初,就是因為看好這種模式,他才加入了創新谷咖啡的眾籌當中。

  理念看上去讓人動心的創新谷咖啡,在後期的發展中卻遇到了不小的問題。據知情人士透露,剛剛開始籌備半年,近期,創新谷咖啡就出現了大規模的退股浪潮,近半數的股東退股,讓剛剛成立不久的創新谷咖啡出師未捷便身陷危機。

  創新谷咖啡作為一個眾籌咖啡館,創新谷是大股東,其他原始股東參股方式是按照眾籌模式進行的。

  據了解,創新谷咖啡的第一批股東最初的入股資金在1萬到2萬左右,而退股浪潮範圍之廣,據知情人士透露,100個股東當中大約就有40個退股股東。

  矛盾為何如此激化?據一個退股股東介紹,抱著經營初衷加入進來的創新谷股東大多數都被告知,在創新谷咖啡經營過程中,最初的股東作為核心股東,入股後無條件獲得兩股,且並未對股東義務作出要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新谷咖啡的籌辦方口徑卻隨之不斷改變。

  “對股東的要求從無到有,多出了很多條款,如必須連續三年做核心股東,不撤資,引進項目,等等。”該曾任股東透露,創新谷咖啡在管理和與股東溝通的過程中也極為“簡單粗暴”,讓本來已經有意見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而讓這一矛盾徹底爆發出來的則是創新谷咖啡隨後的兩次股東大會。據了解,創新谷咖啡在創立之時,佔地、裝修等成本並未佔股,但隨後的一次股東大會中,創新谷單方宣佈,原始裝修、場地費用要佔股比,佔比25%。這引起了一部分股東的議論。

  而在此後的一次股東大會則讓這些尚未平息的議論化為大規模的異議——後來的一次股東大會,創新谷再次提出裝修、場地費用佔比提至40%。這引發了股東的大規模不滿。“微信裏甚至開了一個退股群,第一天就有20多個股東加入,後來上升到三十幾個,股東之間在總群裏面也有直接的爭論和質疑”。

  “其實一萬元的入股費本來不算什麼,關鍵是管理方的執行和出爾反爾讓我覺得靠不住。”一個退股股東向記者直言。一方面,前後不一致的規則讓股東産生懷疑,另一方面,創新谷方面一些管理人態度的生硬也讓她堅定了退股的決心。

  據了解,大規模退股發生後,創新谷方面雖然也有兩位高管出面解釋,但許多股東決心已定,已難挽回。對於剛剛創立不久的創新谷咖啡來説,這次退股風波顯然影響不小。

  創業咖啡館:前路坎坷

  創新谷咖啡遇到的波折,是否只是創業咖啡館可能遇到問題的一個縮影?作為新生事物,創業咖啡館在經營過程中還可能遇到哪些挑戰?

  中國創業咖啡聯盟董建強表示,創業咖啡館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盈利問題,其次,由於缺乏經驗、規制不完善等原因,也面臨著操作失當等問題。

  董建強透露,他統計了在全國近50家創業咖啡館,盈利企業的比例不超過10%,做到盈虧平衡的企業約30%,60%仍處於現金流虧損狀態。

  “創業咖啡館面臨的壓力比較大,在客流、客單價、發單率和普通咖啡館沒法比,生存壓力很大。”董建強坦言。而對於創新谷咖啡遇到的問題,董建強認為,創新谷咖啡的退股事件本質上是權力和義務不對等導致的分歧。“一方面,創新谷咖啡的股東和創新谷孵化器主題不一樣,創新谷咖啡是項目和資金流量的來源,但咖啡館本身盈利不一定能夠支撐股東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核心的問題,創辦者要尊重遊戲規則,董事會要通過其他方式合理決策,如果強行通過不正常的手段調整或者沒有溝通到位,導致股東分歧是難免的。”

  董建強表示,目前各種創業咖啡館在管理中容易出現管理結構不清晰的問題,涉及到股權問題中,沒有一個主體,造成“龍多不治水”的問題,未來這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眾籌的核心問題是股權管理的問題,股權架構怎麼設計很有講究。就目前經驗看來,能有一個大股東全職參與,利用市場化的手段,雇傭專職的人員用獎勵激勵體系令管理者有積極性吧咖啡館打理好。”董建強説,而如果股權分散的情況下,則一定要制定一個陽光、公開、透明的標準。

  “眾籌咖啡從2011年開始出現,經過2012、2013兩年的快速成長,現在已經超過一百家,還在快速增長的階段。2015年底,創業咖啡館數量會達到高峰,儘管當前很多問題還不夠清晰,但未來,這一行業商業模式將打磨、升級,業態一定會穩定發展,並長期存在下去。”董建強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