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意外缺席IPO受益標的 核查風暴陰影猶存
- 發佈時間:2016-01-17 17:07:29 來源:浙江線上 責任編輯:劉小菲
註冊制的實施,券商投行業務直接受益。
由於2016年3月1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證監會進行註冊制改革試行的起算點,而非改革實施的具體時間,因此,2016年之後的兩年試行期將以消化IPO存量為主。目前擁有預先披露IPO家數最多的是證券行業老大中信證券。在2015年救市之後的稽查風暴中,中信證券原高管幾乎全軍覆沒。
根據證監會資訊披露數據統計,目前預先披露更新狀態的IPO存量達到492家。而完成預先披露的數據為1069家。其中,中信證券手上的IPO企業有32家。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目前各家機構調研報告所關注的“IPO受益標的”中,中信證券意外悉數缺席。
存量IPO企業最多
雖然距離3月1日施行日還有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各大機構關於註冊制改革的研究報告已紛至遝來。而且,焦點都聚焦到券商投行業務上。這一邏輯在於,註冊制改革是股票發行審核理念和制度的重大變化,將徹底改變原有券商投行功能,不僅給投行帶來直接業務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帶來投行及相關業務的革命性變化。
中航證券金融研究所符旸提到,“投行的主動風險管理、市場定價、銷售能力將真正迎來實質性的轉變,投行的風險識別、研究定價和分銷管理能力是成功的最關鍵要素。註冊制的臨近,將對投行承攬項目和銷售項目的能力、管理平臺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而發行人也更願意為投行精準的風險定價能力支付溢價。”
作為擁有最多存量IPO數量的中信證券,曾在2015年上半年有較好的股價表現。其股價背後的基本面支撐之一就是受益於註冊制的來臨。在符旸的上述邏輯下,確實提及“擁有綜合實力強大投行部門的龍頭券商將憑藉其卓越的風險控制和銷售能力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成為註冊制下資本市場的重要贏家”。多位長期跟蹤券商的分析師也持有相似觀點,紛紛看好投行、直投團隊和資源實力強的、業務佈局具有前瞻性的券商。
四川某區域券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麥子店高盛’(中信證券總部坐落在北京朝陽區麥子店。中信原董事長王東明一直以美國投行高盛作為發展目標,被業界稱為”麥子店高盛“)也不全是打趣中信,其管理層對公司的投行團隊能力非常重視。做單品質水準也比較穩定,在業內口碑很好。最近三年,中信業務收入一直在行業是最高的。雖然遭遇IPO暫停,這個業績也經歷了牛熊市的考驗。”
根據統計,2012年、2013年、2014年,中信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為17.9億元、21.20億元、34.72億元,均排在納入統計的23家上市券商之首。2013年、2014年間,其投行業績比同類擁有較好投行業務能力的大型券商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高出近一倍甚至以上。如果按照2012年到2014年中信證券投行手續費凈收入計算,其增速分別為18%、63%左右,這在同類券商中也排在前列。
根據《證券時報》統計數據,目前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IPO排隊企業達到688家,其中,中信證券保薦企業最多,包括主機板24家、中小板7家、創業板18家,合計49家。“如果未來IPO發行速度加快,存量較多的券商會直接受益。”上述業內人士不無艷羨地説。
核查風暴陰影猶存
雖然在基本邏輯上,中信證券作為存量IPO較多且業務能力也不俗的大型券商將直接受益,但查詢目前機構發佈的研究報告,記者卻發現,在機構關注的受益標的中,中信證券悉數缺席。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中信證券高層在2015年“監管風暴”中集體被調查。時至今日,這一輪風暴似乎還沒有完全平息。
2015年12月7日,中信證券對外公告稱,公司已無法與執行委員會委員陳軍、閆建霖取得聯繫,兩人或涉配合調查。
據媒體報道,陳軍和閆建霖均是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自2013年,陳軍就起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行政負責人。閆建霖也是中信證券投行老人,于2006年加入中信證券後,曾負責組建中信證券投資銀行房地産金融業務線、投資銀行房地産金融行業組,曾任中信證券並購業務線行政負責人,在2015年末任中信證券國際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中信證券融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被視為中信證券投行部門以及整個公司層面十分有競爭力的接班人。
投行業務條線高層震蕩餘音未消,2015年12月,原董事長王東明正式退休。王東明是最早提出中信證券衝擊中國“高盛”目標的決策人。上述變動是否會影響到中信證券投行業務的發展尚不得而知。
記者發函詢問中信證券方面,對於註冊制臨近對中信證券投行業務的影響,以及目前狀況下未來業務發展等問題,但公司方面並未予以置評。而據報道,自2015年8月底以來,中信證券投行業務已感到壓力,“投行部門拜訪客戶遭遇閉門羹、被爭搶IPO和再融資項目。”
不過值得慶倖的是,截至目前,此前接受調查的部分人員已經陸續返回工作崗位。同時中信證券此前在投行業務上的戰略佈局也未就此停止推進。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信證券投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44億元,同比增加106%。期間A股主承銷項目36單,承銷金額959億元;主承銷債券102單,承銷金額1190億元;股債主承銷數量及金額均排名市場第一。
與此同時,2015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以及中信里昂已完成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業務的整合工作,並共同成立“中信證券國際資本市場”,並且開始系列動作。2015年上半年,實現境外市場19單股權類承銷;中信證券國際資本市場在大中華地區、東盟及印度也有業務佈局外,並在澳大利亞與歐洲組建了新團隊,其直投及企業融資業務在全球也有多點佈局。
註冊制的臨近,調查風暴未消的中信證券或面臨多重變局。這家久居“券商一哥”位置的機構未來將如何表現,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