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規劃 引導A股市場新預期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08: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週一,A股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大家期盼的央行降準降息兌現了,而市場走勢不溫不火。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宏觀面更值得關注的一個大邏輯已不是逆週期政策,而是五中全會上討論的“十三五”規劃將有效引導市場新預期、形成市場新共識。

  經濟新常態

  分析人士認為,“十三五”規劃將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新常態”重要論述將貫穿“十三五”規劃。其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4年5月提出的中國經濟“新常態”重要論述,無疑將貫穿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的中共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當中。

  從時間節點上看,2015年是國民經濟“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2016年將開啟的“十三五”規劃,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另一方面,“十三五”結束之際,又是中國第一個百年夢想實現的時間節點。未來五年,可謂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

  從經濟運作看,“十三五”規劃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誠如厲以寧所説,新常態就是保持中高速增長,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就是常態。過去增長是超高速增長,超高速增長實際上就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弊大於利。舉例來説, 資源加快消耗,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低效,某些部門嚴重産能過剩。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錯過了結構調整的機會,錯過了自主創新的機會。因為都忙於在超常規、超高速增長方面,這樣就産生了這些的問題。

  所以,中央特別強調,要把發展理念梳理好、講清楚,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道路、領好航。由此看來,未來五年,資本市場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還是要抓住經濟轉型、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

  市場新預期

  創新驅動新預期。創新驅動發展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任務目標。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在研究實施新驅動發展戰略相關會議上強調,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正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可以肯定,今後五年、十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要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流動性新預期。繼10月10日信貸資産質押再貸款範圍擴大,10月21日央行對11家銀行開展規模1055億的MLF操作,央行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又宣佈,自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第六次降息,也是今年以來第四次降準。

  負利率新預期。此次降息之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低於9月CPI(1.6%),再次出現負利率。實際負利率下,53萬億儲蓄存款的實際購買力將每年減少1300億,這將加快儲蓄存款向理財産品等轉移。對個人來説,此次央行降息,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負利率時代,意味著我們以後去銀行存款利息所得抵不過通貨膨脹,資産會縮水,更意味著央行正努力把錢從銀行裏趕出來,讓大家去消費、投資。

  業界普遍認為,在目前全市場資産配置荒的背景下,本次雙降會進一步引導無風險利率下行,在未來無風險利率下行的長趨勢下,大類資産配置會持續向股市轉移,股市震蕩向上的趨勢不變。

  投資新熱點

  “十三五”規劃將引領市場新熱點,至少有以下幾條主線:

  其一,“網際網路+”成為新經濟增長點。國務院7月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並提出了“網際網路+”創業創新、“網際網路+”協同製造、“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等11項重點行動,而這些行動項項關係著國計民生,因此“網際網路+”戰略也被業界譽為“十三五”期間的創新之基。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資訊安全雲計算大數據等將再次成為市場熱詞。尤其是2019年安全可控資訊技術的應用佔比目標超過75%,北斗導航值得關注。

  肩負著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使命,我國製造業的綱領性文件《中國製造2025》有望在“十三五”規劃中被重點提及。而分析人士也表示,在此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以及《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引領下,行業內勢必將涌現出眾多代表著智慧製造發展的製造業龍頭,這也帶動相關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持續受到關注。

  其二,新能源發展空間巨大。“十三五”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關鍵期,《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顯示,到2020年達到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這標誌著在“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

  其三,國企改革進入決戰階段。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國企不僅成為深化改革的主戰場,同時也是資本市場中最受關注的群體。二級市場上,國企改革主題也成為了孕育大牛股的搖籃。但是,前段主要是主題概念炒作。

  今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公佈,而國企改革總體方案的落地,標誌著新一輪國企改革將進入新的階段。相關的公司炒作也要由改革概念到改革品質的轉變。

  其四,“健康中國”宜長線佈局。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産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元市場規模。上周“健康中國”主題全面爆發,事實上醫療改革是個慢活。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的研發、創新是長期任務。隨著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以及民營醫院資源的發展需求,養老等醫療服務行業可享受人口及政策紅利,可積極關注可享政策紅利的醫療服務企業,以及協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醫療資訊化企業。(記者 湯亞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