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重視奶業發展面臨的階段性困難

發佈時間:2023-07-25 09:03:38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

近期,我國奶業面臨階段性困難,養殖場戶面臨階段性過剩導致的價格下行和虧損,乳品企業面臨消費不振與大規模噴粉的困擾。有專家表示,奶業處於2008年以來最難的時刻。日前,中國奶業協會發佈奶業高品質發展“所有”措施,包括《中國奶業高品質發展核心指標體系》《中國乳製品消費擴容提質指導意見》《中國奶牛種業戰略發展意見》,順應了行業呼喚。

在我國,奶業産業鏈包括40多萬戶養殖戶、600多家乳品企業。2022年奶牛單産9.2噸,是2008年的兩倍,規模牧場奶牛單産超過歐盟平均水準,乳蛋白、乳脂肪含量達到發達國家水準。曾遭遇“滑鐵盧”的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佔有率已超68%。這些數據顯示,從奶源基地到加工企業,從産業體系到品質標準,中國奶業都已今非昔比,奶業振興取得進展。

不過,奶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一方面,産量提升與自給率下降並存。我國多數主要農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位,奶類是例外。2022年我國奶類産量創新高,居全球第四位,但是自給率從2009年的86.3%下降到2022年的67.9%,乳清乳糖等大量進口。這説明,産品供需結構不平衡,近年的市場增量相當一部分被進口乳品佔據。另一方面,成本上升與價格下行並存。由於土地和飼料成本高,我國生鮮乳生産成本每公斤比美國高40%,比紐西蘭高90%。而國內奶價從2021年8月的每公斤4.38元下降到目前的3.77元。這説明,産業競爭力還不強,對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挑戰也是機遇。奶業雖面臨階段性困難,但發展空間巨大。從近年來的形勢看,乳製品消費不足已成為制約奶業的主要問題,也是發展的突破口。2022年我國每人平均乳品消費量42公斤,約是亞洲平均水準的1/2、世界平均水準的1/3。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攝入標準(110公斤),未來乳品消費增長空間非常大。城鄉居民日益推崇奶類價值,有穩定飲奶習慣的人群穩步擴大,這是奶業振興的底氣。需求端的更大突破要從供給側做文章,從奶源、産品、機制三方面破解奶業困難、推動奶業振興。

提升奶源。奶源是奶業的基礎,涉及3項內容。奶牛品種是生産效率的源頭。要育強奶牛良種,加快生物育種技術應用,推進選育和遺傳改良,打造中國奶牛好品種,增強良種自主供應能力。飼料成本是原奶成本的大頭。要優化飼草結構,提升優質飼草供給,擴大高産優質苜蓿種植,提升粗飼料利用效率。規模決定效益。要發展規模養殖,優化生産系統,升級改造設備,加快智慧牧場建設。這3項內容的目的都是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實現節本增效。

優化産品。面對漂洋過海、長途跋涉的國外液態奶,我國液態奶的優勢是鮮。要穩住液態奶基本盤,打好新鮮牌,瞄準大眾最普遍的需求,堅持平價普惠。國外奶類消費以幹乳製品為主,我國則大不同。要拓展幹乳製品新領域,提高國産奶酪産出率和副産品利用率,把幹乳製品融入中式餐飲。新一代消費群體日益注重品質。要從消費者的健康關切出發,發力乳品精準健康與功能性産品研發,滿足個性化需求。

創新機制。針對這些年奶荒奶剩交替出現的現象,不妨借鑒2021年推出的以能繁母豬為關鍵指標的生豬産能調控機制,探索建立以奶牛存欄為關鍵指標的奶業産能調控機制。綜合研判生産和消費走勢,科學確定存欄量合理區間,適時發佈預警,擇機啟動分類干預措施,從而減少産業波動。要引導行業一體發展,推動乳企和奶農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規範生鮮乳購銷合同簽訂與履行,形成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