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奧巴馬的TPP雙重尷尬

  • 發佈時間:2015-06-20 02:47: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外觀察

  □劉洪

  近一百年前,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國際聯盟的主張,並因此獲得1919年諾貝爾和平獎;但當躊躇滿志的他試圖領導世界時,國會卻否決了美國加入國聯的議案。或許,威爾遜的尷尬,同為民主黨人的奧巴馬現在就感同身受,他雄心勃勃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主張,也在國會擱了淺。

  美國政壇的嘈雜,背後則是兩大政黨貿易政策的分歧。傳統上來講,共和黨更信奉自由市場,因此對貿易自由化的決議,多持讚賞態度;民主黨更糾結于勞工權益,總認為自貿協定損害美國工人權益。因此,即便是民主黨總統奧巴馬的政策,也難免共和黨贊成、民主黨搖頭。

  美國前財政部長、曾當過奧巴馬頭號經濟顧問的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就撰文感嘆:美國國會對TPP的杯葛“將使總統在接下來19個月中艱難度日”。“它將強化一種擔憂,即國內政治的演變正在將美國變成一個不那麼可靠的盟友。”

  當然,這還只是奧巴馬TPP問題上的第一層尷尬,第二層尷尬則是奧巴馬的私心。

  還是引用薩默斯的原話:“美國應該認真考慮將一些國家包括在內、同時將其他國家排除在外的貿易協定帶來的後果。最近幾週,由於政治上的需要,支援TPP的人士提出了日益激進的讓美國獲益而中國受損的方案。我們最終可能會對此類挑釁感到懊悔。但接下來重要的是考慮讓中國以與其他國家同樣的條款加入TPP。”

  看明白了吧!儘管奧巴馬政府經常宣稱,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但TPP其實就是針對中國的産物,TPP很多條款就是為限制中國量身定做的,這從12個談判國中有越南沒有中國,就可見一斑。奧巴馬政府出於外交需要還遮遮掩掩,但離開了權力核心層的薩默斯則一語道破。

  當然,美國國會杯葛TPP,不是看破了奧巴馬的私心,更多的是美國國會山的政治鬧劇。

  作為TPP通過的第一步,奧巴馬需要國會賦予所謂的“快速道”法案,即“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PA),如上所述,這項法案民主黨反對、共和黨支援,考慮到共和黨佔多數,奧巴馬應該可以憑藉共和黨取得勝利。

  但民主黨也不是省油的燈,將另一項保護工人權利的“貿易調整援助法案”(TAA)與TPA綁定,TAA民主黨贊成,共和黨強烈反對。於是,最終的結果是,共和黨否決了TAA,於是連帶否決了TPA,於是奧巴馬的TPP也就暫時落空了。

  下一步怎麼辦?

  當然,對奧巴馬來説,TPP是他的一大政績,也關係到他的政治信譽——其他國家和美國談了一輪又一輪,到最後竟然美國自己不同意,這真是開國際笑話。因此,奧巴馬會使盡各種手腕在國會獲得通過。比如他會進行政治哄騙、政治交換,滿足民主黨的一些要求;當然,他可能大打“中國牌”,通過渲染中國在自貿談判上的成功,“提醒”民主黨人阻撓是在幫助中國。

  奧巴馬的TPP尷尬,一方面反映出美國社會對自由貿易的焦慮。儘管奧巴馬談了TPP從經濟到戰略方面對美國的種種好處,但在不少美國人眼裏,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這種保守心態,正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溫床,也反映了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的不自信。

  另一方面,美國私心未必有好報。美國為什麼要提出TPP,其實就是針對中國。但撇開中國,也未必就符合美國利益。薩默斯説,假如美國拿出推動TPP的政治資本的一小部分,來支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改革,以及讓國際金融機構和聯合國獲得足夠融資,美國的目標可能全都實現了,而且還會帶來更大的益處。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在亞投行上的尷尬表現。對於中國發起的這個多邊金融機構,美國一度極力阻止,但英法德澳韓等美國盟友紛紛申請成為創始會員國。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就批評説,之所以淪落到這一地步,主要是“美國國會的錯”,因為IMF的改革方案,在美國國會受阻,而這一方案“原本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中國(及其他國家)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國國會沒有批准該協議。他們應該批准,卻沒有這麼做”。

  不錯,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領導能力非其他國家可比。但是美國的霸道,往往也自取其辱。薩默斯説:“人們往往以商業能促進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為由支援貿易協定。美國如果調整方向,去支援那些為其他國家提供幫助的多邊機構,而不是要求其他國家改變國內政策,那將會增強美國的威望和影響力。”可惜,這也就是無官一身輕的薩默斯説説而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