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間債市向境外開放 一箭多雕

  • 發佈時間:2016-03-01 00:29: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余豐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表示,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並取消額度限制。

  這次央行對境外放開銀行間債券投資有兩大特點:一是境外所有投資機構都可以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根據央行公告,在我國境外依法註冊成立的各類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資産管理機構等),依法合規面對客戶發行的投資産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均可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將參照該公告執行。二是徹底取消額度限制,簡化程式。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沒有額度限制,簡單註冊就可以。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完成備案、開戶等手續後,即可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參與者。

  央行此時向境外機構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時機把握上非常準確,火候掌握上恰到好處,各種條件已經成熟具備,這項金融開放政策必將取得一箭多雕之效果。

  首先,這是應對對衝資本流出的有效對策。目前,資本快速流出或成為中國經濟的隱患和中國金融的威脅,同時也可能成為中國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手段的最大不確定性。

  必須清醒認識到的是,影響外儲下降的因素不是貿易而是其他。中國外貿一直處於順差狀況。主要是資本等其他項目撤出中國或者從央行外儲中流出比較嚴重。因此,遏制資本流出,還是要通過放開國內市場投資來吸引境外資本進入,從而抵消流出的資本,緩解資本流出的速度。這個時候放開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正當其時。

  向境外放開銀行間債券市場是力促資本市場完全開放的重大舉措,預示著中國資本項目開放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資本項目完全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流動,是中國匯率體制改革的最後一步。開放債市是完成最後一步的內容之一,也將促使人民幣自由兌換改革儘快完成。

  開放債市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是不言自明的。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標誌是在資本投資上,表現為國際投資人對人民幣的使用程度、持有程度。開放債市,放開境外投資,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切實之舉。

  向境外開放債市也有利於吸引境外人民幣回流,從而有利於穩定境外人民幣市場匯率。

  此次債券市場引入的境外投資者大多是長期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不會過於關注短期匯率波動,而注重中長期的回報。對於投資者而言,中國目前的債券市場較高的利差仍具有吸引力,有助於國際資本的均衡流動。這對於中國吸引長期穩定資本十分有利。

  中國目前地方債發行規模越來越大。引入境外投資者,有利於激活二級市場,從而有利於地方債的發行,更有利於吸引境外資本,化解或者延緩地方債務風險。

  當然,向境外放開銀行間債券市場並不是一放了之。僅此,境外資本不一定進入中國債市投資。這裡面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必須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一個貶值趨勢的貨幣市場,資本無論如何都不敢貿然進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