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亮點和前景

  • 發佈時間:2015-04-22 10:06: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2014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體規模基本穩定,行情表現更為紮實,市場也呈現出諸多亮點和結構性調整。事實上,這便是市場不斷尋求自我完善的過程。

  本文以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匡時、北京翰海、西泠拍賣、中貿聖佳、上海朵雲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北京華辰這10 家拍賣公司為樣本,對2014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狀況進行評述。

  2014年度,十家拍賣公司共舉辦494個專場拍賣, 上拍78741件(套),成交53203 件(套),成交率67.57%,成交額198.93億元(本文所述成交額均含買方佣金),市場整體規模與2013年基本維持穩定。與2013年相比,2014年呈現:拍賣企業對委託市場的服務更加專業化、個性化、大眾化;除北京翰海、西泠拍賣因週年慶典呈業績上升外,其他企業均呈下降趨勢;市場成交率提升了0.61個百分點。

  書畫穩坐頭把交椅

  一直佔據60% 左右的中國書畫市場是否保持穩定發展,是決定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狀況的主要因素。年度內十家公司共舉辦中國書畫拍賣219個專場, 上拍25092件(套), 成交18479 件(套), 成交率73.64%, 成交額125.23億元。相比2013年, 成交量增加1021件( 套),成交額減少3.09億元。雖呈現2.41%的小幅下降,但其市場的絕對性主導地位依然未受影響,份額佔比62.95%。

  當代書畫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春拍以來,當代書畫一直呈穩定增長態勢,年度內十家公司共推出17個專場。其中,中國嘉德春拍大觀夜場中包括吳冠中、潘公凱、周思聰、徐希、李華弌、徐累等人在內的14件(套)當代水墨作品,成交13件(套),成交額1.09億元,單件均價高達836.85 萬元/ 件(套)。儘管當代水墨在整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所佔份額不高,但受到業內看好,尤其是在市場尋求突破的現階段,當代水墨或將成為下一波中國書畫市場行情激發的引擎。

  年度內十家公司共推出古代書畫專場38個,相比2013年,古代書畫在2014年春拍跌至低谷,成交額僅為9.91億元,反觀近現代書畫,年度內十家公司共推出近現代書畫專場135個,成交額83.08億元,佔整個中國書畫市場的66.34%。在十家公司211件千萬元以上成交的拍品中,近現代書畫作品佔88件之多,成交額近17.34億元。2014年,各拍賣公司持續開拓和探索新興門類業務,年度內十家公司推出新興門類有: 名人信札、石器藝術、青銅禮器、藝術設計、織繡藝術等。

  與此同時,還有北京保利推出的兩期“名貴腕錶與西洋古董座鐘專場”和“法國梅西耶夫婦珍藏元明掐絲琺瑯器專場”、西泠拍賣推出的“中國名家漫畫?插圖連環畫專場”等專場的嘗試均取得顯著成果,這給予大家強烈的“多元化需求”市場信號。

  需求改變市場優化

  2012年至今,拍品價檔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拍品均價明顯下調、投資性高價拍品數量銳減,大眾化藝術費品逐漸增多,這是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以及拍賣企業應對市場調整的必然結果。

  拍品均價下調明顯。年度內十家公司單件成交均價37.39萬元/件(套),較2013年的38.65萬元/件(套)下降1.03萬元/件(套)。百萬拍品佔比下減。年度內十家公司成交超過100萬元(含) 的拍品共計3468件(套),僅佔總件數的6.52%, 較2013年的7.93%下調1.41個百分點。相反,100萬元以下拍品件數達49735件(套), 佔比93.48%。

  億元拍品僅有一件。相比2013年,成交量年度內十家公司增加6件(套),成交額卻減少1.6億元。在211件拍品中,當代書畫16件(套),近現代書畫件88(套),古代書畫43件(套),瓷玉珍玩23件(套),珠寶玉石15件(套),油畫及當代藝術5件(套),古典傢具8件(套),其他門類13件(套)。

