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價值派"與"技術派"回看股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 發佈時間:2015-12-28 08:25:16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一場波瀾壯闊的牛市,史無前列的股災,毫無徵兆的反彈。”2015年的A股市場行至尾聲,期間兩次斷崖式暴跌成為A股市場整年難以繞開的“疼痛”,多數大戶就此慘澹收場,“韭菜”一茬一茬被割,但也有躲過股災的老股民回頭笑看那場非理性人造熊市。

  滬指在今年上半年一路扶搖直上,並於6月初向5000點發起衝鋒,至6月12日達到7年來的峰點5178.19點,但就此成為一道分水嶺。6月15日開始,伴隨著違規杠桿的清查,滬指斷崖式下跌,7月9日開始有所反彈之後,在8月18日至8月26日又迎來了二次暴跌,期間千股跌停、增持潮等罕見奇觀頻發,而多數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也再次受到重創。

  有話道“薑還是老的辣”。有那麼一群老股民憑藉多年的經驗,從容淡定的避開股災或者在暴跌中開心“撿貨”。在他們的成功“寶典”中,預知風險和機會,並根據投資風格入市操作是主要密碼。

  價值投資者最淡定

  “暴跌時候最開心,人家恐懼我貪婪。”這是秉持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的老倪一直的心態。

  老倪是上海人,從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便開始了炒股生涯,用他的話説是“跟隨著A股市場一起成長”。“現在持有個股300多只,包括A股、B股。上海的上市公司基本持有,外地也有但非常少。”老倪説,20多年其股票市值已由最早時借來的5000元,累積到現在的1000多萬元。

  “今年的情況比較特別,以前單向賣出或買入的情況也看得多,千股跌停倒沒有遇到過,但千股跌停對於老股民來説是一個很好的低吸機會。今年操作都比較正確,初步計算今年可以賺50%。”老倪在今年滬指漲到近5000點的時候賣出了一些股票,如上海鋼聯,他在8塊錢左右買入,之後操作到成本4元左右,在120元左右賣出,這也為他後續低點吸籌提供了現金流。

  按照老倪的計劃,在滬指達到5000點左右賣出了一些,到2007年6000點高度時走掉1/3~1/2,再創新高時則全部清倉。在老倪看來,“遇到系統性風險不怕,這些都是暫時的,暴跌的時候每天很關注,到了一定的時候就進去搶籌。”

  老倪的自信與淡定也是20多年來經驗和資本的積累。據老倪介紹,他手裏持有很多原始股,很多個股的成本是負值,“之前幾千元買入,到了後面紅利基本都已經返還”。他買過認購證,也曾在早期持賬戶卡搖獎,積累了大筆的原始股。

  成本低成為老倪淡定遊行股海的法寶,也是抵禦股市危機的殺手锏。“在股市暴跌的時候很淡定,雖然手上的持股浮盈也縮水很多,但是成本還是低,再把手上的現金湊攏起來,等到低位的時候再進去搶一把。”相較于多數人面對“股災”時的恐慌,老倪心裏則滿是低價攬票的興奮。

  利用6月份時落袋為安的資金,老倪在後兩個月中把準機會,在低位搶入了一些次新股,並在低位稍微加倉手中的持股。“前段時間買入的次新股,現在大部分都已翻倍。”老倪笑著説,今年的幾次賣出和買入把握的時間點都比較正確。

  老倪看起來的幸運,實為背後是20多年來的踏實累積。老倪是個純基本面投資者,不懂技術,不跟蹤市場題材。“熊市(低點)買入,牛市(高點)賣出。”這是他的操作手法。時間在老倪這裡不是一個考慮的因素,20多年來,老倪每天做的事情大致為跑上市公司、參加股東大會、到圖書館看報紙,基本上所持股的上市公司有重大事件都會關注。

  “主要看公司的盈利情況,凈資産等財務指標。”老倪説,若公司行業好、有發展前景,一旦跌破增發價、凈資産、股權激勵便買入,放很多年後,收益率頗豐。“如定增,有很好地項目投入,當時可能看不出,但幾年以後有可能大幅度貢獻盈利,那時候定增的籌碼可以解禁,在公司前景被看好的時候,市場就會爆炒,這個時候便可賣出。”

  在老倪看來,其炒股的盈利並不在差價上面,而是在公司的發展方面。對於明年的A股市場,老倪表示看好。在他看來,“國家隊”高價位接盤、國企改革、B股和A股接軌等事件都預示著未來不必太害怕。

  技術派的重生

  與老倪的長線投資不同,老鄭炒股風格是“短平快”,結合技術面進行題材跟蹤,猶如保護生命一樣控制風險是老鄭避開“股災”的殺手锏。

  2005年開始入市的老鄭在股海中也已在股海摸爬滾打10年左右,花費幾年探索之後,老鄭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並卓有成效。“今年市值相較年初增加380%,目前整體市值2000萬少一點,如果不出意外,明天可能破2000萬。”老鄭分享著自己的股市成績單。

  老鄭表示,第一次被嚇傻是在2007年5月30日,“股市原來是這樣子,出都出不來”。當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281.83,跌幅6.5%。,上證指數在短短的5個交易日裏最大跌幅在20%左右。

  在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行情期間,對於那時候還是新股民的老鄭來説,並未賺到錢,“那時天天都會有所操作,一天不動心裏便難受”。為了能保持穩定盈利,老鄭之後開始了系統性的學習,也意識到風控的重要性。

  “風控比賺錢重要,至少我要活著。”2005年·2007年的經驗教訓也讓老鄭在今年的“股災”中平穩度過。老鄭表示,今年6月份到9月份共損失20%,而這筆損失更多是因為買入了一隻問題股。

  “第一個千股跌停的時候就全部清倉出來了,之後小倉位搶了反彈,但操作難度非常大,於是再全出撤離,休息了兩個多月,在9月25日才滿倉入市操作。”老鄭回憶著股市危機時候的操作路徑。

  這意味著老鄭順利躲過兩次股市危機,之後進入股市的時機也是已經有了較高的安全邊際。“我把風險放在第一位,看看不對,清倉再説,就算明天會大漲,也走了先,看清楚再説。”老鄭多次重申其風控意識。

  在2015年的杠桿市中,老鄭也也有利用1.5倍的兩融杠桿進行操作,“我一般是很有把握時才用券商的融資做一把,全是短平快,所融金額比自有資金少很多,不會超過我自有資金的50%,一般3~5天就會走,不管虧贏。”老鄭估算,今年利用兩融杠桿的操作整體是盈利的。

  風險意識較高的老鄭並未用過場外配資,其自身也表示“反對過分用杠桿”。

  對於明年的股市,老鄭有些擔憂,明年股市會比今天更難賺錢,目前的市場基本沒有低估的個股。但他認為,創投類股可能會比較好,將有很多創新類的概念提出來。

  老鄭是從2013年開始,做中小創業板個股較多,一般都是題材跟蹤,“全是短線,長線一般不做,一般是5天,割肉也走。”對於即將推出的註冊制,老鄭也深知可能之後並不是所有概念股都會有好的行情,但表示,仍將把風控放在第一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