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洲打造親水準臺遊客可近距離觀景戲水
泰山行宮遺址已進行綠化 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現身”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鋒 攝
4月13日,經過近半年的施工,位於老城區的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修繕改造進入尾聲,多座倣古建築修繕一新,石板路重新進行了鋪裝,同時還對河堤進行改造,打造了親水準臺和木製棧道,讓遊客近距離地觀景戲水親泉。
在芙蓉溪南側、鏡涵池以東的泰山行宮遺址,施工人員進行了整體綠化,種植了草坪和竹林,修建了木製棧道,將原來考古挖掘出土的碑額、石雕赑屃擺放在遺址內,成為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的一處景點。
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邢琪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配合濟南明府城百花洲項目對泰山行宮遺址的保護和展示規劃工作,同時為獲得泰山行宮在各歷史時期的發展規模、佔地範圍、建築佈局等基礎資料,從而為遺址保護、展示方案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10月底開始對泰山行宮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至2016年12月全部發掘完畢,發掘成果十分豐富:共發現房址4座、碑額兩通、石雕赑屃兩個,以及少量瓷片和脊獸殘件等器物。
雖然房址絕大多數破壞嚴重,僅存最下部墻體或部分墻基,但經過考古發掘,泰山行宮的整體佈局還是清晰地呈現了出來。邢琪説,根據一般道教建築佈局,結合房址形制、發掘位置及文獻記載,本次勘探和發掘的房址應為現存泰山行宮的主體建築,“該行宮坐北朝南,基本遵守了中國古建築中軸對稱的佈局設計,中軸線上自南至北共發現4座建築,分別為山門殿、前殿、東配殿、西配殿。通過各房址內遺跡的疊壓關係、建造方法、相對高差及出土器物判斷,現存泰山行宮遺址可分為明代創修期、清代重修期以及民國重修期三個時間段。其中明代為石板鋪地,清代用磚鋪地,民國則是三合土。”
其中,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室內長12米,寬8米,東西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長8米,寬約4米。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前殿的發掘中,工作人員還發現了放神像的臺子,其中北墻三個臺子,西山墻三個,東山墻一個,也就是説當時前殿應該供奉著一共7座神像。
據1997年《濟南市誌》載:“泰山行宮:位於岱宗街。祀泰山神碧霞元君,俗稱娘娘廟。明正德十一年創建,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民國時期,曾被警察機關使用。新中國成立後,改作岱宗街小學,1975年由濟南第六十六中學使用,後蓋為住宅。”
邢琪表示,始建於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的泰山行宮,是老濟南最早的泰山行宮,“此次勘探發掘,對泰山行宮遺址現存基址有了初步認識。不僅為保護方案的編制提供了重要依據,而且對於研究明清時期道觀的等級、佈局及建造方法有重要意義。對於研究泰山祭祀的源流、演變、地理分佈以及相關民俗學也可以提供重要素材。尤其是泰山行宮在創建之後,明、清及民國時期經過多次重修,而其室內地面經多次抬升後竟抬升了大約40釐米,這對研究濟南明清時期的泉水、水文、環境方面的歷史資訊均有借鑒意義。”
另外,泰山行宮的佈局和長春觀基本一致,雖然此次發掘發現門樓只剩一半基址,但從厚厚的三合土來看,這應該是一座宏偉的二層門樓。加上從碑額、赑屃等風格判斷,這座泰山行宮規格較高。時任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也表示,泰山行宮遺址的發掘,不僅能清晰呈現從明清一直到民國時期的泰山行宮的歷史資訊,還能反映濟南城的變遷,這些都是極為珍貴的原始歷史資訊,值得好好保護。”(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鋒 錢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