  事實上,無論是拍品結構,還是價檔結構的調整,究其原因是市場需求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恢復發展的頭十年,是一個以收藏為需求主導的市場,市場整體表現較為穩定和單純,並且隨著收藏群體資金能力的擴充和群體數量的擴大而逐步增長。2003年非典之後,隨著藝術品“財富”功能開始凸顯,以當代中國書畫為代表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了“收藏”與“禮品”共需的新階段。2008年金融危機後,金融資本陸續介入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以2009年秋拍億元拍品的誕生為標誌,投資性資本佔據了整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導地位,且主要集中在高價領域,2011年春拍十家公司上百萬元成交拍品高達3090件(套),上千萬元拍品竟達317 件(套)。

  2012年後,受國家經濟環境影響,金融資本出現退潮,由此導致藝術品拍賣市場腰斬;但通過這兩年的數據發現,藝術品消費需求已逐漸凸顯,拍品門類多元化、新興門類頻頻成為熱點,中低價位拍品份額逐漸增大等現象均由此所致。而藝術品消費需求的全面出現,將是藝術品市場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撐和長遠根基。因此,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拍賣企業一定要抓住市場供求關係這條核心主線,在主線之下去調整經營策略,探尋長遠發展。

  收藏專場不乏亮點

  年度內十家公司成交率100%的專場共計33個,這些專場主要集中在重要私人/機構收藏、特殊題材集珍、藝術家個人精品專場等方面。33個專場共成交拍品1792件(套),成交額14.15億元,其中單件成交1000萬元以上拍品共計18件(套)。

  與此同時,年度內十家公司成交額在1億元以上的專場共計41個,上拍5981件(套),成交4526件(套),成交率75.67%,成交額85.57億元,單件標的均價達189.06萬元,單件成交1000 萬元以上拍品154件(套);41個專場中,成交2億元以上的專場有13個,最高為中國嘉德春拍的“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包括近現代書畫、齊家萬象、古代書畫和通缽堂藏畫四個部分)共成交7.47億元,該專場中單件成交1000萬元以上拍品達18件之多,包括黃賓虹《南高峰小景》、張大千《倣趙大年湖山清夏圖》、齊白石《紅鶴》、齊白石《花蟲人物冊》、傅抱石《夏山圖》、王鑒《倣古山水》等。

  重要拍品可圈可點

  本年度內十家公司中超過4000萬元成交拍品共計15件,其中超過1億元的僅有1件,這15 件分別是:

  1_ 北京保利秋拍的“乾隆御筆《白塔山記》”以11615萬元成交。著錄于《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的乾隆帝御筆《白塔山記》原包括總記及東面記、西面記、南面記、北面記五卷,此次上拍者為除東面記外的另四卷,紙墨裝池俱佳,文辭書法雙美。《白塔山記》五卷原賜藏于白塔山永安寺,後五卷散佚。現藏家先於中國嘉德2001年春拍以127.6萬元競得西面記,又于香港蘇富比[微網志]2004年春拍以241.44萬元競得總記,此後又在國外覓得南面記和北面記使得散珍重聚。本次將其四件作品獨立作為一個標的,創造了年度中國書畫全球最高紀錄,也成為年度內地唯一一件過億拍品。

  2_ 北京翰海秋拍的“清康熙米黃釉五彩玉堂富貴玉壺春”以8979萬元成交,此件拍品被定級為國家二級文物,十分希見。

  3_ 北京翰海秋拍的“元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是迄今發現的五彩戧金瓷器中最完整並且色彩和紋飾保存最好的一件,最終以7475萬元成交。

  4_ 西泠拍賣秋拍的“邱啟敬《極樂世界? 識心》”以7360萬元成交,創白玉雕拍賣中國最高紀錄。

  5_ 中國嘉德春拍的黃賓虹《南高峰小景》以6267.5萬元成交,創畫家個人拍賣紀錄。2014年恰逢黃賓虹誕辰150週年,相關博物館和拍賣機構紛紛舉辦紀念展覽和專場拍賣,引發關注。《南高峰小景》為黃賓虹92歲高齡時所作,堪稱晚年精心,曾于2001年以56.1萬成交,13 年間升值100余倍。

