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關照現實的非數理博弈理論

  • 發佈時間:2016-01-16 01:30: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毛志輝

  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是博弈論當之無愧的開創者。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誕生;1944年,馮·諾依曼又與摩根斯坦合著了劃時代巨作《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為這一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真正將博弈論發揚光大並且對現實社會産生重大影響的,卻是托馬斯·C·謝林。

  傳統的主流經濟學沿著完全資訊理論和數學表達的兩條基本途徑發展,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理論推演的結論嚴重偏離現實的困境。與以納什、豪爾紹尼、澤爾騰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堅持採用數學語言和公理性的方法來進行研究不同,謝林以迥異於數理化的博弈論範式的研究思路獨闢蹊徑,發展了一套“直面現象”的非數理博弈理論。他嘗試將博弈論從對相互影響的結果的艱辛晦澀的數學分析,變成通俗易懂、易於被大眾接受普及的言語故事,並借此為許多重大的現實問題提供解決路徑。

  謝林發表于1984年的著作《選擇與結果》,雖然算不上是他的代表作,但卻深刻表明瞭他在博弈論研究中視野宏闊、縱橫捭闔、關照現實的底色,同時也鮮明地體現出他研究的寬度。他畢生最為人們所稱道的研究領域雖然是以軍事戰略和軍備控制為主,但他的研究觸角卻廣泛延伸到政治學、社會學及國際關係等公共領域,並且都有著切實的應用,以至於幾乎從能源問題、種族隔離制度、犯罪行為到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等,都被他“大包大攬”下來。

  這部作品收集了謝林在1965-1984年間所寫的十五篇重要論文,主題涉及經濟分析與政策倫理學、命令與控制、道德與自我控制、死亡之際的策略關係、經濟學與犯罪集團、策略分析與社會問題、壓縮軍費的策略、關於恐怖主義的思考、作為消費器官的大腦等,論題紛繁複雜,論述也精彩紛呈,足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如關於命令與控制的討論中,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切入點,詳細談了劫機事件發生時的責任危機問題;關於經濟學與犯罪集團的討論中,涉及了賭博、敲詐、墮胎、走私等問題;關於策略分析與社會問題的討論中,則分析了非暴力手段、藥物控制、淫穢圖片郵購等問題。

  謝林總是對那些無法被理性行為理論充分解釋的現象和案例充滿熱情,力圖將博弈論儘量擴展,使其可以考察現實世界的各種行為,並嘗試採用獨特的分析方法加以考量。這也是他迥異於主流經濟學家之關鍵所在。而他對那些嚴肅問題的輕鬆“調侃”,又為他的作品平增魅力。如對人的大腦的討論中,他不僅談到了催眠術、恐懼症、白日夢,而且作了一個好玩的嘗試,試圖説明大腦除了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設備,更是我們的一個消費器官。他還如此設問:我們是在心靈的幫助下體驗人生,還是我們的心靈在我們的幫助下體驗人生?恐怕真的沒有人知道是誰在掌控這一切。

  在這部著作中,謝林還完整地闡述了自我控制理論。他從關注多個參與者之間的博弈轉向“自我博弈”,即“以自己為對手”的博弈。他試圖通過這一理論來回答什麼是理性、人是如何控制自己行為的。謝林認為,每一個自我都有自己的需求與慾望,他們都受一個時刻存在的“超級自我”的監督,這個“超級自我”是總的管理者與裁判者。自我管理不是單方面的行為,它發生在社會環境中,人們正是因為社會安排的緣故才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得到促進或是受到阻礙。比如一個戒煙的人會看到自己告別惡習而重獲自由,還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和更長的壽命,而他的配偶、子女、父母雙親和友人也能夠擺脫吸煙的影響,他或許就會實施自我控制。

  謝林觀察到,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喜歡自我欺騙以使自己做應該做的事情,或者避免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比如抽煙、喝酒、缺乏鍛鍊和儲蓄不足等。他認為,人們有時好像不是單一個體。他假設存在三個“我”或三個“你”。其中一個告訴自己,只要不吃午餐、不看喜歡的節目或是週末不去滑雪,就可以晚睡並省掉健身計劃;或者答應另一個自己只要每天都早起就可以看五局電視棒球比賽。他把自我控制問題引用到多個“自我”的鬥爭之中,那麼,如何妥善解決這種鬥爭呢?謝林提出,可以由足夠誘惑力的獎品或懲罰來誘使預期希望的行為出現,或者閉著眼睛關掉“某人”。在一個完全的消費者行為模型中必然會涉及預期的自我控制分析,謝林所闡述的自我控制理論,不僅構成了他畢生的三大理論成就之一(另外兩大成就是“討價還價和衝突管理理論”、“相互依存的選擇和行為理論”),並且還成為了委託代理理論的重要來源。

  謝林曾經説過:“如果你要研究某個理論或者發展某個概念,如果你認為這個理論或概念將促進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那麼就請發明一些淺顯易懂的概念。”正是遵循這種思想,他發明瞭許多原創的概念來充實其博弈理論,也使得他的博弈論研究具有廣泛的經世致用價值。對於當下的中國而言,在構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政策導向上,如何讓人們真正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妥善解決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以及局部的利益衝突等問題,謝林的理論是具有較強借鑒意義的,在政治和經濟外交戰略選擇上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很多人認為謝林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或國際關係學家,有人甚至認為他是核戰略學家,其實這些説法都不太準確。作為一位憑藉非數理博弈論的研究和應用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傑出成就的大師,我們著實很難定義謝林確切的學者身份。他的研究方式及側重點與主流的博弈論學者是那樣的格格不入,而他所取得的成就又是那樣的拔萃突出,最終極大地完善、豐富和發展了現代博弈論。雖然謝林遲至2005年(其時他已是耄耋老人)才與羅伯特·奧曼一道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他無疑是20世紀最傑出的社會科學家之一,他自身也已成為學界一段非凡的傳奇。

  書名:《選擇與後果》

  作者:托馬斯·C·謝林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