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漲時及時了結 跌時尋覓機會

  • 發佈時間:2016-03-01 02:09:5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勤峰

  近幾日,A股接連遇挫,1月夢魘似捲土重來,債市卻不復年初之勇,面對避險情緒升溫,仍舊弱勢盤整、表現乏善可陳。分析人士指出,春節後寬鬆預期動搖、基本面分歧擴大、流動性尚不平穩、新券供給井噴,同時美聯儲升息預期忽熱忽冷、匯市擾動不斷,內憂不斷、外患連連,致債市短期走勢與長期邏輯出現背離,分歧明顯、波動加大,在一段時期內,這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仍將存在,但遲到的降準有望打消政策悲觀預期,流動性維持寬裕的基礎依然穩固,債市趨勢未改,無需過度悲觀也不應盲目樂觀,在上漲時及時了結,在調整中尋覓機會。

  A股急挫 債券麻木

  興起于1月底的A股反彈行情最近戛然而止,2月25日、29日A股接連出現大幅下挫,稍有恢復的市場信心再度遭遇重創,投資者擔憂1月份曾經出現的慘烈行情會再度上演。值得注意的是,這邊廂股市跌聲一片,那邊廂債市卻反應麻木,與1月份的表現有不小出入。

  事實上,春節後除頭一兩天債券市場有所表現之外,其餘時候多以震蕩調整為主,儘管近幾日股市再現千股跌停,避險情緒再升溫,債市由調整轉為盤整,但仍然缺乏方向性。29日10年期國債期貨早盤衝高後回落,全天在前結算價上下來回震蕩,至收盤時僅微漲0.09%;現貨方面,銀行間市場現券成交利率短降長升,整體波動不大,其中10年期國債持穩在2.86%,10年期國開債小降1BP至3.16%。

  回想1月前幾週,匯市動蕩、股市急挫,債券因固收屬性而成為資金競相追捧的對象,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月13日降至2.72%,創出這一輪長期牛市的新低。時隔一個多月後,人民幣匯率重新小幅走軟,配合相似的A股走勢,債市卻有些“提不起精神”。

  內憂外患 利空不斷

  春節後,債市表現欠佳,首要原因恐怕是降準落空,貨幣政策預期被迫糾偏。春節前,面對流動性季節性緊張,市場對央行動用降準重器信心滿滿,但央行不惜勞神費力、施展花式放水,而始終避用降準,令市場對央行政策取向産生懷疑,心理落差對市場影響深遠。

  同時,1月份金融數據遠超預期,寬信用似乎正照進現實。強勁金融數據衝擊“融資需求弱”、“缺資産”的現有邏輯,市場對寬信用提振經濟增長重燃希望,一些機構對經濟增長的看法有所改善。

  此外,春節後,一級市場迅速恢復常態,新券發行馬不停蹄,供給顯著增加,迅速終結了年初時供給相對稀缺的狀況。

  在多種不利因素衝擊下,債券市場本已陷入弱勢,春節後巨量逆回購到期和央行對衝不足量,造成資金面重新收緊,給債市再添一擊。海外方面,美聯儲政策預期忽冷忽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月15日大漲後又陷入調整,匯率市場不穩,寬鬆政策受縛。

  此內憂外患之下,債市短期走勢與長期邏輯出現衝突,致觀點分歧明顯,市場波動加大。

  不悲觀 不樂觀

  業內人士指出,大可不必擔憂利率會出現大幅上行,利率調整往往意味著機會,不過在目前利率水準上,對政策寬鬆余量和利率下行空間也不應盲目樂觀。

  興業證券指出,2014年以來債市走牛關鍵緣于經濟下行期間融資需求的衰退,另外居民資産配置的轉移也是重要的力量。從長期邏輯看,産能過剩和債務的制約,使得經濟下行的趨勢仍然遠未結束,而在風險偏好下降的背景下,居民財富配置向低風險資産轉移的跡象仍然十分明顯,當下仍然有很多資金在等待入市,這些都構成了債券市場的利多因素。國泰君安證券亦認為,中期看債券仍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提供正回報的“優質資産”,尤其在經濟增長底部未明,供給側調整風險不斷釋放的過程中,歷史上最長最大的牛市仍然會持續。

  短期看,遲來的降準或為市場注入“強心劑”,政策預期在經歷重估後恐面臨再重估。29日晚,央行2月份最後一天宣佈,自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事實上,經歷春節前後降準的“爽約”,市場基本已不對短期央行降準降息抱希望,政策預期的糾偏也是近期導致債市弱勢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一來,此次降準便成為意外驚喜,可能對調整後的市場産生強刺激。進一步看,央行降準鞏固了流動性寬鬆格局,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可確保債市收益率不出現大幅的向上調整,階段性的利率上行往往意味著機會。

  不過,一些市場人士提示,降準對債市的刺激可能是一次性的,一方面,經濟企穩的預期可能因政策寬鬆而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匯率波動的風險始終難以回避。近期美國通脹持續回升令3月的美聯儲加息預期重新升溫,人民幣匯率再度走軟,雖然外匯佔款等數據顯示資金外流有所放緩,但趨勢沒有根本變化,降準或進一步令人民幣匯率承壓。雖然降準不得不發,但匯率風險仍將在未來制約央行放鬆貨幣的操作,對降準的利好刺激也不應過度樂觀。

  另外要看到,信貸數據超增,財政刺激發力,增添了經濟企穩回升的想像空間,儘管市場對信用需求改善的持續性有分歧,但在數據真空期,寬信用和經濟企穩的觀點暫時難被證偽。與此同時,地方債發行正駛入快車道,國債供給擴容確定性強,市場對預算赤字擴大有強烈預期,國債供給增量或超預期。

  綜合來看,短期內債市可謂多空交織,政策取向、經濟走向還有待明朗,供給壓力揮之不去,利率中樞或保持穩定、市場波動可能難免,建議不盲目悲觀也不過度樂觀,在上漲時及時了結,在調整中尋覓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