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債市“剛兌邏輯”成色漸淡 基金慎對高收益債券

  • 發佈時間:2016-02-26 08:47: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本報記者 李良

  雖然利率下行趨勢依然支撐著基金經理對債市“慢牛”的樂觀預期,但他們的謹慎情緒已經明顯升溫。這一點,在對中高收益債券的投資預判上顯現的尤為明顯。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目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尚未出現明顯改變,而且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意料之外的“黑天鵝”頻頻出現,給債券市場的投資增加了難度。在他們看來,經濟下行過程中,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雖然吸引人,但其潛在的違約風險也在加大,需要謹慎觀察。

  “剛兌邏輯”成色漸淡

  在與基金經理的交流中,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雖然“剛性兌付”依然是基金經理投資債市的一個重要邏輯,但其成色已經有顯著下降。

  上海某債基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債市中,真正打破“剛性兌付”的案例寥寥,但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持續,以及地方政府維持“剛性兌付”難度加大,預計未來幾年打破“剛性兌付”的案例會有較大幅度增加。因此,現在債券市場的投資邏輯,不得不提高控制信用風險的比重,尤其是針對高收益債券的投資,一定要小心其中的違約風險。

  萬家基金陳工文指出,目前信用風險仍處於不斷加大過程中,建議對中低等級信用債持謹慎態度。而中高等級信用債方面,由於信用利差仍處於歷史低位,未來一旦利率債持續調整,也可能會有一定的估值風險。因此,短期內宜保持組合彈性,縮短久期,多看少動,剩者為王。

  一位私募基金的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認為,除了擔憂“剛性兌付”外,目前高收益債券的流動性缺失也是影響此類債券投資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對經濟下滑引發更多違約事件的擔憂,致使投資者買入或持有高收益債券的信心不足。這在提升了高收益債券收益率的同時,也會增加投資風險,即當違約事件爆發時,持有者將很難通過二級市場交易來回避風險,只能被動持有等待危機化解。

  波段操作難度加大

  除了對違約風險的擔憂外,多位基金經理還指出,與往年債市“慢牛”不同,今年債券市場雖然也會有波動交易機會,但操作難度將會顯著加大,希望通過市場波動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正在降低。

  中歐基金認為,今年債券市場可能面臨上有頂下有底的窄幅震蕩格局,2015年的債券牛市難複製,收益率難有大幅下行空間。央行的政策態度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今年1月份,信貸超預期放量存在兩方面的誘因:一方面,銀行受“早投放早受益”及存貸比取消因素影響;另一方面,監管層也希望通過金融支援工業,在穩增長的基礎上調結構。中歐基金認為,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監管層不會放棄需求端的刺激。配合信貸投放,在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中監管層將進一步深化改革。

  陳工文表示,在貨幣市場方面,央行年前投放的流動性面臨到期,截至目前依舊呈現凈回籠的態勢。雖然市面上尚未出現大面積的流動性緊張,但從邊際上看央行有意維持的是流動性的穩定而非流動性的氾濫,因此高杠桿操作需要謹慎。他同時指出,央行從去年起開始吹風的利率走廊機制進入實踐階段,公開市場操作已經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建議未來可以多關注公開市場操作的價和量來理解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態度。債券市場方面,受一系列經濟數據利好的影響,長端利率有一定程度的回調。節後一級市場招標已看到有所放量,同時未來供給壓力會較大,因此逢低吸入可能需要等待更好的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