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年1400音體美教師下鄉

2016-06-16 09:58:32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2016年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指出,青島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位居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第一。邢洪明説,促進不同區域的教育均衡發展,已經從過去的硬體均衡變成了教育品質和師資水準的均衡,因此教師和校長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來,我市堅持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聚焦薄弱學校和薄弱環節,加快中小學校建設和改革步伐,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準明顯提高。昨天,市政協組織部分住青全國、省政協委員以及市、區(市)政協委員,視察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市教育局主要負責人關於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的介紹。委員們圍繞更好地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意見與建議。

  三所學校處處體現“現代化”

  政協委員先後來到市南區寧夏路小學、李滄區銅川路小學、城陽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學校實地視察。寧夏路小學按照綠色建築三星標準設計建設,一間國際二代學校的班級授課教室,三面可進行教學、資訊交流展示,配有隨堂演示操作臺,為今後特色教學蓄足空間。光伏發電、地源熱泵、雨水收集、光導設施等技術的運用,使整個校園處於節能減排和能源再利用的良性迴圈中,對學生適時進行綠色環保教育,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學校的風雨操場(體育館)內設有伸縮座椅、標準籃球場、訓練用劍道、可拆裝的羽毛球場和排球場,便於開展體育訓練、文藝演出等多樣活動。學校還在中庭戶外、各樓層交流空間、班級教室建立了開放式閱讀區,創設處處可讀書、時時可讀書的氛圍,努力打造書香校園,讓師生的改變,從讀書開始。

  在銅川路小學,資訊化教育體系形成了雲+端+網+N應用的“銅川資訊化”特色。目前,學校萬兆骨幹通外網、千兆直達桌面,實現了無線網路全覆蓋。所有教室全部配備了普羅米修斯白板,有8個平板電腦班,雲平臺連接600余臺學習終端,所有師生實現了“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學校重視新技術新媒體的情境式環境建設,在學校公共空間設立 “銅川數字步道”,精心設計相關的主題課程,與無線網路、展示屏共同組成“學習無處不在,體驗觸手可及”的學習環境,讓數字化接上了生活的地氣,有力地促進了師生多元自主發展。

  在城陽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學校內,一年級的孩子正在接受多媒體教學,孩子們看著投影儀上的圖畫,踴躍舉手發言。教學樓內的一處開闊空間被改造成了“英語角”,十多名高年級學生正在和外教老師互動。在教學樓內,處處都是學生學習的天地,連走廊兩邊的墻壁上也佈置了七巧板DIY區、數獨遊戲區、可隨意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數字區,以及數算、圍棋、象棋區等。操場地面上,學校設置了用不同國家數學標示的跳房遊戲區和用漢字拼音兼英文字母組成的八卦圖形,供孩子們在玩耍中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培養個性。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國領先

  記者了解到,2014年度、2015年度教育部發佈的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與比較研究報告顯示,青島市連續兩年市域內義務教育校級均衡程度均排名第一。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2016年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指出,青島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位居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第一。

  全市以新建居民區和農村新型社區學校規劃建設為重點,積極適應城鎮化推進、新功能區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等要求,到2020年,全市規劃新開工建設325所義務教育學校,讓廣大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在推進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方面,全市建立了扶持機制,2016年市級財政設立專項獎補資金重點支援黃島區和四市改造10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中小學。目前,市教育局組織三批共30所優質中小學與平度、萊西的鎮村中小學等35所新建和發展中學校進行跨區域合作辦學,市南區、嶗山區等區市實現學區制管理新的突破,全市一半以上的中小學參與辦學模式改革試點,受益學生數佔義務教育學生總數的50%。

  按照“不分重點學校重點班”的要求,全市堅持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和“陽光分班”的辦法,100%的公辦小學就近入學,99%的公辦初中就近入學,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招生比例達到65%,同時保障符合入學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同等接受免費義務教育。全市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補充交流工作力度。2015年,校長和教師交流輪崗比例分別達到36.7%和16.3%,其中骨幹教師佔32.8%,分別比2014年增長14個、4個和6個百分點。

