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佛教藝術品當前處價值洼地

  • 發佈時間:2015-06-15 07:00:1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收藏大勢

  在6月10日結束的巴黎蘇富比“亞洲藝術”拍賣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明十五世紀銅鎏金大日如來坐像,以339.5萬歐元成交,成交價接近估價的10倍,冠絕全場。

  記者近日在廣州古玩城舉辦的一場“佛教藝術專題講座”上獲悉,近年來在國內擁有深厚群眾基礎的佛教造像收藏市場高速發展,從2006年—2013年,全球佛教藝術市場增長56%,中國佛教藝術市場增長259%,同時,中國佛教藝術市場份額佔全球比例由20%增長至47%,佛教藝術品成為人們藝術投資的新寵。

  有佛教藝術品收藏專家指出,當前國內佛教藝術收藏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這類藏品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收藏價格處於低窪地,“與書畫、瓷器等藝術品相比,在拍賣場上,一尊最貴的佛教造像拍賣成交價,還不及一幅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畫的1/10,故當前佛教造像市場是被低估的,這也意味著未來的發展、升值空間很大。”

  價格紀錄屢被刷新

  近日,廣州古玩城舉辦了一場“佛教藝術專題講座”,該講座交流會由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主辦,廣州佛聚軒承辦。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聽講座和交流的藏家們,除中老年人外,不乏年輕一代的藏家,其中木佛造像收藏達人詹皇添就屬於“80後”。

  在當今多元化的藝術品市場中,佛教藝術品已漸漸成為人們藝術投資的新寵。近年來,國內外各大拍賣場拍出的佛教藝術品,成交屢創新高,而且近一兩年來,各大拍賣會都會配置一定的佛教藝術品作為精品拍品,佛教藝術品成為大型拍賣公司春秋兩拍的“標配”。

  在今年各大拍賣公司的春拍中,也可看到許多佛教藝術品的身影,而且佛像拍賣價格呈直線上升的態勢。如在6月10日結束的巴黎蘇富比“亞洲藝術”拍賣會上,一尊明十五世紀銅鎏金大日如來坐像,以339.5萬歐元成交,成交價接近估價的10倍,冠絕全場。

  6月3日,在2015香港佳士得春拍“觀佛三昧——中國佛教藝術”專場中,一尊製作于明代年間的鎏金銅無量壽佛以2200萬港元落槌,以2588萬港元成交,相當於估價的兩倍。據悉,此尊佛像曾于2000年3月從紐約蘇富比拍出,2014年3月27日在上海道明201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以1437.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同為明代永樂年間製作的銅鎏金無量壽佛。同日,另一件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間製作的粉彩羅漢坐像(兩尊),也最終以2588萬港元成交。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的拍賣場中,佛教題材的拍品行情一路看好,身價直線上升,“天價”不斷被創造。據介紹,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一件明銅藥師佛坐像以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當時內地拍賣市場佛像成交最高價;2006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以1.166億港元的成交價轟動一時;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銅無量壽佛坐像以7010萬港元成交,北京保利在當年秋拍中推出“觀自在中國佛教造像專場”,有63件拍品成交,成交總額高達7388.86萬元,其中有兩件達千萬級別。

  上述佛教藝術品在拍賣場的種種表現,均表明當前佛教藝術品收藏市場在迅速升溫,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家更是傾力追逐高品質的明清佛像。

  佛像價值尚處洼地

  “這兩年我們佛教藝術品的買家市場,無論從數量上還是每件單品數量上,近幾年都有較大提高,尤其這兩年熱度比較大。”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專家柏漫林告訴記者,他曾根據佳士得倫敦、香港、紐約,蘇富比倫敦、香港、紐約,以及國內的嘉德、保利、匡時、翰海,過往拍賣佛教藝術品的紀錄,2006年—2013年,全球佛教藝術市場增長56%,中國佛教藝術市場增長259%。2006年—2013年,中國佛教藝術市場份額佔全球比例由20%增長至47%。

  “從縱比來看,這幾年佛教藝術品收藏市場以幾何級別擴大,佛教造像的升值速度也呈現高增長階段。”柏漫林説,從縱向看,雖然近幾年佛教藝術品身價在翻長,但橫向比,與其他藝術品收藏比,該領域處於“低迷”狀態。

  佛教藝術品收藏相對書畫、瓷器等收藏品仍“小眾”,業內預計,國內藝術品藏家市場,收藏佛教藝術品的不到5%。

  柏漫林舉例稱,以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的乾隆盛世三件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品成交表現為例,2009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禦制紫檀木雕八寶雲蝠紋“水波雲龍”寶座,成交價為85,780,000港元;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成交價為252,660,00港元;而一件清乾隆禦制千手觀音像在2009年秋拍成交價僅為4,932,598港元。

