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皖江物流29億壞賬國資買單引質疑 淮南礦業謀重組

  • 發佈時間:2014-10-14 0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最近,皖江物流一直因其子公司淮礦物流而焦頭爛額。整個9月份,淮礦物流深陷債務危機。截止9月12日,這家註冊資金僅為20億元的公司,債務總額高達167.49億元,其中已到期債務20.69億元,未到期債務146.8億元。

  面對鉅額債務危機,淮礦物流選擇了釜底抽薪,向法院申請法定重整,債券從上市公司剝離,皖江物流將損失約29億元。皖江物流也公告稱,上市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擬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大資産重組事項。

  皖江物流證券事務代表姚虎也曾對媒體表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借力資本市場,採取諸如重大資産重組等方式,彌補上市公司投資及應收款項等損失,實現平穩過渡。

  公開資訊顯示,皖江物流絕對控股股東為安徽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淮南礦業。大股東介入,希望用重組解決債務危機。換句話説,這是否意味著皖江物流29億壞賬的買單者是國有資産?買單結束,是否意味著等量國有資産的流失?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皖江物流董事會秘書辦公室,“重組方案還正在論證,目前尚無定論。一切以公告為準。另外,29億損失是否涉及國有資産流失,需要省政府和省國資委審批。”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但是,皖江物流的麻煩並沒有到此結束。10月11日,皖江物流發公告稱,公司于2014年10月9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目前,該公司股票依然處於停牌中。

  淮礦物流因鉅額債務坐上被告席

  9月10日,皖江物流披露,該公司于9月5日獲悉其全資子公司淮礦物流因無足額資金支付到期債務,作為第一被告被中國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起訴,截至2014年9月5日,淮礦物流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20多個賬戶已經被全部凍結,凍結金額共計1.5億元。目前,該公司股票已于9月9日緊急停牌。

  一夜之間,成立僅6年的淮礦物流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10月,總體定位為“商貿物流+第三方物流”淮礦物流正式成立,主要業務為鋼材産品。

  鋼鐵市場的不景氣,加快了淮礦物流步入債務黑洞的速度。2012年以來,鋼鐵行業産能過剩,整體進入低迷。特別是今年4月份以來,和淮礦物流合作的鋼鐵客戶現金流驟減,導致淮礦物流回款出現問題。

  此外,銀行扮演的角色也成了關鍵。皖江物流公告數據顯示,銀行給予淮礦物流授權額度高達130億元,遠遠超過其償還能力。當淮礦物流出現資金問題時,無法償還已到期債務也讓銀行被迫跳入劇中。

  於是,便出現了民生銀行把皖江物流推向被告席一幕。

  皖江物流公告顯示,以9月12日為基準,淮礦物流總債務達到167.49億,其中已到期債務20.69億,未到期債務146.8億元。其中,金融類債務總額127.18億元,涉及19家銀行,其中已到期債務9.98億元,未到期債務117.2億元。非金融類債務40.31億元,其中已到期債務10.71億元,未到期債務29.6億元。

  淮南礦業伸手施救遭質疑

  其實,對於淮礦物流的債務危機,皖江物流早有察覺。

  皖江物流今年4月進行了換屆選舉,皖江物流原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淮礦物流董事長汪曉秀離職。皖江物流在公告中表態稱,“將採取積極措施,督促淮礦物流通過各種手段催收債權,盡最大努力維護物流公司債權人的權益。”

  國慶節前,淮礦物流向法院申請重整,其債權債務將從上市公司剝離,預計皖江物流將損失約29億元。同時,皖江物流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淮南礦業通知,淮南礦業擬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組事項。

  “重組是否是有備而來?投資者權益如何保障?”對於大股東的突擊重組,資本市場反應極為強烈。其中,以中小股東尤甚。

  “不好説,因為重組還在籌劃之中。目前我們只是接到通知,控股股東正在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然後我們就組織相關仲介機構開展相關工作,具體的內容還要等工作開展以後才能清楚。”皖江物流證券事務代表姚虎曾向媒體表示。 這種模棱兩可的回應並沒有尚未得到中小投資者的認可,另外一種質疑的聲音又出現了。

  29億損失國有資産買單?

  “整個事件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問題,淮南礦業插手重組,就説明為皖江物流29億壞賬買單的可能性很大。這樣一來,不就成了國有資産流失了麼?”一位投資者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對於重組,姚虎給出的解釋是,“上市公司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安徽省國資委以及控股股東淮南礦業支援下,可以通過借力資本市場,採取諸如重大資産重組等方式,彌補上市公司投資及應收款項等損失,最大限度保護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實現上市公司平穩過渡。”

  資料顯示,皖江物流控股股東淮南礦業,1998年5月由原淮南礦務局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1998年7月由中央直屬下放安徽省管理,是全國520家大型企業集團和安徽省17家重點企業之一,資産總額1490億元。

  顯然,靠著省屬國有企業的身份和強大的資金實力,皖江物流的重組並不是沒有希望。但是,具體操作的結果又如何呢?

  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類似的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重組,外部資本進入的概率很小。首先,這種重組是基於子公司運營不善前提下,很少有人再去趟渾水。其次,居然債務本身就是一道門檻,我不可能已進來就要和你分擔債務。所以,大股東買單的概率很大。”

  涉信披違規遭在證監會立案調查

  大股東介入重組的事情尚未落下塵埃,皖江物流又遭遇了新的麻煩。

  10月11日,皖江物流挂出公告稱,安徽皖江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14年10月9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編號:稽查總隊調查通字142526號)。因公司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皖江物流還表示,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

  對此,有維權記者還表示,立案調查一般是證監會掌握明確違規違法證據,被處罰幾率較高,一旦公司接到證監會的行政罰單,公司將會面臨來自全國的投資者進行起訴。

皖江物流(600575)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