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面對日軍侵略以死相搏 作畫寫詩討伐抗爭
- 發佈時間:2015-06-17 10:04:39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人物小傳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人、寄萍老人等。齊白石木匠出身,經過艱苦努力,成為中國近代美術文化史上的國畫大師、書法家、篆刻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院名譽院長。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196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史跡尋蹤
齊白石故居:在北京西二環內,有一條著名的金融街。金融機構,富麗堂皇;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老北京的味兒不見了蹤影,透著那麼一股現代化的氣息。寬敞的辟才衚同西端路北,孤零零地留著一座斑駁的老院子。大門上的門牌,清楚地記著當年的地址:跨車衚同13號(曾為15號),即國畫大師齊白石的故居。這裡是齊白石從1919年第一次來北京,一直到仙逝,在北京居住時間最長的住所。
2014年,齊白石及其弟子書畫作品在東京展出。(資料圖片)
55歲的齊白石曾想“以畫養家”,但其畫作很少有人賞識,願望一直難以實現。幸運的是,他碰到了貴人陳師曾,陳師曾將其畫作帶到日本,受到日本人高度讚揚和追捧,展出的作品均以高價被搶購一空,故齊白石對日本同仁十分友好。日軍侵華後,齊白石決心不做漢奸,與日本人斷絕來往,還以筆作刀槍,畫以喻義,不斷與侵略者進行抗爭。
貴人相助,發跡日本
日本是齊白石在畫壇上紅遍中西的地方。
1919年,55歲的齊白石定居北京。當時北京畫壇比較盛行吳昌碩一派具有金石趣味的大寫意花鳥畫,齊白石由於學習八大山人的冷逸畫風,加上木匠出身,畫作很少有人賞識,頗受冷遇。他的作品在琉璃廠南紙店賣得不好,生活窘困,“以畫養家”的願望一直難以實現。
幸運的是,時為北京畫壇領袖、陳寅恪之兄、魯迅同窗好友的陳師曾獨具慧眼,十分欣賞齊白石的印章和畫格,兩人結為莫逆之交。經過不斷切磋鑽研,齊白石開始創作“紅花墨葉”的大寫意花鳥畫,進入“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的自由境地。1922年,陳師曾攜帶齊白石的作品到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出人意料的是,齊白石的大寫意紅花墨葉、山水、花鳥,受到高度讚揚和追捧,展出的作品均以高價被搶購一空。
在日本的消息很快傳回國內,從此北京城裏買齊白石畫作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一種怪現象在琉璃廠南紙店出現。一撥兒一撥兒黃頭髮、白皮膚、藍眼睛的外國人,點名要齊白石的畫。南紙店老闆把齊白石的畫提價幾倍、幾十倍,仍然供不應求。很快,齊白石的名字傳到了美洲、歐洲、大洋洲。
齊白石對日本同仁是非常友好的。來跨車衚同探望他,他以禮相待;求畫索字的,他揮毫相贈。可以説,日本是齊白石輝煌時代開啟之地,他的成就與日本及日本友好人士有著很深的淵源。
日軍侵略,以死相搏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白山黑水淪喪。67歲的齊白石對東北軍不放一槍就撤入關內,十分憤慨。他叫家人把大門緊緊地關上,從裏邊上一把大鎖。有人叫門,他從門縫往外看,能見的就見,不想見的就讓女僕人説:“主人不在家”。他不能為侵略自己國家的日本人作畫,他決意用一個國畫大師的特殊手法,抗議日本人的侵略行徑——不給日本人回信、不見日本人。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日偽當局為了掩飾侵略嘴臉,企圖請出幾位社會名流和賢達之士,為其塗脂抹粉,來表現“日中親善”“大東亞共榮”。他們相中了齊白石,幾次派人登門,邀請他出山,卻都遭到拒絕。
侵華日軍的頭面人物坂垣、土肥原親自出馬,採用拉攏、引誘、威逼的手段,要齊白石出面,為他們服務或加入日本國籍、到日本去等等。面對日寇,齊白石斬釘截鐵地説:“齊璜,中國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齊璜,可以把齊璜的頭拿去。”民族大義面前,齊白石以死相搏。
為了表明自己絕不做奴隸、漢奸的決心,齊白石把院中他親手栽種的花木、葡萄砍的砍、拔的拔,以表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心情。他寫下“壽高不死羞為賊,不羞長安作餓饕”的詩句,意思就是寧可餓死,也絕不做取悅日本人的事情。
齊白石辭去了國立北平藝術學院、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教授的職務。為了抵制日偽大小官員不斷的騷擾糾纏,他在寓所門上貼到府條:“白石老人心病復作,停止見客,若有關作畫刻印,請由南紙店接辦。”
門條貼上幾天后,聽弟子李苦禪説:日本鬼子在畫店用刺刀逼著人作畫。於是又寫了一張門條:“畫不賣與官家,竊恐不詳告白。”
齊白石這些令人景仰的舉動與梅蘭芳蓄鬚明志異曲同工。
揮毫創作,畫以討伐
身為年過古稀的羸弱老人,齊白石不能戰場殺敵,但他用畫和詩,作為刺向敵人的匕首,以筆作刀槍,畫以喻義,不斷進行抗爭。
為了揭穿日本侵略者“中日親善”的欺騙宣傳,齊白石畫了一幅畫。畫中一個老翁用力向葫蘆裏觀看,上題“裏邊是什麼”五個字,意味著落難的中國人民,要努力看穿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但日本侵略者不了解其中的奧妙,大量印刷,散發全國各地,成為齊白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者最成功的一張宣傳品。
1942年,平西、平北八路軍抗日打鬼子的消息傳到齊白石耳中,他非常高興,登上陶然亭,遙望西山。在他的心目中,西山就是八路軍的象徵,就是中國不屈的脊梁,就是抗戰必勝的保障。回來後,齊白石興致不減,揮毫創作《重到陶然亭望西山》,詞中寫道:“西山猶在不用愁,自有太平時候。”齊白石堅信: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人民。
1945年8月15日,午睡中齊白石被兒子齊良已叫醒,一邊穿衣服一邊問:“有什麼事嗎?”護士夏文珠興奮地告訴他:“日本人投降了!”齊白石一聽這話,驚喜地睜大眼睛:“這是真的。你從哪兒知道的?”夏文珠趕忙説:“是良已從收音機裏聽到的。”齊白石仔細、反覆地聽著廣播裏的每一句話。
齊白石終於盼到了揚眉吐氣的這一天。
晚上,齊白石和幾個好友,在跨車衚同家中舉辦家宴,慶祝勝利。席間,齊白石話特別多,喝了好幾杯酒。乘著酒興,老人揮毫賦詩一首:“受降旗上日無色,賀勞樽前鼓似雷。莫道長年亦多難,太平看到眼中來。”
齊白石以他獨特的方式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