  “再譬如今年中國嘉德春拍,潘天壽一幅《鷹石山花圖》拍出2.79億元,而一尊明永樂鎏金銅無量壽佛,在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成交價為2588萬港元,只及得上潘天壽上述畫作的1/10。”柏漫林指出,佛教藝術品近年走勢一直是穩中有升,但相對於近年的書畫和當代藝術市場的大幅上漲,其漲幅落後,而且其價值也被嚴重低估。

  業內專家認為,佛教文化藝術品價值被市場低估的原因是,佛教造像是集宗教、歷史、美學及工藝價值于一身的藝術品,體現了深厚的宗教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但從收藏角度來看,該領域有較高的投資和鑒賞門檻,佛像自身承載的文化分量比較厚重,需要藏家有較系統的知識儲備。

  當前“低迷”意味著潛力較大

  當前的“低迷”,在部分投資者眼中,卻為未來無可限量升值空間埋下了可能性。曾在2013年10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36億港元請回的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的著名佛像收藏家、廣東中山五覺齋主人鄭華星表示:“恰好低迷,證明它有空間”。

  “佛像藝術品存世量少,而在市場上流通的量更少。”鄭華星分析指出,佛教藝術品現有存量的分配,像布達拉宮等各大寺廟佔30%,博物館佔30%,10%在大藏家手裏,30%在市場流通,“我估算,這30%在市場流通的量大約只有60萬件,中國政府目前正在推動佛教信仰,這將掀起新一輪佛像收藏、消費熱,作為佛教信仰載體的佛教造像,這60萬件恐怕連廣州珠江新城市場的供應量都不夠,可想而知,未來佛教造像的空間有多大。”

  鄭華星表示,他相信未來佛像價值會被重新認識和被藏家追捧,“至於什麼時候到,時間不好説,五年十年都有可能,但這一天肯定會到來。”

  柏漫林也認為,海內外豐富的佛教藝術藏品,為具有專業投資佛像經驗的投資人提供廣闊的空間,這一價值洼地將在未來20年,為投資人帶來超額的投資回報。

  “佛教藝術品會有幾輪的成長,2006年—2012年是第一輪的成長期;從2013年到將來的五至六年是第二輪的成長期。”佛教藝術品顧問西平措指出,如果用個人把玩,商業投資,機構專業藝術品投資管理,企業辦博物館,信徒宗教信仰供奉等幾個階梯來劃分佛像收藏階段的話,目前佛像收藏處於商業投資與專業藝術品投資管理階段之間,還處於從個人投資向機構投資的起步階段。

  ■收藏建議

  從近現代佛像工藝品入手

  佛教藝術收藏熱度不斷升溫,有商機就會有投機。記者獲悉,當前佛造像市場很亂,倣品甚多,那麼作為初入行的藏家應如何選擇?

  “佛教造像藝術品未來市場潛力大、升值空間大,但建議大家千萬不要把所有錢拿出來去投資。”鄭華星表示,收藏佛像一定要做到以下三點:要選擇好的老師,好的拍賣行,還有最重要是好好學習,“不要聽別人説你就去買,投機性購買不行。”

  他認為,收藏第一要素是要有興趣,第二要懂,第三要找對人,第四要量力而行,不能亂買,不能瞎買,因為假的、倣的東西太多,不要買了一堆回來,也沒有一件是真的。“一輩子如果能夠擁有一件跨時代的頂尖藏品,你收藏的地位、品位就都提升了,如果買一些普品或買一些差品,升值空間有限。”

  此外,對於佛教藝術品的收藏投資,鄭華星提醒,藏家對利潤空間不要過於期待,以為一年兩年就能賺大錢,“藝術品收藏至少要5-7年,要沉得住氣。”

  有行家建議新入行的藏家,先從近現代佛像工藝品入手,“近現代的佛像價格普遍比較低,一般幾千塊錢就能買到,工藝方面雖然不能和明清的精品相提並論,但也不乏有好的作品出現”。或對某一板塊進行系統性收藏,切忌隨波逐流,若單純以增值為目的,就會失去收藏本意。

  據介紹,業內普遍認同的鑒定要點主要有以下六點:一看面相和體形,二看手印和坐姿,三看標識和坐騎,四看細部和裝飾,五看材料和質地,六看銘文和題記。

  此外,佛像的面相和體型、標識和坐騎、手印和坐姿、細部和裝飾則能從細節來輔助藏家作出鑒定,不同年代的佛像均有其特色在內,一般經過對比判斷,就能為佛像定名,對其價值作出判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