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ETF期權于現貨市場流動性影響分析
- 發佈時間:2015-01-12 14:03:52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劉小菲
隨著上證50ETF期權上市日的臨近,這一國內證券市場的全新品種所受到的關注正日益增加,尤其是其上市後對於市場各個維度的影響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目前市場對ETF期權推出後於市場流動性的影響有一定的疑慮,而我們認為ETF期權的産品屬性以及海外市場的實踐經驗均表明這一擔憂是毫無必要的,與此相反,ETF期權的推出對於現貨市場流動性的提升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並進而形成衍生品市場—現貨市場—衍生品市場的正向反饋作用。
一、早在1974年,美國著名的《南森(Nathan)報告》就對期權市場的功能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最終結論認為期權交易有助於提升現貨市場流動性。此後,美國證監會SEC的《關於股權類期權市場的特別研究報告》以及SEC和美聯儲的聯合報告《期貨和期權交易對經濟的影響研究》均對於金融期權增強現貨市場流動性的功能予以了肯定,上述三份報告的推出基本在美國市場實現了監管層對期權于現貨市場流動性為正面影響這一認識的統一。
根據海外包括美國、歐洲、南韓等在內的各主要市場的實踐經驗,在推出相應的期權品種後,無論是以短期還是中長期的視角來觀察,期權交易都不僅沒有分流原有現貨市場資金,相反對於現貨市場的成交活躍度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大效果。同時隨著市場各類投資者參與程度的不斷加深,期權逐步發揮出其市場穩定器之作用,提高了現貨市場的定價效率,現貨市場流動性的深度、廣度以及寬度均得以提升。
ETF期權的推出將顯著改變當前國內證券市場的風險收益結構,提升相關現貨標的的配置價值,現貨市場的潛在交易人群將有效放大。從産品屬性來看,指數期權在海外更多的被作為交易和風險管理工具來使用,多被機構投資者用以對衝市場風險;而股票期權更多被用在投資組合中作為配置資産,用來改變投資組合回報的線性結構。作為兼具指數及股票交易特性的ETF而言,基於其之上的ETF期權的功能性將更為全面,所吸引的投資群體以及圍繞其構建的投資策略都將呈多元化發展。
二、2010年之前,國內證券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其單邊市場屬性,投資者只有通過市場上漲才能獲利,而在市場下跌過程中則難有作為。這一尷尬局面在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相繼推出之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股票市場由此邁入雙向交易時代,但此時仍只能基於市場的方向變化而進行交易,交易策略所能觸及的市場維度相對有限,投資者的交易類型相對單一,市場流動性難以得到進一步地拓展。但是當期權推出後,這一局面將徹底為之改變。期權的非線性結構為投資者打開了波動率、相關性乃至時間維度的交易空間,大量的非方向型交易者將提升其配置期權相關標的的可能。如ETF期權的轉換與反轉換套利、波動率交易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介入現貨市場交易,這些資金都將為現貨市場的流動性提升貢獻力量。同時,隨著期權標的未來的進一步拓展,ETF期權還將逐漸與指數期貨、指數期權以及股票期權市場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現貨市場流動性地提升。
此外,由於國內股票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相對缺乏,投資者的長期持股興趣一直難以提高,而期權的推出將有力地改變這一局面。例如當ETF期權推出後,如果投資者看好現貨的長期持有價值,但同時擔心短期價格波動時,既可通過相應的認沽期權交易對現貨進行風險保護,也可通過賣出認購期權來增強持有現貨的收益。現貨長期持有者的風險管理和收益增強手段得以增強,由此將導致長期資金對現貨的配置需求提升。
三、ETF期權推出後,資産管理機構設計與期權標的相關産品的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而隨著這些産品的不斷豐富,將為現貨市場帶來新的參與力量。例如以備兌方式賣出認購期權的策略構建相應的指數基金或ETF産品、130/30指數增強型産品等都將有望在國內市場一試身手。此外,ETF期權的推出也將改變市場現有量化基金只能依靠滬深300指數期貨構建相應策略的困境,提升量化産品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的能力,推動量化産品系列的進一步壯大。同時,ETF期權也將成為設計各類結構化(尤其是保本類)産品的有力支撐,吸引不同風險偏好的資金通過這一方式進入證券市場。
四、ETF期權的實物交割制度也保證了其對於現貨市場流動性的促進作用。實物交割方式導致無論是基於投資還是投機目的參與期權交易的資金對於標的的需求都將較之以現金交割方式的期權更大,從而更為有力的推動現貨市場的交投活躍度上升。海外期權市場的統計數據也表明,採用實物交割方式的期權與現貨標的在成交量上大多呈現較強的聯動性,因此國內期權交易的活躍將有望帶動現貨市場流動性的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ETF期權具有的強力而全面的工具特性,將極大地促進國內證券市場未來的多元化發展,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各類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從而吸引更多類型的資金投入現貨市場,提升現貨市場流動性,並進而提升證券市場的運作品質,促進證券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