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MSN漸行漸遠 網際網路企業得加快移動化

  • 發佈時間:2014-09-11 13:39: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靜  責任編輯:湯婧

  和MSN的“慘澹”收場相比,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對即時通訊軟體充滿熱情,網易的易信、阿裏的旺旺和來往、小米的米聊、盛大的有你……更不要提騰訊已突破6億用戶的微信和剛剛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同時線上人數突破2.1億人的QQ。曾經名噪一時的MSN為何會“偃旗息鼓”?這給網際網路企業留下了怎樣的教訓和啟示?

  被千萬用戶熟悉的小綠人終於説出了“再見”。微軟日前向中國內地用戶發出郵件,稱MSN服務將於10月31日關閉。而中國內地也是MSN“服役”的最後一個地區。

  MSN為何説“再見”

  實際上,有關MSN“再見”,準確的説法應該是微軟停止了其即時通信軟體Windows Live Messenger服務。Messenger服務和MSN的關係,約等於QQ和騰訊。

  2005年正式進入中國的Messenger服務,曾與QQ分庭抗禮。北京36歲的電腦工程師岳小龍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那時候白領用MSN,學生才用QQ,我們的名片上都印MSN賬號。”在鼎盛時期,MSN在全球擁有4.25億用戶。

  然而,2012年11月,微軟卻宣佈,在除中國內地之外的地區,將MSN與其另一款即時通訊軟體SKYPE合併。但在中國內地,MSN卻依然在“堅持”。市場研究機構易觀國際分析師張毅表示,“微軟選擇將MSN整合到SKYPE的策略並沒有錯,一個公司如果有兩個性質相似的産品,整合不可避免,在中國內地,MSN超期‘服役’,只因SKYPE是由合資公司運營,整合起來困難較多。”

  而現在Messenger服務正式退役,對國內用戶影響也十分有限,張毅表示,目前Messenger服務在國內即時通信工具市場佔有率不足5%。

  體驗成生存“王道”

  難用,正是MSN“節節敗退”的根本原因,也是MSN留下的一個教訓。岳小龍説,他和他的同事2009年正式放棄MSN,轉用QQ。“原因很簡單,兩個我們工作必不可少的功能MSN沒有,一個是文件中斷點續傳,一個是群組功能。”用戶體驗差,讓MSN在競爭中露出“疲態”。網際網路分析師王冠雄坦言,“國內即時通訊市場本身競爭激烈,MSN在産品、開發、運營、推廣上卻跟不上節奏。”

  國內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市場,讓國內網際網路廠商特別重視産品體驗,口碑效應成為留住用戶的不二法門。正因如此,國內網際網路用戶對産品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國際網際網路巨頭也需適應這種變化。

  MSN留下的另一個教訓,則是必須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在國外,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習慣用郵件解決問題,而國內網際網路廠商則無一不配備呼叫中心。9年來,MSN在中國內地市場從未提供客服電話。上海白領宋姍姍告訴記者,“有朋友被盜號後,騙子在MSN上要我們給他買電話充值卡,朋友聯繫MSN,郵件居然一週都沒人回復。”反觀騰訊,不但開通了QQ安全服務電話,還將觸角伸入網路安全領域,用戶甚至可以直接舉報詐騙等違規資訊。快速響應,已成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習慣的“標配”服務。

  跟上“移動”的腳步

  “對微軟來説,MSN始終不是其主流産品,這導致MSN團隊在微軟內部能調用的資源太少,受重視程度也不夠,以至於錯過發展的黃金時期。”樂蜂網副總裁陳擁軍這樣解釋MSN的“沒落”。

  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廠商來説,MSN的“倒掉”究竟有哪些啟示?

  啟示之一:必須跟上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腳步,儘快完成從PC端到移動PC“兩手都要硬”的轉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已達5.27億人,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已成我國網際網路的鮮明特色。“但MSN只是將自己的服務平移到移動網際網路,並沒有任何優化措施,比如説,你通過國內任何一款即時通訊工具,幾乎都能給朋友發語音資訊,但MSN不具備該功能。”宋姍姍説。

  擁抱移動網際網路,不僅需要優化産品設計,還需要找到用戶的“痛點”,並由此進行業務創新。拿手機QQ來説,9月9日,QQ與河南電信合推的定制産品“天翼QQ卡”上線發售,每月可使用最高5G的定向流量。定向流量免費在國內已屢見不鮮。

  啟示之二:必須在擁有流量的基礎上,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MSN曾在其Messenger服務中生硬地插入廣告,用戶接受度極低。而騰訊則通過QQ秀和延展出的遊戲平臺掘得“第一桶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