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沒病反覆去醫院、不愛理人 老人這些行為背後都有心理訴求

發佈時間:2023-09-11 09:08:4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趙越

志願者陪伴老人唱歌。青海省一服務中心供圖。

總給子女打電話、三天兩頭就往醫院跑、不愛搭理人……老人的這些行為背後通常都有心理訴求。

頻繁打電話

是擔心被拋棄

“吳老師,我媽老是給我打電話、發微信,我受不了了。”近日,32歲的張女士求助青海嘉潤健商諮詢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吳雨遙,希望治治她母親的“病”。

張女士説,她父親去世早,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後來為了方便上班,她租了一套房子,於是便和母親分開住了。豈料,母親退休後,突然變得特別“黏人”,每天都會給她打電話或者發微信。“我媽打電話或者發微信主要是詢問我在哪、中午吃什麼飯了,還有叮囑我22時前必須回家之類的話,如果我沒接電話,她就會在微信裏‘狂轟亂炸’,我很反感這種做法。”

吳雨遙分析,步入老年,人們最怕的就是孤獨,也最渴望親情的陪伴,但是子女成家立業後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不少老人也逐步與社會脫節,失去了社會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內心難免有些失落。一些老人認為,沒有自我價值感,子女就會拋棄自己,即便是子女結婚後和老人一起住,有的老人還是會擔心被拋棄。“在老人看來,通過打電話或者發微信的方式,一則可以關心子女,二則希望子女反過來也能多關心一下他們。”

“老年人不要有‘孩子會拋棄自己’的想法,子女也要理解父母,不要因為老人頻繁打電話、發微信就生氣,老人和子女之間的溝通需要方法,子女平時有空多陪伴老人,讓老人有安全感,這樣老人就不會天天給子女打電話、發微信了。”吳雨遙説。

愛逞強是因為怕老

74歲西寧市民王先生的腰椎不太好,前不久的一天,他去早市買菜,看到一群人圍在一個水果攤前購買各種低價水果,於是他也挑了起來。等挑好後,王先生發現水果買多了,但他想著水果很新鮮,價格又不貴,就付了錢拎著十幾斤重的水果回了家。誰知,王先生到家後感覺腰背疼痛,休息了一會兒不見好轉,隨即被兒子送到了醫院,經醫生檢查被診斷為重度骨質疏鬆,腰椎壓縮性骨折,需要做手術才行。

愛逞強的老人並不在少數。吳雨遙説,人老後身體大不如前,但有的老人不服老也怕老,他們覺得自己還和青壯年一樣,所以逞強幹這兒幹哪兒,結果身體受罪不説,還得花醫藥費,可以説是得不償失。“一些老人擔心,如果這也不幹那也不幹,子女會認為他們老了沒啥用,所以遇到事情時,很多老年人不願意麻煩子女,儘量都自己幹。”

“人體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沒有人可以改變,但老年人可以擺正心態,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一些事情。”吳雨遙建議,有精力的老年人可以繼續發揮餘熱,身體不好的老年人應儘快調整生活重心。平時,老年人可以適當鍛鍊,約三五好友浪山、旅遊,親朋好友應鼓勵老年人培養興趣愛好,如釣魚、唱歌、跳舞等,需要注意的是,培養興趣愛好不需要達到高要求、高標準。“老年人只要開心,覺得這些愛好能體現出他們的價值感就可以了”。

沒病反覆去醫院

應諮詢心理專家

上周,西寧市民趙女士帶著她92歲的母親找到了青海省童晟心理諮詢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廖方。“除了高血壓和骨質疏鬆外,我媽的身體還算不錯,可是這幾年,她突然開始作了,稍微有些頭疼腦熱就要去醫院,每次檢查都沒有疾病,但她還是要求住院。”説起母親三天兩頭就去醫院的事情,趙女士有些無奈。

趙女士説,有時候,她母親會三更半夜召集大家將她送到醫院去,急診科醫生讓她回去多休息,她就各種發脾氣,説醫生連藥都不給她開,這讓醫生哭笑不得。“因為我媽動不動就去醫院,導致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身心疲憊。”

老人沒病反覆去醫院,有可能是在尋求關注。廖方説,90歲高齡老年人的朋友相繼離開人世,身邊熟悉的人越來越少,他們處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如失去朋友、失去健康等,這種失去的感覺會促使他們想要抓住一些東西,以此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找我諮詢的老年朋友裏,也有不少沒病反覆去醫院的老人,他們告訴我,因為平時子女只管他們的吃和住,很少聽他們説話,只有住院了,子女才會天天來看他們,並關注他們。”

針對這類老人,廖方建議,只要老人身體允許,就給他們找點事做,如洗碗、幫忙摘菜等,並明確告訴他們,要沒有他們的幫忙,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老年人有必要參加社區或者公益組織開展的心理健康講座,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可以參加一些服務機構開展的愛心陪伴活動。”

不愛搭理人

可能是它在作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一些老年人會變得不愛搭理人,並且情緒低落,跟他們説半天話才能得到回應。有的子女覺得是老人太古怪,其實不然。

廖方解釋,若排除了器質性病變,子女就要留意不愛搭理人、不和外人接觸、情緒低落的老人了,他們可能出現了抑鬱情緒。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抑鬱情緒是指情緒低落或者焦慮導致的心境低落和興趣喪失,這種情緒主要表現為悶悶不樂、缺乏愉悅感、失眠、食欲下降等。抑鬱症是一種表現為軀體不適、情緒低落、興趣和活動減退、思維遲緩等症狀的心理疾病。因此,抑鬱情緒不等於抑鬱症,但抑鬱情緒是抑鬱症的一種症狀,需要通過專業醫生的心理測試診斷。

“忽視抑鬱情緒的話,人們就會一直心境低落,如果這種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就要警惕是否患上抑鬱症了。”廖方説。

老年朋友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和子女多交流,避免精神壓力過大。還有,老年朋友可以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認識新朋友。同時,老年人需要保證健康飲食和充足的睡眠。平時老人可以打扮一下,讓自己顯得有精神,子女則多誇獎老人,這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大有好處。(青海日報西海都市報 記者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