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蘑菇會中毒 預防謹記“三不”
發佈時間:2023-05-09 09:24:10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張青梅、何雪華
每年雨季,很多愛嘗鮮的市民採摘野蘑菇回家烹制,結果因誤食毒蘑菇而中毒,讓人痛惜。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中毒科主任醫師楊志前指出,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外形相似,鑒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部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因此千萬不要憑個人經驗鑒別蘑菇是否有毒,更不要私自採摘食用,一旦誤食,應儘早到醫院處理。
再三提醒:千萬不要採食野外的蘑菇
在雨水充足、高溫潮濕的季節裏,毒蘑菇生長繁殖加快,採野蘑菇誤食中毒的風險增大,省疾控發出重要提醒:千萬不要採食野外的蘑菇!
毒蘑菇又叫毒蕈,據統計,我國已報道的毒蕈有400多種,廣東的毒蕈有200多種,其中致命的有十余種。楊志前提醒,“不要憑個人經驗鑒別蘑菇是否有毒,不要私自採摘食用野生蘑菇”,很多人覺得自己很有經驗,但其實,很多蘑菇外表看起來很像,很容易誤判,去年市十二醫院收治的多起近江粉褶菇中毒就是從化當地居民,常年在荔枝樹附近採集荔枝菌。但因外形極其相似,有經驗的居民仍中招。也有人説蘑菇顏色鮮艷的就有毒,但例如有劇毒的白毒傘、灰花紋鵝膏等樣子都是“普普通通”。“所以,我反覆強調,一定不能憑個人經驗鑒別蘑菇是否有毒。”
另外,由於是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無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
誤食者就診時要將吃剩的蘑菇送檢
省疾控中心呼籲,全省各地做好預防毒蘑菇中毒的警示宣傳,公眾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做到人人知曉隨意採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濕土壤適合菌類生長的公園、植物園、旅遊區、林場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市民誤採誤食毒蘑菇,必要時可定期清理。
對於個人防護而言,請做好“三不”:不採摘。外出郊遊期間,市民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
不買賣。注意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不食用。要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飲食關鍵在於不食用自採或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儘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蘑菇雖小,但有的毒性極強。”楊志前説,“其中肝損傷型(例如白毒傘、灰花紋鵝膏等)最為嚴重,是造成廣東省毒蕈中毒死亡的主要蕈種,表現為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精神症狀。重症者短期內暴發急性廣泛肝細胞壞死,快速進展為肝衰竭、肝性腦病,病死率高,佔全部毒蕈中毒死亡比例的90%以上。”
目前急性毒蕈中毒尚無明確的特效解藥,因此患者食用毒蕈中毒後就必須儘快就醫。如發現異常立即到就近醫院洗胃、導瀉、清除吸收的毒物,到專業機構根據不同類型的毒蕈使用針對性的解毒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就診時一定要將吃剩的蘑菇、蘑菇湯留起送檢專業機構鑒別,確定所食毒蕈種類。”楊志前表示。
這個自救指南請收好
1、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
2、要立刻進行催吐,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5-10ml一次,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3、孕婦慎用催吐。
4、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5、加蓋毛毯保溫。
6、凡食用過同樣蘑菇者,無論是否發病,均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
7、食用過的剩餘蘑菇,應留存以供檢驗,查明中毒原因。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