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鍋否+星河互聯:創業創新的樣本

  • 發佈時間:2016-03-15 15:34:45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創業創新,不僅是這兩年經濟發展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今年政府報告裏的熱詞。

  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2016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22處提及“創業”,59次提到“創新”。其中,闡述“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目標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句話更是給創投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

  有數據顯示,到2015年底,全國眾創空間數量已經達到2300多家,而在一年之前,這個數字還不到100家。

  的確,對於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大潮下催生出的“創客”們來説,如今已迎來黃金時代。如今,經濟轉軌、資本充裕、利率偏低的大背景,不僅給創業者提供了市場空間,而且使之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惠及。

  去年,創投市場因此前的過度膨脹曾出現一定的“退熱”,有人甚至拋出了“資本寒冬説”。如今看來,那可能只是雙創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小插曲。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創業創新不僅對於經濟結構的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營造有利於“創客”們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工作的重點。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就建議,通過稅收扶持、完善法律環境等政策,緩解2015年出現的“資本寒冬”,以及天使投資發展相對滯後、缺乏退出機制、回報率偏低等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也建議,修訂《公司法》中的相關條款,使之更為適合創業創新的時代需求。

  任何一個行業在初始階段,都帶有“野蠻生長”的因子。多數受訪者都認為,對於創業創新的大潮而言,如何儘快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合理引導資金流向並規避風險,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未來的發展。

  “發揮大企業在雙創中的平臺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董事長 楊元慶

  新京報:你在今年兩會提案中提出,要充分發揮大企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的資源和業務平臺的作用。怎麼當平臺?

  楊元慶:大企業由於具備資金、人才、技術、品牌、市場等優勢,在創新創業上,能夠發揮獨特、重要的平臺作用,加快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這個轉化是雙向的,反之初創企業的創新成果也可以由大企業“接盤”。

  新京報:大企業有這個需求?

  楊元慶:一方面大企業有很多的資源,聯想一年100億創新研發的投資投入。開發出來的東西,我們自己會用,但也有很多不是馬上能夠被我們核心業務所用。我們可以把它分拆出去,作為一個創業公司來發展。

  新京報:小的創新企業會願意一開始就讓大企業的資本進入嗎?

  楊元慶:大企業其實是一個平臺,它有很多的資源,有銷售的通路,有生産製造的能力,能夠採購到比較便宜的東西。所以作為小企業,創新的産品以後需要這樣的大平臺作為通路導向市場。

  其實在矽谷,更多的初創公司的結局都是被大企業收購,而不是自己從小走到大的。所以,創業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係是,怎樣能夠做好連接,把大企業的資源和平臺充分加以利用。

  新京報:你的提案中説要跟政府“手拉手”,政府在其中是什麼樣的角色?

  楊元慶:政府除了為大企業創新提供資金支援、財稅優惠之外,還可以在企業創投基金上加磅,把一部分資金交給企業創投去運作。大企業一般都是懂行業、懂技術的人去做創投。不看什麼風口,而是看未來的市場需要什麼、用戶需要什麼,再來投相應的技術、相應的市場。

  “建‘投貸聯動’讓銀行直接投資小微”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 閆冰竹

  新京報:你這次的提案中提到“投貸聯動”,有什麼具體建議?

  閆冰竹:創業型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銀行如何能夠更好地支援他們?這個問題在當前商業銀行體制下存在許多問題。

  銀行參與投資的都是公眾的錢,貸出去得有一定的收益,所以從客觀上,銀行主動參與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主動性會差一些。因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特點是投資多、投資期限長、失敗概率大。如果能夠“投貸聯動”,商業銀行能直接投資于這些企業,不像過去只收取一些利息,主動性會高起來。

  我建議國家要在法制環境、規章制度上有一些根本的變化和創新,從而把這種投貸聯動的制度建立起來,更好地支援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新京報:小微企業失敗率高,這種類型的投資對於銀行不會形成風險嗎?

  閆冰竹:所以我們一定要進行一些評估跟分析,從産品投入之後,市場會有哪些反映,從它的技術成熟不成熟,也會根據風險的等級,決定貸款的多少。社會資本很難像銀行這樣專業、有針對性,而且365天有工作人員一條龍式的服務。

  時代在發展,銀行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我們過去關注大型企業,現在更多關注于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把主要的精力向這方面轉移。

  新京報:社會上的資本也很多,創業者會喜歡拿銀行的錢嗎?會一直服務到IPO嗎?

  閆冰竹:首先從目前看,銀行的利率比較低。另外,如果投資入股,肯定我們不佔大的。我覺得銀行的議價能力和我們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更能讓這些創業者感到溫暖一些。會的,今後就是這樣的趨勢,因為我們現在銀行也有投行團隊,綜合化經營是種大趨勢。

  “採用合夥人制的企業才有向心力”

  全國人大代表、天明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 姜明

  新京報:你在議案中希望《公司法》做出一些調整,主要是股東人數?

  姜明:我指的是對股權眾籌股東數量的限制。有了股權眾籌,普通人都能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但根據《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規定不超過50個人,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200人。

  我認為,未來企業內部生態系統,不是老闆和僱員的關係,應該是合夥人的關係。根據不同的貢獻和特點,可以分為合夥人一級、二級、三級。採用合夥人制的企業才有向心力,才能點燃每一個人的激情、潛力。文化、道德,甚至企業薪水上的激勵都不可持續,最好的形式還是股權。

  新京報:提出這條議案,是由於自己公司的遭遇嗎?

