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美元的霸權與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0-10 01:22: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外選粹

  七十年來,美元一直佔據全球金融和貨幣體系的霸主地位,作為當今世界首要的支付貨幣及儲備貨幣,其地位仍無人能及。而霸權的好處在於能賦予其所控制系統的相對穩定性。不過,隨著美國經濟霸權的日漸褪色,美元主導地位似乎也呈現出不可持續性。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以特別報道形式,探討了美元的主導地位及其所帶來的風險。

  當前,美國國內生産總值佔據全球生産總值的23%,貿易收支佔比則為12%左右。不過,自1999年以來,美國公司在國際企業投資中所佔份額,已從接近四成下降到如今的不過24%。與此同時,華爾街聲勢日盛,如今美國基金經理掌管全球約55%的資産,而十年前這一比例不過44%。美國經濟與金融力量間日益拉大的差距,正在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問題。

  首當其衝的問題便是全球經濟勢必要承受劇烈波動。最近幾個月,即使是十分細小的美元加息前景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令新興市場感受到相當大的資本外流壓力。同時,非美元貨幣和股價也都因此受到一定衝擊。而美聯儲的加息決定還會影響到總值高達9萬億美元的離岸美債和存款,因一些國家一直實行本幣與美元掛鉤的貨幣政策,一旦美聯儲有所行動,這些國家的央行也會採取相應行動。而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南非和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外國債權人往往擁有20%至50%的本幣國債,一旦美元升值,這些外國債權人很可能會棄新興市場而投奔美元資本。

  當然,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説,資本外流風險或因出口需求增加而有所減輕,這也促使美聯儲有意首先採取加息行動。不過,事實未必如此,因過去十年來,美國在全球商品進口市場中的份額已從16%下降至13%,且美國目前僅為32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而1994年這一數字曾達到44個國家。顯然,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斷變換,由美聯儲主導全球金融風向狀況已顯現出不可持續性。

  美元霸權所帶來的第二大風險是一旦面臨危機,離岸美元或將缺乏相應的支撐系統。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美聯儲不情願地參與了救市,並以最後貸款人身份向外資銀行和央行投入1萬億美元流動性。如若再度爆發金融危機,美聯儲則需投入更多救市金,因現今離岸美元市場幾乎兩倍于2007年。至2020年代,離岸美元市場體量或將與美國國內整個銀行業比肩。而美國國會自上次危機以來,就已對美聯儲的緊急借貸有所警覺,若下次危機美聯儲再如法炮製,則很可能遭遇到政府監管阻力。

  不過,即使美元的主導地位為全球經濟帶來一定風險,當前全球貨幣和金融體系也不會順利地迅速擺脫美元統治。未來美國有可能因美元霸權而承擔更多責任,但最有可能的是,隨著其他國家為免受美聯儲行動影響,而選擇本幣與美元相隔離,當今的美元主導體系或會産生一定分化。(石璐)

  《經濟學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