  6_ 北京保利春拍的齊白石《花鳥四屏》以5577.5 萬元成交,是齊白石晚年的代表性作品。

  7_ 中國嘉德春拍的弘仁《西園坐雨圖》以5347.5萬元成交,創畫家個人拍賣紀錄。此作描寫黃山奇境,尺幅較大,風格典型。經清末泗州望族楊氏家族,近代張大千、王季遷等遞藏,多次展覽和著錄,極為珍貴。

  8_ 北京匡時秋拍的“黃賓虹《江山臥遊圖》,以4830 萬元成交。

  9_ 北京匡時秋拍的“徐悲鴻《十二生肖冊》,以4600 萬元成交。該件拍品是1946 年徐悲鴻為其女弟子張蒨英留英前夕以此冊頁相贈,後為霧明樓珍藏,由張大千題簽,這是徐悲鴻僅存的兩套《十二生肖冊》之一。

  10_ 中國嘉德春拍的張大千《趙大年湖山清夏圖》,以4600萬元成交。該作為張大千臨摹時為黃君璧白雲堂所藏的北宋趙令穰《湖莊清夏》卷,為張氏中年摹古力作。

  11_ 北京保利春拍的羅中立《春蠶》以4370萬元成交,創畫家個人拍賣紀錄。《春蠶》被譽為《父親》的姊妹篇,該題材羅中立共創作3 件,此件為台灣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舊藏,另有一件藏于龍美術館,一件藏于羅中立本人手中。

  12_ 北京翰海秋拍的“八大山人《畫諸冊(九開)》”,以4370萬元成交。

  13_ 北京保利春拍的“文同、蘇軾《水墨紙本》”以4255萬元,高出估價20余倍。此件作品珍貴之處在於包括柯九思、王士禎等十八位宋末到晚清的名家題跋,環環相扣,流傳清晰,殊為難得。

  14_ 中國嘉德春拍的齊白石《花蟲人物冊》以4197.5 萬元成交,此件與同場拍賣的齊白石《紅鶴》同為老舍先生舊藏作品。

  15_ 西泠拍賣秋拍的吳德升《雙嬌白玉擺件》,以4025萬元成交。

  行業軟實力迅速提升

  學術化愈加明顯。以學術贏得交易,逐漸改變以投資性宣傳為主的行銷模式;更多地承擔了文化教育和宣傳的社會責任等等。具體如:北京保利日常持續不斷的各類學術性展覽,甚至聯合有關機構開展鑒證備案、青年藝術家評選等活動,以及其在三十年來當代水墨發展上所做的回顧和梳理等。中國嘉德“大觀—齊家萬象”專場,並非以“以價論事”,而是從學術的角度,梳理了齊白石各個時期、多題材的繪畫作品,選取多位重要人士舊藏佳作。

  網路化步入軌道。為規範網路拍賣行為,促進行業資訊化發展,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于2014年6月份發佈了《關於網路拍賣若干問題的法律指導意見》。此外,經過三年努力,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也完成了《網路拍賣規程》(國家標準)的編制、審定並通過商務部報國家標準委審批,預計2015年發佈實施,網路拍賣無規可循的時代有望結束。

  標準化支撐發展。2014年,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制定併發布了《文物藝術品拍賣從業人員職業守則》、《文物藝術品拍賣標的審定指導規範》和《文物藝術品拍賣標的保存管理指導規範》,此系列規範直指從業人員執業道德和拍品審定、保管兩個核心操作環節,起到重要的規範作用。國際化定位未來。第六屆紐約亞洲藝術周前夕,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帶領文物藝術品拍賣隊伍骨幹力量赴美,主辦了中國藝術市場現實與未來國際論壇。藝術市場各方面人士共同分享了20多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取得的輝煌成果,探討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的新機遇新挑戰,與國際尋求共同發展。論壇的成立,標誌著一個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全球化時代即將來臨。

  相關連結(中國經濟網玉石頻道):http://finance.ce.cn/jade/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