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網售處方藥開閘在即 醫藥電商迎黃金機遇

  • 發佈時間:2014-10-13 08:01: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牟璇  責任編輯:湯婧

  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公佈了 《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網際網路藥品經營業務進行重新分類和界定、擬降低經營準入門檻並放開處方藥的電商銷售,在醫藥行業內和資本市場上引起廣泛關注。

  記者注意到,近期有媒體報道稱,網售處方藥或在元旦前後開閘,在政策的推動下,醫藥電商有望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醫藥分開利好網上藥店

  藥品作為一種高度標準化和條碼指示性的商品,是最適合電子商務的産品之一。從2005年第一家醫藥B2C企業藥房網上線,隨著網上消費習慣的形成和網路平臺及配套服務商的涌現,目前網上藥店已進入爆炸式增長階段。根據中國藥店醫藥電商研究中心統計,2013年我國醫藥B2C全年交易規模42.6億元,相比2012年的16億元增長了166%,而在2011年這一數字僅有約4億元。另據中國電子商會數據,2014年我國醫藥電商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68億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由於藥品網際網路銷售具有便利、優價、隱私保護、更好服務等優勢,已成為全球藥品銷售的一個重要渠道。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出現了以網際網路為交易平臺的網上藥店,到2000年美國已擁有1000余家網上藥店,每年交易額達200億美元以上。2005年,網上藥店總數達1400家,銷售額在439億美元,約佔美國藥品零售額的19%,在各種藥品銷售渠道中僅次於連鎖藥店。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2013年美國通過網路零售的藥品高達743億美元左右,佔藥品零售市場的約30%。

  在歐洲,歐洲藥劑師協會下屬的藥店90%以上都開展網上藥品預訂服務,網路零售佔比已達到20%。資料顯示,在瑞士每五種藥品就有一種是通過網際網路銷售的。在亞洲,日本政府也積極推進藥品網際網路銷售,第三方藥品網際網路銷售平臺是日本政府積極發展的模式。相比之下,中國的醫藥電商仍然處於起步階段,2013年中國醫藥産品的線上零售額佔比僅為1.7%,預計今年(2014年)接近2.5%。

  一位公募醫藥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國外,有80%的藥品都是通過流通領域進行銷售的,其中包括藥店銷售以及網際網路銷售等,只有20%的藥品是通過醫院進行銷售的。而我國則剛好相反,80%的藥品銷售控制在醫院手中。這與我國長期以來 “以藥養醫”的現狀直接相關。不過“醫藥分開”仍是我國新醫改的必經之路,長期而言政策放開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實體藥店,就是醫藥電商。而由於房租、人工等成本的迅速上漲,我國實體藥店的數量增長已出現明顯滯緩狀態,而網上藥店則剛剛興起。

  對接醫保是重大考驗

  根據相關業內人士介紹,此前醫藥電商行業執行的基礎性法規仍然是食藥監總局2005年制定實施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上述法規對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機構的審核標準、經營許可權等給予了相關説明。在其後長達七年時間中,醫藥電商行業的監管政策沒有進一步更新,這導致醫藥電商企業經營許可權狹窄,成為限制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5月28日,食藥監總局發佈《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網際網路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此舉體現了醫藥分離的政策導向,史無前例地解開了電商在處方藥銷售和物流配送方面的政策約束,被普遍認為是政策的破冰之舉,將為行業帶來重要的提速契機。

  近期,《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網售處方藥在國慶或元旦開閘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據其報道,早在9月初,食藥監總局領導曾召開會議,就《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推進實施進行了協調、安排,召開協調會的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尹力稱,這是最後一次協調會。其中最惹人關注的是食藥監總局可能不再制定“網售目錄”,而是制定不可以網售的藥品清單,即所謂的“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外的處方藥,都可以憑處方在網上銷售。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網售處方藥開閘對於整個行業來説是非常好的事情。並且現在媒體“負面清單”的報道相對食藥監總局此前的意見稿,範圍大大放開了。現在醫藥電商的整體規模還很小,一年只有40多億元的銷售額,政策的支援對於網售藥品銷量增加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不過網上售藥如何與醫保對接是一個重大考驗,也是限制網上售藥發展的因素之一。

  瑞銀證券研報則顯示,線上處方藥經營的放開,意味著醫藥電商的市場空間將由2000億的OTC市場擴張到萬億規模的OTC+處方藥市場,進而擴展至3萬億左右規模的大健康市場。處方藥尤其是新特藥、慢性病用藥,其用藥金額高、患者用藥持續性強。這些産品的加入,應能大幅提高電商企業的用戶粘性和客單價。

  上市公司積極佈局醫藥電商

  記者注意到,A股市場中,不少上市公司也在積極佈局醫藥電商領域。簡單梳理來看,包括九州通(600998,收盤價18.02元)、一心堂(002727,收盤價48.76元)、嘉事堂(002462,收盤價25.01元)、太安堂(002433,收盤價13.03元)、太極集團(600129,收盤價15.70元)、康美藥業(600518,收盤價15.99元)、以嶺藥業(002603,收盤價33.38元)等。

  九州通是較早涉足醫藥電商的A股公司。好藥師網上藥店作為九州通的B2C平臺,于2011年正式上線,2013年實現交易額2.04億元,同比增長167.05%,實現凈利潤192.5萬元,同比扭虧。九州通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實現銷售額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2.3%。2014年1月好藥師微信商城正式上線,與藥店合作推出O2O“藥急送”業務。截至上半年,好藥師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完成近1500家線下藥店的簽約及系統對接工作,並已試行藥急送服務。九州通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今年公司電商業務發展非常順利,一直在按照計劃發展。

  對於紮根雲南的西南區域藥店零售龍頭一心堂,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公司在雲南擁有1847家門店,已成為雲南零售藥店的龍頭企業。通過持續的資訊化基礎建設以及醫藥電商業務的初步探索,公司已具備開拓O2O和電商業務的新藍圖。公司從2007年開始對公司原有業務進行資訊化構建,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人、財、物流、數據分析和處理的完整體系,奠定了公司未來新業務的基礎,通過自身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已完成線上平臺佈局,電商業務已開始小試牛刀。同時公司通過和知名電商業務服務商合作對門店進行升級,助力公司開展O2O業務。

  此外,太安堂近期斥資3.5億元並購醫藥電商康愛多,快速切入電商領域。康愛多位居國內醫藥B2C企業前列,自2010年7月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OTC藥品、保健品、家用醫療器械、計生用品等類目的建設和經營,專注于醫藥健康垂直領域的精細化運營,實現了網路線上銷售交易、提供售前售後藥事服務。目前,公司已經完成網際網路官網平臺、天貓平臺旗艦店、移動網際網路三大終端技術産品覆蓋,2013年銷售額1.62億元,在B2C行業排名前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