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成新三板流動性僵局禍首 投資門檻成替罪羊
- 發佈時間:2016-03-23 09:39:2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恒
註冊制的暫緩推出和戰略新興板從十三五規劃中的移出,都被市場分析人士解讀為新三板的重大利好。但筆者個人以為,上述兩條若硬要歸結為新三板的利好,也頂多是新三板的朦朧利好和未來利好,並不能左右當前新三板自身的市場走勢。兩會期間新三板做市指數不溫不火的表現,也從真實的市場角度驗證了上述所謂利好的朦朧和飄渺。新三板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依然在持續僵化。
根據股轉公司數據,3月15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成功突破6000家,達到6052家,但當日總成交額僅為7.65億元,相當於平均每家成交12.6萬元。當日總市值27183.01億元,相當於當日整個市場的平均綜合交易率為萬分之2.81。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新三板流動性的困局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這個長期的流動性僵局,很多人認為500萬元的投資者門檻是造成這個僵局的罪魁禍首,並認為只要立即降門檻,新三板的流動性就能立即迎刃而解。
作為一個職業的新三板二級市場投資者,筆者個人認為,投資者門檻不是當前新三板流動性僵局的罪魁禍首,不能把這個僵局的責任全推給500萬元門檻,同時降門檻也不是破解這個僵局的靈丹妙藥。
筆者認為,500萬元投資者門檻不是造成流動性僵局的核心原因。筆者先來分析一組數據,去年新三板行情最紅火的時候,4月7日做市指數創出歷史高位2673.17點,交易額也創下了歷史高量52.29億元,當日掛牌企業總數2192家,前一交易日4月3日是37.53億元,後一交易日4月8日是25.85億元。3月15日掛牌企業總數6052家,當日總成交額為7.65億元。筆者試著簡單推理了一下,考慮到掛牌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加,如果當前新三板日成交額能在50--100億元之間,可能就不存在流動性困局了。
筆者再來分析一組數據,根據股轉公司去年12月的官方數據,當時新三板的投資者賬戶為19.8萬個,其中合格投資者賬戶為11.1萬個。近期又有媒體報道説,當前合格投資者賬戶為13萬個,筆者姑且取保守數據12萬個作為計算標準。由於同一人下的賬戶只能統計為一個,同時暫不考慮賬戶盈虧,所以理論上講這12萬個賬戶總共至少可支配的證券資産為6000億元。也就是説,如果當前的新三板二級市場有去年3、4月份一樣的賺錢效應,只需要1%的賬戶資金換手就能實現50--100億元日成交額,流動性就起來了,行情也就有了。
筆者再來分析一下去年的數據,去年4月22日股轉隋強副總向媒體透露,截至3月底合格投資者為3.77萬個。可推理當時全部賬戶總共至少可支配的證券資産為1885億元,也就是説當時1%--3%的賬戶資金換手造就了去年3、4月份最紅火的行情。
什麼原因導致當前新三板流動性出現僵局呢?筆者個人認為是多方綜合因素綜合導致了當前的新三板流動性僵局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新三板制度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步伐太慢,二是新三板的政策預期落空,多項市場期待的政策利好無影蹤了,三是市場無賺錢效應,反而是虧錢效應在不斷放大,四是市場主體信心特別是投資者的信心開始動搖甚至信心喪失。
按照當前很多市場人士的觀點,希望當前能立即將門檻降到300萬或者200萬元,實際上在2013年當時的門檻就曾經是300萬元,但當時也沒多少人開戶,也沒什麼交易。當然時過境遷,我也相信,如果當前真正如大家所願立即降低了門檻,會有一批新的投資者進來。但手擁二三百萬元的投資者大部分不會是菜鳥,進來了就會立即交易嗎。即使會立即交易,帶動了流動性,但我也相信這只是短暫的繁榮、虛假的紅火。因為我們新三板的制度體系建設還不齊全、還不完善、還不牢固,這是一個空中樓閣。配套的制度和政策不跟上,而倉促地降低門檻,只會是一副興奮劑,可以興奮一時,過後只會是一地雞毛。
更有市場人士希望一步到位直接將門檻降至100萬甚至50萬元,放大叔大媽們進場,面對一個無漲跌幅的市場,一個不健全的交易制度,一個複雜的交易方式,一群魚龍混雜的公司,這無異於飲止渴。現在就把韭菜們放進來收割了,只會自毀新三板長城。
作為一個持有90%以上倉位的新三板投資者,我從內心處希望能有人進來抬轎,我可以賺個衣滿缽滿從容退場,但這些韭菜們呢,我們的掛牌企業們呢,他們如何退場。
如何化解當前新三板流動性僵局呢?筆者個人認為也需要組合拳才能有效化解當前新三板流動性僵局,組合拳也有四點:一是健全和完善新三板制度體系,二是逐步落地配套性政策,三是引進和培養優質掛牌企業,塑造財富效應,四是逐步樹立參與各方對新三板的信心,信心比黃金更為珍惜可貴。
5月份,新三板即將迎來分層,分層之後股轉可能會逐步落地一系列配套性政策,例如大宗交易平臺、放開定增35人限制、優先股流通、轉板試點、公募基金入市、做市商擴容等。並在創新層運作一定時間後,在創新層中再分層,推出精選層實行競價交易,此時新三板各項建設都完善了,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交易市場了。最後一步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在基礎層、創新層和精選層上實施對應的降低門檻政策了。
(作者為北京南山京石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