  姜明:我的確有切身體會,現在集團發展很快,旗下60多家公司。有的公司我就希望明後年不斷引進有資源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是以員工身份而是以股東身份引進來,這樣一來股東總數就會超過50人,不被允許。

  新京報:股東過於分散會不會在今後發展中埋下隱患?

  姜明:華為的股東很多,發展依舊健康。擔心風險可以用各種技術手段解決。公司應該考慮的還是怎麼讓大家發揮主人公態度。

  初創企業融資難是一個老問題,有了網際網路以後,初創企業可以通過金融平臺讓人知道做的項目,從認同者那裏融資。

  我認為股權眾籌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眾籌之後不僅僅是成為一個股東,還有行銷、銷售、品牌方面的幫助。比方説,200人眾籌一家咖啡館,解決資金來源問題是一方面,主要是每個人都很關心咖啡館發生了什麼,可以作為自媒體來宣傳,來傳播,每個人都是口碑。意識感很重要。

  “眾創空間缺乏差異化稀釋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泉州市委主委 駱沙鳴

  新京報:你在小組討論中提到保護和鼓勵眾創空間的孵化,其中有什麼發現?

  駱沙鳴:就我所了解的,福建九個地市都要做眾創空間,有的地方比較積極,還要做兩個三個。觀察了一下,有很多相似性的東西,同質化嚴重。這樣資源可能會被稀釋掉,吸引力也不那麼強。

  政府在雙創的這些基地當中,也要實行一種差別化的引領,不去限制大家的創業方向,但是一定也要有所區別。有一些差別化之後,整體有所側重,不同人群積極性可能會更高,有利於創業者的發展。

  新京報:各地熱情很高,避免同質化是否困難?

  駱沙鳴:我希望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網站,把全國的創業創新基地,都體現在上面,特別是一些差異化的東西。登錄這個網站就可以了解到所有的東西,減少時間成本,而且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接。

  新京報:據你了解,眾創空間裏面的創業者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支援?

  駱沙鳴:他們需要有一些來自風投機構,或者是來自企業的導師,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導師,給他們做輔導。這個對於初步創業的人太重要了。

  新京報:有什麼好的建議?

  駱沙鳴:眾創空間可以和高校相結合。高校的科研機構也有一些科研的成果,這些成果也向市場化、産業化發展。現在從全國來看,我們的産品轉化率還不足20%,如果能夠達到50%、70%,整個社會的創新創業就會是另一種質和量。

  在國外有一些好的方法,我們現在有一些地方也在嘗試,將一些成果和科研水準整個平移到産業園區。把智慧財産權入股,這樣很快就能夠跟一些資本、勞動力結合,進入産業化、市場化,減少中間環節。

  創業樣本:鍋否CEO程凱文 從公司白領到火鍋外賣平臺

  “我們就是在總理的鼓舞下開始創業,原來一直在公司裏上班,終於感覺到了一個黃金年代。”説起大約一年前的創業契機,程凱文語氣興奮,他是火鍋外賣平臺“鍋否”創始人兼CEO。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5月份,程凱文帶著他的鍋否宣佈成立。

  “我那次是在朋友家吃飯,看到總理談‘雙創’,了解到他去了中關村、去了很多網際網路企業視察,還有後來的‘總理咖啡’。我感覺時機應該是成熟了,政府不斷提出創業、網際網路+,一切剛剛好。”程凱文感慨,“當時覺得,中國的土壤、空氣濕度仿佛一下子都適合去創業了!”

  在那之前,他在一家零售消費數據分析及應用的公司工作,和現在從事的事業並不相符。在萌發創業思想苗頭後,在2015年春某一天,他在和創業平臺星河互聯的碰撞下,迸發了做火鍋外賣的點子。

  程凱文告訴記者,創業一開始最稀缺的資源是政策上的諮詢。“餐飲這塊國家管得比較嚴格,很怕因為對政策不了解,觸碰到法律底線。”通過星河互聯下設的財務、法律團隊,程凱文做了一些諮詢,慢慢打造起平臺。當時的創業主力一共三人,現在團隊已經發展到了40多個人,分散在技術、行銷推廣、運營部門等等。

  最先程凱文只是做望京,試點兩個月模式跑通了,在去年10月份覆蓋全北京,現在有40多個配送點。效率上,從一天5單到平均一天1000單。“會繼續在北京深耕一段時間,然後開始全國擴張,年底或其他時機成熟的時候,去發展一線城市,目標是32個城市。”

  夢想不小,但困難天天有,每一天都在解決各種問題。程凱文舉例,比如物流,下雪以後溫度特別低,配送汽車晚點冰凍了好幾個小時,全線都亂了。就要一直跟客人道歉。比如火鍋底料有醪糟,為的是回甜的味道,結果客人不相信堅持認為是剩飯,第二天必須重寄底料證實,他也要親自打電話解釋。

  但這些困難並沒有擊退程凱文的創業夢想。他説,在大好的創業環境之下,沒有遇到大的難關。反而因為是國家在支援的事情,跟人家談合作,跟投資機構談融資,也都比較願意配合。目前,他已經完成A輪3000萬融資。

  不過,隨著雙創持續高溫,餐飲到家的創業團隊也越來越多。程凱文稱:“堅信政府宏觀政策支援不變,會少一些投機者,真正做事情的人,真正想去創業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