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大盤“紅三月”反彈可期 重點關注三主題

  • 發佈時間:2016-03-01 09:08: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連跌兩個月後, 2016年第三個交易月A股市場會作何選擇?存在哪些熱點投資機會?分析認為,連續兩個月的下跌後,市場風險得到很大釋放。“兩會”所引發的諸多熱點有助於安撫投資者恐慌的情緒,並逐漸對市場形成正面推動。3月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很高。

  三月反彈可期

  《投資快報》記者統計近16年A股漲跌幅發現,滬指全年跌幅超過20%的次數只有3次,分別是2001年(-20.62%)、2008年(-65.39%)和2011年(-21.68%)。但截至2月29日,滬指2016年的累計跌幅己達24.06%,此跌幅在近17年滬指年跌幅中位居第二,僅次於2008年時的全球崩盤時期。

  如此來看,除非重現當年的極端宏觀環境,否則今年後10個月很難再現連續下跌。其實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在3月份收漲的機率還是挺高的。數據顯示,過去25年,A股3月份下跌有10次,其餘15次均出現或大或小的“兩會行情”,其中最大漲幅出現在1997年3月(18.68%)。最近的2015年3月,股指漲幅為13.94%。

  而從長週期技術指標來看,儘管A股經歷了所謂的股災1.0到4.0,但是滬指在月線上,目前正處於48月線強有力的支撐上。有技術分析人士指出,48月均線的技術含義主要是揭示長期趨勢的走向和壓力及支撐。通過該均線的技術含義,可以更好地把握好長期牛熊市的轉換以及在關鍵點位的支撐或者壓力。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從周小川在G20的高調發聲,到央行意外降準(中國人民銀行29日宣佈自3月1日起降準0.5百分點),以及“兩會”前後,監管層努力維穩預期仍在,“兩會”所引發的諸多熱點等等。這些都有助於安撫投資者恐慌的情緒,恢復投資者的信心,積聚做多能量。

  在國聯安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師羅春鵬看來,短期內市場並不具備持續下跌的基礎,一季度的春季行情依舊值得期待。“政府穩定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意圖明顯,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大跌更多的只是情緒面的反應,這種情況必然不具備持續性。”

  “三月市場反彈可期。”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2016 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産能過剩和債務風險已日趨顯性化。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以及行業“十三五”規劃等有望正面推動市場。

  熱點或圍繞“兩會”展開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歷來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要事件,今年“兩會”將分別於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分析人士表示,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夕,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等涉及“兩會”熱點的主題受到高度關注,3月份市場熱點很大可能將圍繞“兩會”議題展開。

  民生證券廣州寺右一馬路營業部首席投顧趙金偉表示,短期內貨幣寬鬆氛圍將維持,匯率貶值預期將改善,資本流動限制將加嚴,目前低成本資金有跡象再次進入房産領域,短期將對股市資金産生抽離作用,投資者要關注的是這些資金會否在地産平抑後選擇進入股市操作。“隨著供給側改革效果逐步顯現,股市的吸引力將逐步增強。”

  “樓繼偉財長近日談到了財政赤字有擴張空間支援經濟穩定,同時供給側改革步伐將加快,企業減負措施也將加快跟進,這對經濟基本面改善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趙金偉指出,實體企業盈利改善是當前化解中國經濟多難局面的唯一齣路。

  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投資快報》記者,在目前的市道中,投資者應該按照震蕩築底思維來對待市場。預計3月份滬指很大可能將在2600點-3000點的新箱體中震蕩。在指數相對穩定的背景中,一些結構性機會將會出現,個股賺錢效應依然存在。

  操作上,趙金偉建議投資者關注兩個角度:一、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是國家重大戰略的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政策。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將有效化解煤炭、鋼鐵等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提高行業集中度,改善供需平衡,提升企業盈利水準。

  二、央企國企改革。今年是央企國企改革的落實年,試點的6家央企集團的改革持續推進並有望逐步推廣,特別是業務存在競爭性或相互有重疊的央企集團存在較強的整合預期,如建築建材、有色、航運等領域。另外,上海、廣東等地方國資體量龐大,有強烈的改革動力,有望繼續引領地方國企改革繼續前行。

