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全國股轉公司提高了新三板掛牌門檻這一消息被傳得沸沸颺颺。各個媒體再三確認消息的準確性,部分券商更是透露了相關財務標準細節,引得坊間議論紛紛。 雖然相關政策還沒有正式出臺,但目前看來,券商自身設定財務門檻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有人冷靜分析,“魚越來越多,池子卻沒有相應擴大,要保證魚生存空間,就要控制魚的數量了。” 有人悲觀哀嘆,“這樣一來是不是違背了當初建立新三板這個資本市場的初衷了?不要忘了,市場化是新三板的命脈,是新三板的基因。”
而在7月21號“2016中國新三板高峰論壇”上,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表示: 對於新三板門檻,市場有誤解。 新三板是市場化機制的市場,因此股轉公司是支援和鼓勵證券公司基於自身業務利益考量形成有自我偏好的明顯準則。這體現了市場化遴選。 同時,現在新三板的流動性不足是市場的主要矛盾之一,正著手解決。
券商自設財務門檻是市場化行為
7月15日,全國股轉系統在其官方微信發文稱,全國股轉公司正在對包括掛牌準入條件在內的各項業務規則進行梳理和評估。 目前,該項工作尚處於梳理研究階段。後續將根據研究成果逐步對現行業務規則進行修訂調整,待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並履行相關程式後適時發佈。
全國股轉系統支援主辦券商按照市場化原則,根據其推薦、直投和做市業務相關要求,建立和完善自身的項目遴選標準,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股轉公司同時指出,主辦券商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業務規則,結合自身的收益考量和風險控制要求,建立包括掛牌推薦在內的遴選標準。這類標準一般會高於全國股轉系統的“底線標準”。
簡單來説就是,股轉公司支援主辦券商自設標準,而這個標準比股轉系統的標準要高。
與此同時,有券商人士透露,在實際掛牌操作過程中,部分券商已設立了自己的標準,該標準高於目前股轉系統制定的標準,特別是財務方面的指標,對營收和凈利潤的要求提高了。 比如,部分券商規定,擬掛牌企業的利潤不能低於1000萬。另外,對行業還有一些要求,一定要是新興行業。
對此,中國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劉平安表示: 事實上現在不設財務門檻的掛牌標準已經被突破了。券商這樣做主要是出於自身經營的角度或者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慮。 如果推薦企業品質不好,到新三板後,不能融資,不能並購,券商就沒有後續的業務收入。 只有好的掛牌公司才有可能有後續的業務。
新三板不會有國家級財務門檻
早在2014年8月份,股轉公司董事長楊曉嘉就明確表示,新三板掛牌不設財務門檻。 所以當股轉系統提高掛牌門檻的消息一齣來,市場上就出現了此舉與建立新三板市場的初衷相違背的質疑。 現在,隋強的講話打消了這些質疑,新三板不會設立國家層面的財務標準,還是和以前一樣,各個主辦券商自己看著辦。
對此,上陵牧業的董秘沈致君就高度認同,統一的財務門檻沒有必要,提高掛牌標準對市場將帶來長遠的傷害。“不要忘了,市場化是新三板的命脈,是新三板的基因”。
也有人指出,從財務指標來看,不少掛牌企業掛牌時財務指標並不理想,後來業績爆發,這些企業除了先天基因和後天努力,資本市場的助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針對目前新三板市場良莠不齊、流動性差的現狀,不少券商認為提高掛牌門檻是應有之舉。
國融(原日信)證券機構業務部相關負責人郭捷對投資有道記者表示:“ 其實在此之前絕大多數的券商都有設定財務指標的門檻。 之所以提高門檻,一方面因為新三板體量規模這兩年發展迅速,控制掛牌數,是由之前的量變到質變的一種轉變。 另一方面,很多已掛牌企業流動性較差,較難融資,提高門檻為的是進一步規範這個市場。我覺得在重質而非重量的指導門檻下,是有利於場外市場的進一步規範與發展的。”
國泰君安證券業務部負責人李天覲表示:“ 新三板未來可能會更名為北京交易所,監管部門對新三板的定位和期望很高。 很多上市的新三板企業已經嘗到上市帶來的好處,但這些企業目前的狀況也是良莠不齊,目前國家提高門檻也是為了更好的規範和發展,數量上來了,品質也要跟上。 新三板門檻再高,相比創業板和主機板來説還是較低的。提高門檻長遠來看對廣大投資者和整個市場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
復娛文化財務總監兼董秘徐俊告訴投資有道記者: “ 新三板應該有包容性,但不是垃圾場,根本不具備掛牌條件的公司不應該進這個市場。 我覺得一家公司基本的內控如果不健全,財務總監、董秘等專業人員都不能配備,財務資訊不能反映經濟業務實質,這種情況下還讓其掛牌是不負責任的。”
股轉系統正著力增強流動性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目前新三板發展困境在於流動性不強,應該儘快落實相關政策紅利,在資金供給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用提高標準來減緩掛牌速度,可能估值下降會減緩,但不會解決根本問題。
郭捷表示:“ 提高門檻確實並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解決流動性的方法很多,比如提高掛牌門檻、降低投資者門檻、放寬做市機構等。 新三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作為一個擴容兩三年的板塊來説,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融資渠道才是目的。”
對此,徐俊表示:“ 新三板我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監管能力與水準跟不上發展,導致很多政策想推卻推不出來。股轉系統在基礎能力建設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把一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寄託在管理層給政策紅利上本身就是不靠譜的。納斯達克的成功也不是美國證監會給政策的結果。 ”
這些問題也正是股轉系統所面臨並思考著的,正如隋強所説: “走到今天這個時點上,新三板面臨的主要矛盾我個人認為,一是市場流動性不足,同時我們的監管能力與海量市場的風險控制要求還不適應。”
隋強表示: 監管在前服務在後,監管跟不上只有服務是沒有意義的。 但我們也注意到,由於新三板在快速發展中還面臨著掛牌公司的品質不是很高,股權高度集中,投資者數量結構比較單一,我們將全面評估新三板市場流動狀況以及影響因素,從源頭上厘清市場定位,推動完善法律依據,改革交易制度,豐富投資者群體,提高掛牌工作品質,增強做市商主交易定價的能力。 我們目前在抓緊研究和修訂股票轉讓制度,具體包括了改革協議轉讓方式,優化做市轉讓方式,建立健全統一的盤活大宗交易制度和非限定條件的非交易過戶制度,同時積極推動私募基金機構參與做市業務試點。 新三板的定位是清楚的,但隨著市場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不符合市場定位的公司申請掛牌,部分募集資金為投向實體經濟,對我們如何有效的強化服務宗旨、強化市場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問題,因此下一步我們會在堅持市場包容理念的基礎上,堅持掛牌準入的負面清單,重點扶持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限制産能過剩和淘汰類行業,逐步建立健全分行業的可持續經營的評估體系和差異化的資訊披露體系。
“這一段時間以來市場上有各種議論,有悲觀的,有樂觀的,有不溫不火的,也有的説批評的聲音多,有的説新三板的寒冬已經來了。 ”隋強表示: “ 新三板十分十分的年輕,年輕意味著不成熟,但是年輕同時意味著活力,意味著潛力,因此看待新三板未來的發展,一要理性客觀,二要系統辯證,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年輕的新生的只有兩歲多的孩子,能夠像一個成熟的成年人那樣制度那麼健全,功效那麼好,因此我們需要在一個更為較長的週期內看待新三板的發展態勢,發展動蕩,對待新三板的發展前景我們務必要抱有信心。 ”
(責任編輯:胡雨)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