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獐子島居民舉報獐子島造假

  • 發佈時間:2016-01-12 01:33:09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陳瓊  責任編輯:楊菲

  專家稱舉報同樣也會是場鬧劇

  因為冷水團事件巨虧8.12億元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獐子島再次捲入漩渦。日前,獐子島被2000多人實名舉報,稱2014年的“冷水團造成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事件”原因是提前採捕和播苗造假,並非自然災害,而舉報者正是獐子島的居民,也是獐子島集團股份受益權人。

  受此消息影響,獐子島大幅低開,午後震蕩下挫直至跌停,截至收盤,報10.17元/股。

  獐子島曾經因為“冷水團”事件成為A股的笑話。2014年10月14日,獐子島集團突然宣佈停牌。半個月後,獐子島披露,2011年底播海域為119.1萬畝、2012年底播海域為29.56萬畝的蝦夷扇貝,因受冷水團異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影響,蝦夷扇貝近乎絕收,獐子島集團巨虧8.12億元。“冷水團事件”使獐子島集團股價暴跌30%,從資訊披露前的16元附近下跌到11元,投資者損失慘重。之後,“冷水團”事件成為疑案,沒有人能説清楚蝦夷扇貝到底去哪兒了。

  時隔一年多的實名舉報,將股民對“水産第一股”的不滿情緒徹底點燃。“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投資者當傻子”,此前獐子島為了繼續圈錢,在資本市場上接著講了一齣“起死回生”的故事,稱被“冷水團”禍害絕收的扇貝不存在減值風險,這些公告徹底淪為鬧劇。

  “獐子島當初的公告就是一個笑話,這次的舉報也同樣會是場鬧劇”,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首先獐子島敢於用冷水團的理由遮掩業績,就是篤定這會是個無頭公案沒法考證。而時隔一年多才有人來舉報,又逢經濟下行、股票疲軟,很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希望通過舉報從獐子島得到一些經濟方面的利益。“一些股東因為現在行情差,股票受損,才又來舉報獐子島,希望讓獐子島賠償”。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認為,如果獐子島居民舉報內容為真,就意味著獐子島有證券欺詐的嫌疑,並且涉嫌虛假陳述。如果原因真如舉報者所言,那麼公眾就會對上市公司此前存貨數據或業績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獐子島(00206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