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節日消費狂歡莫忘文化內涵

  • 發佈時間:2015-06-20 02:47: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尚消費

  □ 本報記者 陳瑩瑩

  從全民“雙十一”到“雙十二”,再到現如今的“518”、“618”,商家們的“造節運動”可謂如火如荼。與此同時,消費者們對此也十分“受用”,享受著各種“造節”背後的消費狂歡。

  記者發現,儘管“618”與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僅相差兩天,但除順帶消費一把,這類傳統節日已愈發失去其傳統的文化內涵和意義。

  “造節”消費引狂歡

  “我可是從一週前就開始關注各大電商的‘618’活動和折扣了。因為肚子裏的寶寶快要出生了,所以要準備的東西特別多。”準媽媽小路早就開始備戰“618”購物狂歡節了。早在“618”到來之前,她的網路購物車就已塞得滿滿噹噹。在搶購商品的同時,小路還不忘與“戰友們”實時交流,溝通哪些商品值得“敗”。

  這邊“小路們”搶購的不亦樂乎,另一邊各大線上、線下的商家們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蘇寧易購618、天貓年中大促、聚美優品618,各家紛紛線上上匯集一場精彩紛呈的促銷大party。京東方面的促銷活動時間更是從本月1日持續至20日,從17日開始至20日,京東的促銷進入高峰,日用百貨、圖書、家電、IT數位及手機等多類産品均參加活動,其中美粧類産品滿199元減100元,進口奶粉滿588元減150元。部分家電1折,有的承諾購物滿1000元送1000元券。

  除日常商品的折扣,房産也加入到今年的大促活動中。據了解,京東眾籌與遠洋地産聯合推出“6.18折168套房並享受白居易首付分期”房産眾籌,參與活動的168套房源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漢、大連等城市。

  憑藉“小路們”強大的購買力,商家們可謂賺得盆滿缽滿。京東方面表示,今年“618”上午半天時間的下單量相比去年“618”當天0點到12點就增長近兩倍。國美線上18日下午對外發佈的統計數據也顯示,18日0點到10點,國美線上全站交易額同比激增306%,超去年“雙十一”銷售額30%。最為引人關注的是,國美線上移動端交易額暴增813.6%,佔比全站達61%。

  專家和業內人士分析,“造節”引發全民消費狂歡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未來我國居民消費購買力仍將持續上升。實際上,商務部最新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今年1-5月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5月份穩中略升,同比增長10.1%,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

  傳統節日“遇冷”

  然而,在“人造節日”的背後,不少傳統節日卻備受冷落。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發現,儘管“618”與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前後相差不到兩日,但後者卻往往容易被人忽視。

  “如果不是可以趁著休假去購物或者旅遊,我可能不會太在意具體是哪一天。”相信許多像楊洋一樣的90後年輕人有著類似的想法。

  不少年輕人表示,“往往在超市購物或網路購物時,看到商家們打出的促銷口號,看到冰櫃中包裝得喜慶的湯圓或粽子,才會猛然想起節日快到了。”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説,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現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於它們的主題總是那麼單調而乏味:元宵吃湯圓,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以至於在物質生活變得豐富之後,節日感變得越來越淡。

  一項針對大學生為主的網路調查顯示,在是否知道傳統節日的時間問題上,59%的大學生表示“知道”傳統節日的時間,31%表示“不知道”,10%則是“不在意”。從調查結果來看,傳統節日設為法定節假日後,增強了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知曉度,然而僅僅靠“法定節假日”標識,還難以讓大學生們熟知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在關於最有節日氣氛的問題上,選擇耶誕節的大學生高居40%,萬聖節和情人節穩居13%-15%,春節和元宵節佔10%-15%,清明節和重陽節只佔2%-5%。

  如此看來,“洋節”甚至一些“人造節日”在時下年輕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可能真的遠高於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

  重拾傳統節日文化

  專家表示,我國把清明、端午、中秋等列為法定休假日,是近幾年尊重、弘揚傳統民俗文化的産物。但僅僅如此,無法真正將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和內涵延續下去併發揚光大。

  “要首先弄清楚一個概念,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並不是單純的休閒假,不同於一般意義的休息日,應該是有著特定文化內涵的民俗活動日。”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田兆元教授認為,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長期的歷史積澱已形成一批世代相傳、富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國家把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傳統節日列入法定假日,著眼的就是這些傳統節日所具有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紀念意義。應鼓勵人們去從事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活動,與一般的休假是兩個概念。比如,清明節祭掃先輩,端午節劃龍舟,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這些活動是具有很高的社會文化價值。

  另外,不少專家還鼓勵傳統節日“走出”傳統,與時下熱議的“網際網路+”相結合,讓更多年輕人接受並感受其中的文化內涵。回望一些國際知名的文化品牌,走的都是文化與科技融合型文化品牌之路。充分利用好“網際網路+”的作用,才能不斷賦予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新的內涵。將傳統節日與網際網路相結合,才能真正形成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乃至跨國界的大型宣傳作用。

  與此同時,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人工造節,隨著我國居民財富水準的不斷提升,老百姓在各類節假日期間的消費必然投入更多。因此,不少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要理性制訂計劃。一方面,部分商家節日前進行調價,活動開始後再降價,明顯誠意不足。另一方面,各類節日期間訂單眾多,服務難免會打折扣。

  漫畫/趙天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