  全市大力加強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探索以資訊化手段促進公平、提高品質的有效形式。2013年城鄉中小學全部建成校園網。2014年,全面實現“新班班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構建優質學校(城區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 “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共用機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覆蓋。2015年,出臺相關規劃,加快公共平臺和智慧校園建設。升級教育城域網骨幹頻寬,從1G升級到40G,城鄉631所中小學建成智慧校園。

  今年85%的中小學建成智慧校園

  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還存在一定困難和問題,例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激增帶來中小學校建設壓力;城鄉間、“縣域”間義務教育發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現象。根據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思路,下一步全市將明確市、區市教育事權和支出責任,健全教育經費分擔和成本補償機制,努力增加財政性教育投入,確保落實義務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拓寬資金渠道,探索運用社會資本推進教育重大項目建設。2016年,全市新建、改擴建98所普通中小學,重點支援黃島區和四市改造10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95%的普通中小學達到市現代學校標準。青島市啟動鄉村學校緊缺學科教師補充工程,面向農村中小學招聘相關學科教師,計劃到2017年為鄉村中小學配備1400余名音、體、美等學科專任教師。

  在推動教育資訊化和裝備現代化建設方面,年底前,85%的中小學建成智慧校園。同時建設教育數字資源開發中心,整合共用優質網路課程及配套資源,啟動微課程資源庫規劃建設。根據規劃,到2018年,將全面建成包含教育資源、教育管理、智慧校園和創新與實踐教育4個平臺的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全市中小學實現無線網路全覆蓋,85%的中小學開展電子書包、智慧手機等移動終端教學應用。

  此外,全市還將科學規劃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公辦學校嚴格按學區招生。積極推進九年一貫對口招生。保障符合我市入學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統籌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招生政策。

  委員建議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王繼尚

  吸引社會資本加入教育

  “9年的義務教育關係著孩子一生性格和習慣的養成。”王繼尚説,教育涉及管理、師資和投入三個重要的內容。首先管理要做好規劃,尤其是在當今形勢下要利用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加入到教育中。王繼尚説,眼下教育資訊化建設非常好,但各種網際網路設備配齊後,孩子們該利用這些設備做什麼、看什麼,怎麼用好這些設備,需要學校和老師及家長的正確引導。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喬俊良

  辦學理念要跟上時代發展

  “教育均衡發展,不僅要有設施的均衡,還要有師資的均衡以及城鄉之間的均衡,而且辦學理念要跟得上時代發展。”喬俊良表示,現在很多學校都在強調資訊化、現代化,但辦學理念必須適應發展要求,花了錢、上了設備,要真正發揮這些設備的作用,要與國際接軌,給孩子多一些實踐活動的機會,突出孩子的個性化發展。

  省政協委員·宗成中

  師資建設要培養和引入並行

  宗成中説,優秀的教師資源建設非常重要,要培養和引入兼顧並行。一方面對現有的教師資源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們的水準;另一方面要引入高水準教師,讓他們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帶動其他老師。同時,宗成中還建議,可以讓大學教授走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與教師之間相互溝通,學長補短。

  市政協常委·陳小艷

  讓孩子們真正“走出去”

  “一個二三十歲的老師,要求他們了解那麼多,懂那麼多,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老師的水準對學生知識獲取很重要。”陳小艷説,現代社會對教師知識面等各方面水準的要求逐漸提高,這也是均衡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陳小艷還提出,現在很多學校現代化設施非常齊全,但缺乏讓孩子們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因此學校教育應該更注重教學中讓孩子們真正“走出去”。

  市政協委員·邢洪明

  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作為一名高中高級教師,邢洪明建議規範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均衡發展。“尤其是初中、高中學生,由於要應對升學考試等壓力,對音、體、美等課程教育時間減少,我覺得起碼應該按照大綱要求配足這些課程的時間。”邢洪明還提出,適當減少課業負擔以及在學生升學考評中增加德育、行為習慣等內容的評鑒。邢洪明説,促進不同區域的教育均衡發展,已經從過去的硬體均衡變成了教育品質和師資水準的均衡,因此教師和校長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