  信誠基金表示,大環境下仍堅定看好代表市場轉型的新興行業,尤其是人工智慧、以養老為代表的醫療服務、智慧駕駛等。短期反彈後需調整組合,精選業績好,估值合理的個股配置,同時週期性行業短期或有交易性機會。

  可重點關注三主題

  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夕,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健康中國、民生消費等涉及“兩會”熱點的主題受到了資金的高度關注,相關行業和個股在二級市場上也有明顯階段性表現。業內人士普遍看好三大主題的投資機會。

  主題一:供給側改革

  在中國經濟前景依舊不明朗的背景下,供給側改革很有可能成為即將召開的2016年全國“兩會”重點討論的話題。中信證券在近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供給側改革肯定會成為“兩會”最重要的看點,而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在於去産能。

  實際上,在剛剛結束的地方“兩會”中,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破題,不少省份也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列為了2016年重點任務的第一項,並部署了一系列實質性措施。

  “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6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提出了去産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預計供給側改革將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政府工作的重點。”業內人士指出。

  專家普遍認為,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關鍵是放鬆管制,釋放創業創新活力,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包括體制機制改革內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調整內容。

  中金在報告中稱,國務院春節前分別發佈了關於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的指導意見,但去産能力度大幅低於外界預期,中國産能過剩情況在較長的時間內難以改善。因此,關於後四項目標的具體進展,還需觀察後續相關執行文件的規定和具體部門的政策。“預計改革目標會得到進一步的分解和明確,相關文件將在上半年陸續出臺。”

  市場人士認為,中央推進的供給側改革落實到二級市場投資,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週期板塊存在階段性投資機會。

  主題二: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主題全面提速再次站上風口浪尖。國資委近日表示,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是國有資本相對集中的領域。在這些領域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範,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上半年將確定首批試點企業,並著手制定試點實施方案,下半年正式啟動試點,穩妥有序推進相關改革工作。

  “2016年是國企改革落實年。”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日前在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研討會上表示,今年將圍繞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十項改革試點”,通過試點取得突破、多點開花。

  分析人士認為,深化國企改革必將成為“兩會”焦點之一,因為通過國企改革收穫的改革紅利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今年以來,相繼召開的地方兩會及地方國資監管會議勾勒出地方國企改革路徑,以重組、混改、資産證券化為亮點的地方國企改革進入全面加速期。”

  在操作上,中金公司建議可從三條主線對國企改革主題進行投資。一、已經公佈試點的6家央企及旗下上市公司,這批央企的試點方案醞釀已久,有望成為央企改革的先行者;二、有整合預期的央企。在106家央企中,業務在競爭性領域且業務相互有重疊的央企更容易激發市場對其的合併重組預期,包括建築工程、有色及冶金、航運、軍工、電信及旅遊等消費服務領域;三、推進相對較快的地方國企,上海、廣東、山東、重慶等地是國企改革進展相對較快的區域。

  主題三、養老

  伴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備受關注,養老問題有望繼續引起今年兩會關注。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養老産業發展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産業鏈與産品類型標準體系,而未來隨著養老政策支援力度的加大,市場機制將不斷完善。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産業市場規模僅4.1萬億元。根據《中國老齡産業發展報告》等資料統計,2014年養老行業市場容量預計超過4萬億元,佔GDP的比例僅為6.5%。而美國養老服務消費佔GDP的比例22.3%,歐洲養老産業産值佔GDP比例約28.5%。

  業內人士普遍表示,2010至2030年是實體創業做養老的黃金20年。2015年之後,中國的老齡化進程開始加速,養老服務業的十三五規劃已經啟動,著重在養老産業體系建設方面。機構保守預測,養老服務業市場空間至少3萬億。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的養老地産將不僅僅是以地産業為主導,而是結合服務業,實行跨行業整合(養生、護理和治療),甚至與旅遊相結合的模式。同時市場將趨於細分化,對於不同需求,如活躍老人、低度照顧老人和高度護理老人。

  在投資上,除了佈局養老産業的公司外。中航證券認為,可重點關注創新仿製能力突出的細分領域龍頭;成長確定、擅長外部整合的經營型企業;專注構建醫療服務生態圈、具備品牌溢價的服務型企業;主動觸網、主動參與控費的連鎖藥店和流通企業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