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境外股票期權市場快速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2-06 02:31: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周松林

  股票期權在境外市場有相當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的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起,股票期權開始規範化發展。1973年4月,全球第一個有組織的、規範化的、由政府監督管理的股票期權場內交易市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成立,推出了標準化股票期權合同並正式掛牌交易,最初只有看漲期權。到1974年3月,期權交易量已超過1972年OTC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全年的交易量。1974年全年成交期權合約所代表的股數超過美國證交所全年的股票成交量。此後,相繼有若干交易所推出股票期權業務。1977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上述交易所進行股票看空期權的交易。1982年,紐約證券交易所啟動股票期權交易。由於交易所內的股票期權是標準化合約,有規範的運作規則和監管制度作保障,克服了OTC市場規範性和流動性不足、交易成本較高等缺陷,股票期權交易市場得到迅速發展。

  歐洲自1978年開始股票期權交易,並於1984年由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英國金融時報100指數期權。經過近30年的發展,歐洲市場股指期權合約的交易量和合約種類都有長足的發展。1998年,歐洲股指期權合約交易量僅為6500萬張,2008年增長至6.15億張,十年增長近9.5倍。

  在亞洲,股票期權市場發展最快的是南韓。南韓于1997年推出股指期權,標的為KOSPI200,起初成交量較少,2000年—2004年進入快速發展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期權合約。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印度曾就是否應推出金融期貨産生爭議。2000年6月,印度國家交易所與孟買交易所獲准推出股票指數期貨。2001年7月,指數期權和股票期權獲准上市,11月又推出個股期貨。印度整個金融衍生産品系列在17個月內全部推出,結束了長達5年的是否上市金融期貨的爭議。2007年以後,隨著交易制度的規範和市場的對外開放,孟買證券交易所股指期權交易迅速增長,交易量躍升至世界第五位。

  在中國台灣,期權市場交易量自1998年的55萬多手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27025萬多手,增長了485倍。這種高速增長主要受益於新品種的陸續推出和各項制度的改革,拓寬了台灣金融期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其中,2001年上市臺指期權時推出的做市商制度扮演了關鍵角色。保證金杠桿的降低、交易成本的降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從全球期權市場情況看,證券交易所是股票期權的主要交易場所。國際上,開展股票期權業務的交易所數量中,證券交易所佔了66%;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期權交易量也佔到了61%。分品種來看,在所有期貨期權衍生品中,股指期權是全球交投最活躍的品種,而個股期權的份額要小的多。中國香港和印度的個股期權交易額僅為股指期權交易額的1/10左右,歐洲交易所的個股期權交易額只有股指期權的1/20左右。股指期權交易在亞洲十分活躍,交易量佔全球交易量的80%以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