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財智 > 研究者 > 正文

字號:  

彭文生:通過改革破解需求不足

  • 發佈時間:2015-07-27 00:27: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黃淑慧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信證券全球研究部主管及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作了以“週期去哪兒了?”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進入經濟週期波動顯著下降的新常態,預計下半年總需求下行壓力難以逆轉,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寬鬆態勢。而要破解中長期經濟需求不足的難題,需要推動包括計劃生育政策、財稅政策、對外投資在內的系列改革。

  下半年政策維持寬鬆態勢

  彭文生表示,過去幾年,我們似乎發現經濟週期消失了,經濟增速呈現持續下行態勢。這不僅發生在中國,事實上全球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日本都是如此,總體而言經濟增長十分疲弱,波動很小。全球經濟處於低增長+低通脹環境中,甚至面臨通縮壓力。這意味著,經濟的下行壓力主要是需求不足,而非供給不足,過去幾年各國政府競相推出宏觀寬鬆政策,但效果有限,政策刺激帶來的經濟反彈難以持續。

  短期來看,中國經濟下半年的總需求下行壓力難以逆轉。今年上半年總需求增速只有3%左右,只有名義GDP增速的一半左右。最近市場對於豬肉價格上漲會否引發通脹討論較多,這次情況與往年不同。過去“豬週期”與宏觀經濟週期基本一致,豬肉價格上漲發生在需求上升的時候,而這次豬肉價格的上漲是由供給減少引起,對於CPI短期會有些衝擊,但掩蓋不了總體經濟需求較為疲弱的態勢,因此不會對貨幣政策産生多少影響。日前公佈的財新PMI數據低於預期,顯示製造業增長進一步放緩的趨勢。這其中既有信用擴張持續放緩、企業實際融資利率處於高位的因素,也存在有效匯率大幅升值拖累出口的原因。

  在此背景下,彭文生判斷,下半年宏觀政策將維持寬鬆態勢,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流動性,繼續降準甚至降息都存在可能性,尤其會採用一些結構性貨幣政策降低長端利率。財政政策也將加大擴張力度,增加預算內的支出,加快政府項目審批和投放,同時加大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力度。如果1萬億元的第三批地方債務置換計劃推行,則意味著全年用於置換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發行的地方債規模將達3萬億元。這將有助於改善地方政府財務狀況,推動基礎設施投資。

  金融週期步入下半場

  對於如何看待中期經濟走勢,彭文生表示要考慮金融週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過去十多年,房地産繁榮與銀行信貸擴張互相促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方式。而這種擴張于2013年達到頂點,現在進入到金融週期下半場調整階段。這種調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房地産開始走下坡路,二是廣義信貸增速放緩,兩者疊加將對實體經濟構成衝擊。從美國的例子來看,其金融週期于2007年至2008年見頂,隨後幾年經歷了痛苦的去杠桿過程。所不同的是,美國主要是家庭部門去杠桿,表現為減少消費,中國主要是企業部門去杠桿,表現為降低投資。從這個角度而言,未來兩三年整個經濟的總體需求因為去杠桿和房地産的調整,也會承受下行壓力。

  彭文生表示,從人口紅利消退角度來講,房地産最好的時光已經過去,未來是如何調整、調整節奏多快的問題。作為投資者而言,不能低估人口結構對於投資回報的影響。近年來,中國勞動力增量已經大幅下降,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會看到勞動力絕對數量減少。勞動力的減少將抑制投資需求。雖然生産者/消費者比例下降將提升消費佔經濟的比重,但並不意味著整體消費增長率的上升。與此同時,收入分配差距處於高位也成為全球性現象,貧富分化將抑制消費需求。綜合人口老齡化、貧富差距、金融週期下半場去杠桿等因素,未來幾年中國整個宏觀環境面臨儲蓄過剩的問題。消化過剩儲蓄有兩個渠道,如果轉化為國內投資,利率將呈現下行趨勢;轉化為國外投資,匯率則面臨貶值壓力。

  如何破解經濟需求不足的問題,他表示,出路在於改革,三方面改革對促進未來經濟增長有所助力。一是計劃生育政策需要根本性轉向,如果全面放開二胎生育,同時增加公共服務鼓勵生育,生育率的回升短期將拉動需求,長期將增加勞動者供給。二是財政稅收制度改革,應當以促進公平為導向進行改革,如降低增值稅,引進房地産稅。三是政府主導投資於人口年輕的經濟體,若干年後這些投資産生的回報將支撐我們未來的消費。“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措施如果得到切實推動,也將改善中國經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