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阿里巴巴成功背後的啟示

  • 發佈時間:2014-09-11 11:30: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楊駿 傅雲威  責任編輯:湯婧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滾動資訊)集團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舉行的首場路演以火爆開場。這與15年前阿里巴巴在資本市場遭到的冷遇形成強烈反差。

  據報道,按照公開定價區間,此次融資額最高可達240多億美元,有望成為美股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阿里巴巴集團演繹了一段商業傳奇。

  作為一家創始於“中國創意”、根植于“中國需求”、仰仗“國際融資”的企業,它今日的成功體現了創新、技術和資本的完美結合,而根植于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以及搭上中國改革的快車更是這家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創新,在當今許多人看來就是科技上的硬突破,然而又有多少企業,死抱著硬創新中上萬的專利走向沒落?柯達、諾基亞、摩托羅拉……名單還在不斷拉長。其實,阿里巴巴不少小玩鬧似的創新,核心技術都是現成的,並非大突破。只要開發者根據用戶心理需求,加以創新利用,就會變得競爭力十足。這樣的創新,何樂而不為?正如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所説:“活出來的才是好技術。創造社會價值,讓無數人受益才是好技術。”

  網際網路技術為阿里巴巴這樣的新興企業騰飛插上了翅膀。阿里巴巴興業之初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網際網路技術及其商業應用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線上經營的特點使阿里巴巴得以超越實體店的種種局限,輕裝上陣,集中力量做強技術與渠道。

  於是,同一時期中國商界上演了戲劇性一幕:當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憑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公關能力鯨吞蠶食大型零售賣場之際,阿里巴巴等電商卻在潤物細無聲地締造和經營一個由萬千小微構成的線上商業帝國。

  馬雲及其企業對網際網路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一種産業,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價值觀。它比以往更為開放,更懂得分享,更懂得承擔責任,更是透明。所以它是一種價值,是一種文化。他堅信這种先進的價值體系、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産業技術,一定會引領未來。

  阿里巴巴今日的成功歸於中國創業者開拓進取的創新實踐,歸於國際投資者的精明與遠見。但更重要的是,它借助於市場力量、中國需求和創新精神的巨大能量,與中國市場經濟繁榮、中國需求不斷擴大、營商環境優化的機緣與必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當前,中國決策層正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先照後證試點,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減少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等改革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經濟容納、滋養更多像阿里巴巴一樣的創新型企業,破除一切不必要的體制束縛,鼓勵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

  正是看好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馬雲決定把企業重心仍然放在中國。馬雲和其他高管在回答有關國際業務擴張的問題時表示,比起海外市場,阿里巴巴仍主要專注于中國業務,中國的網路用戶僅佔人口的一半,且僅有一半用戶進行網購,市場潛力巨大。

  阿里巴巴的成功,對中國成千上萬的中小創新型企業既是激勵,也是夢想。中國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對小微企業、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提供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為這些企業和産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洶湧而至的改革大潮撲面而來,類似馬雲和阿里巴巴成功的故事仍將在延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