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P2P普及率緊追銀行理財

  • 發佈時間:2015-12-19 01:22: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殷鵬

  近日,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愛錢進和行銷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AdMaster聯合發佈的《P2P網際網路投資者行為調研白皮書》顯示,P2P理財普及度接近銀行理財。

  數據顯示,網際網路寶類産品在各年齡層的理財人群中最為普及,使用率高達76%,堪稱全民理財工具。隨著網際網路對理財市場持續滲透,P2P理財方式也快速崛起,以38%的普及率小幅超越股票和銀行定期存款,成為普及率第三高的理財方式,與排名第二的銀行理財僅存在微弱差距。而同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眾籌,僅擁有16%的用戶,處在理財梯隊的中後段。投資門檻相對較高的債券、期貨和信託則依然難以擺脫“小眾理財”的稱號。

  從年齡劃分來看,成長在網際網路時代的90後對於P2P理財的態度最為積極,配置顯著高於傳統理財方式。儘管他們當前缺少理財資金,但3至5年後將成為P2P理財的中堅力量。80後、85後理財用戶在傳統理財和P2P理財上多點開花,且資金實力強于90後,是P2P理財需努力爭取的“金主”。相比之下,35歲以上人群更偏愛銀行和股票,對於P2P理財的態度比較保守。隨著總體理財投資金額的增加,理財用戶對於P2P理財的投資增幅卻明顯滯後於銀行和股票。這説明,現階段內傳統理財仍然是大額投資的首選。

  對於降低P2P理財風險的方式,六成以上的P2P理財用戶表示會選擇網路口碑好的産品或分散投資,54%的P2P理財用戶認為擁有銀行或知名品牌背書的産品較為安全。投資門檻低、收益高和用戶體驗佳是P2P理財方式吸引用戶三大要素,分別佔比53%、49%和49%。而選擇哪個P2P品牌投資時,用戶則會先看安全性,再關注收益率,兩者分別是用戶做出決策的核心因素和重要因素。

  雖然P2P理財用戶偏愛高收益産品,但調查發現,不論年齡和地域是否存在差異,均有超過七成的P2P理財用戶以銀行存款/理財作為考量P2P收益率高低的尺規。追求超過10%甚至更高回報的用戶僅佔總人群的四分之一。這説明P2P理財用戶正改變“逐利意識”,P2P平臺高息攬客策略或漸漸失效。

  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普及率的提高,包括P2P理財做內的網際網路理財方式在總體理財人群中滲透率已達到88%。而目前理財人群平均只將27%的收入用於投資。與“4321資産配置法則”(即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相比,這一比例明顯偏低。未來潛在理財容量可以繼續激發,其中P2P理財份額具有可觀的提升空間。調查表明,64%理財用戶明確表示將在未來1年增加網際網路理財的投入。數量龐大的網際網路寶類産品用戶人群均可能成為P2P平臺所轉化的對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