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A股為何總有那麼多“魔咒”?

  • 發佈時間:2015-10-22 02:31:11  來源:新京報  作者:周俊生  責任編輯:楊菲

  與其相信是這些魔咒顯靈,更大的可能還是一些機構利用散戶心理不斷投機炒作,當監管部門開始行使監管職能時,這種“人造牛市”便匆匆結束,受牛市蠱惑而跟風炒作的普通投資者則遭受嚴重損失。

  10月20日午盤開盤之後,A股市場在消息面相對平靜的背景下,出現了劇烈的下跌,股指收盤時下跌幅度達到3%以上,創下了10月份以來最猛烈的下跌行情。雖然相比於今年6月份,這樣的跌幅尚不算猛烈,但由於從本月開始大盤出現了一輪爬坡行情,因此面對昨日的下跌,投資者難免再度成為驚弓之鳥。

  對於昨日下跌的原因,許多機構投顧給出的市場建議是,A股難逃“逢會必跌”魔咒。每逢重要會議召開,股市都會基本出現下跌,股市通常都是用前期的上漲來迎接重大會議的召開。如此一來,當會議真召開的時候,投資者往往就借機出貨。或者當會議的利好低於市場預期時,股市也會因此而下跌。

  “逢會必跌”的魔咒尚且能夠解釋的通,可是A股市場還有許多難以用常理解釋的魔咒存在。比如“招商證券策略分析會”魔咒,A股逢招商證券開會大盤必跌,屢試不爽。招商策略已經被不少投資者冠名A股“大殺器”。除此之外,還有“4·19魔咒”、“兩桶油魔咒”等等幾乎都和股市基本面沒有太大關聯、其中也沒有真正邏輯關係的所謂“魔咒”存在。

  其實,與其相信是這些魔咒顯靈,更大的可能還是一些空方利用散戶恐懼心理、刻意在特定情況下連續主動砸盤,進而引導市場情緒和投資者思維慣性,由於中國A股的散戶市屬性,久而久之便形成所謂的“魔咒”,而且目前A股泡沫高企,市場情緒不穩,“魔咒”更顯靈驗。

  除了看空的“魔咒”。還有一種來自機構的魔咒則是“看多”。就在前幾天隨著股指的不斷走高,尤其是在突破3400點後,市場上又出現了一股樂觀情緒,熊市結束、牛市重啟、4000點5000點不是夢的聲音再次出現。比如據媒體報道,國泰君安前日發佈的一份研報稱,股市拔地而起,大漲突破平臺,目前策略就一個字:幹!隨著股市大底浮現,未來的結構性行情正是機構投資者所擅長的,跑贏大媽的時代終於來臨。國泰君安展望:熊市已經結束了,把握存量博弈的結構性行情。

  對於關注股市的投資者來説,這種豪言壯語何其熟悉,在今年上半年行情瘋狂演進時,很多機構發表的言論更是激動人心,而它們對那一輪行情自然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看到了,投資者遭遇了巨大的財富損失,甚至倒逼政府不得不果斷推出救市行動。

  回過頭來看,所謂的大牛市,大都是由機構通過投機炒作而堆砌起來的,在這種投資炒作的過程中,蘊含著大量的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當監管部門開始行使監管職能時,這種“人造牛市”便匆匆結束,受牛市蠱惑而跟風炒作的普通投資者則遭受嚴重損失。

  目前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全球經濟,都處於困難時期,中國剛剛公佈的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到了6.9%,IMF則表示全球經濟未徹底復蘇,可能迎來新一輪衰退。對於投資者來説,在這種情況下期待行情不斷走高、甚至走出大牛市,那就意味著允許機構再來一次全面的投機炒作。

  無論是所謂的下跌“魔咒”效應,還是一些證券機構發表的鼓吹A股的言論,特別是那些斬釘截鐵表示股指將要到達多少點的言論,基本上是在為機構的市場炒作提供背書,投資者對此應當保持警惕,別再好了傷疤忘了痛。

  周俊生(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