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P2P監管法律或于下月出臺

  • 發佈時間:2014-09-24 14:01:34  來源:法制晚報  作者:劉靖宜  責任編輯:湯婧

  P2P行業發展至今,一直被冠以“監管缺失”的標簽,平臺跑路,虛假宣傳等負面事件層出不窮,“求監管”的呼聲頻頻見諸媒體。近日,在千呼萬喚下,監管層似乎終於要出招了。多方權威消息顯示,P2P監管將在年內落地。

  記者調查發現,P2P平臺在四季度將迎來剛性兌付高峰,監管落地、壞賬考驗下的市場或將經歷一輪洗牌。

  監管落地傳聞頻出

  近日,頻頻傳出的P2P監管即將落地的消息,引發業內震動。多方權威消息顯示,P2P監管政策或于年內出臺,且極可能是10月份。

  有媒體報道稱,9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穆懷朋在參加論壇時表示,央行與其他部門正在密切制訂有關P2P公司成立和管理的相關法律,目前已進行到最後階段。

  僅僅幾天后,由新華網、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也證實,網際網路金融在監管上已經取得了共識,至於怎麼來監管,目前有兩個方面的思路,第一種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第二種是要有所差別。

  波士頓諮詢公司在本月初發佈的中國首份網際網路金融報告中亦提到,預計在2014年內有望出臺P2P監管細則。可能的監管原則包括:強化平臺的仲介性質、避開平臺自身的擔保功能、防範資金池的出現、劃定非法集資的界限等。

  “新監管法預計將明文定義P2P借貸平臺的法律性質,並在準入門檻、行業徵信體系、多層次P2P借貸監管體系、持續經營監管要求、市場退出機制等方面提出要求。”一家知名P2P網貸平臺負責人預測認為,P2P監管政策的出臺,將成為行業“大浪淘沙”的標誌。

  業內

  期待“弱”監管

  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都在坐等監管落地,不少企業已經或多或少保持低調態勢,一些新上線的平臺直言“企業戰略、品牌定位都要等監管法出臺後再行謀動”。對於監管的方向,P2P的老總們也有著自己的判斷。

  你我貸副總裁劉瑤認為,最先落地的監管政策一定是“反向”的,即劃定框架明確“不能做”的底線,而監管落地一定是在第一輪市場自發洗牌後,“現在監管層還在觀望。”

  事實上,目前P2P監管的底線原則已經非常清晰了:堅持P2P仲介資訊平臺性質;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搞非法集資詐騙。

  銀客網總裁林恩民認為,從監管政策力度來看,“弱”可能比“強”效果更好。如果是弱的話,會強調行業自律,讓市場慢慢去消化,市場中自然會有成敗,會有生死;如果“強監管”的話,造成的市場風波肯定會比較大。金融最擔心的是資金鏈斷裂,拿到牌照的平臺會有大量資金涌入,而沒有拿到牌照的平臺則會出現大量資金被抽離,引發風險。

  分析

  P2P四季度迎來兌付高峰

  在採訪中,你我貸副總裁劉瑤告訴記者,2012年至2013年是P2P網貸爆髮式增長,一般而言,平臺借貸資金的時間大都集中在1-2年,按照這個時間,今年四季度行業將迎來一波剛性兌付潮,能否經受住壞賬的考驗,這對P2P企業生死攸關。預計“兌付潮”也將帶來P2P市場的第一輪洗牌。

  記者調查發現,此前被“壞賬”困擾的紅嶺創投累計待還金額達32.7億元,而未來兩個月待還金額約12.4億元,年底前需還款超過了全部待還金額的三分之一。除紅嶺外,不少知名P2P平臺未來兩個月的還款金額也都超過全部待還金額一半以上。

  銀客網總裁林恩民則認為,即便四季度出現兌付潮,現在説大規模洗牌還為時過早,也許還會經歷很長的時間。“即使有壞賬和違約,只要平台資金鏈不斷,可以持續盈利,它就能走下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