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與不拍,記錄就在那兒
- 發佈時間:2015-06-20 02:47: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寧
2015年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因為股市的突然爆發而變得更加不被業內所看好。但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2015年的春賣似乎是抱著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必死心態,反而取得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
在國內藝術品交易市場相繼出現幾次大的市場波動之後,2015年的國內藝術品春拍也被看作是未來幾年藝術品交易市場能否重新“回暖”的重要轉捩點。為此,眾多一線藝術品拍賣公司招數盡出,一些重量級拍品也相繼被推出。這其中,由北京保利所推送的齊白石《十二條屏》因高達15億元人民幣的保單以及該題材市場唯一流通性,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據了解,這件齊白石創作于1925年的《十二條屏》此前曾有過兩次公開展出,分別是1954年4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齊白石繪畫展覽會”和1958年1月由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齊白石遺作展”上。而在此前北京保利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北京保利執行董事趙旭在介紹該套作品時,就其市場價格也給出這樣的回答,稱估價可參考與齊白石同時期的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價格,並以蒙克1.2億美元成交的《吶喊》作為對照。顯然,這套被業界視作齊白石最高藝術水準,並代表齊白石最高藝術成就的作品在市場價格層面,也應該享有與之相匹配的價格,而超10億元人民幣的估價也是這一身份的最好體現。
不過,在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趙旭對於該套作品能否最終成功售出顯得多少有些信心不足:“由於價格非常受關注,委託方給了保利拍賣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內我們將選擇各種合適的方式進行拍賣,或者是在春拍,或者是在秋拍,我們也將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持續尋找合適的買受人。”
用一年的時間來賣掉一件拍品,這對拍賣公司而言並不是非常希望發生的事情,畢竟,時間越長也就意味著拍賣公司將要為之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尤其是在藝術品拍賣並不十分景氣的當下,拍賣公司承受的風險很大。不過,好在齊白石的作品仍舊是當前國內藝術品拍賣的“硬通貨”,而這套《十二條屏》也足夠具備代表性。況且,作品一旦成功售出,帶給拍賣公司的不僅僅是一份可觀的佣金收入,更重要的是,在當前“紀錄説明一切”的拍賣業態中,一個新的國內藝術品拍賣紀錄的創造者,將會贏得怎樣的市場聲望。
顯然,春拍的意外成功讓很多人始料未及,而北京保利的齊白石《十二條屏》也似乎是為了將這一齣人意料演繹到極致,選擇臨場撤拍。由於其估價驚人,保利拍賣最初的打算是一邊展覽一邊尋找合適買傢俬洽。保利拍賣目前依然在積極為這件“香餑餑”尋找競買者,用趙旭的話説“我們目前還在招商”。同時,對於此前曾放言亮相春拍而最終並未成行,北京保利方面也給出了相應的説法,表示“不上拍”並非因懼怕流拍。不過,好在該套作品的“保質期”為一年,北京保利仍舊可以借助此前各種造勢活動所産生的市場效應,將其延伸到今年的秋拍上。
對於該套作品的市場價格,業內人士也紛紛力挺。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作為將它從台灣“挖”回大陸的關鍵人物,在他看來,此前齊白石單幅山水畫就曾拍出近億元,而且,其尺幅還不如這套作品單屏大,估價十億元是一個相當理性的推算。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也認為,以這套作品的地位,一旦成交就是中國藝術品的世界紀錄。事實上,在此之前,中國藝術品拍賣最高紀錄也是由齊白石創下的,其《松柏高立圖·篆書五言聯》在2011年嘉德春拍上拍出4.25億元人民幣。
縱然有多位業內大佬力挺,但作品的市場價格最終還是要靠事實説話,即便前期有無數讚美之聲,但到秋天仍舊無法兌現,那結果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