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層級 激活中歐
- 發佈時間:2015-06-15 00:5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歐基金管理資産規模日前已突破1000億元。從之前約百億元到1000億元,這其中除了牛市的助力,外界更多將目光聚焦在其領先的事業部改革、基金經理可以分享管理費上。但筆者認為,包括股權機制、組織架構扁平化在內的基礎制度的確定,才是這家公司得以凝聚人心、爆發戰鬥力的關鍵所在。對於這一點,其公司高管有更深刻的感受。
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個頑疾就是代理人機制問題。無論是代表股東方的董事還是公司的管理層,更多考慮的是短期利益。道理很簡單,都是一兩屆任期,不能在任期上出成績,就只能讓繼任者得利。在這個意義上,推行股權激勵,專業人士持股,將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從更長遠的時間考慮得失,是破解這一頑疾的一把鑰匙。
從中歐基金的模式上來看,員工持股20%、民營股份20%、國有股份25%、外資35%,實質上是僱員主導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提供研究、行銷、運營三大平臺,在此基礎上支援多樣化的十大投資策略組,包括高阿爾法、行業精選、成長股、平衡型、絕對收益、固定收益等策略組。從組織架構上,致力於建立市場化導向的制度體系,一個核心改變即是打破了公司內部層級,不需要那麼多官職,高管直接對接下面的各團隊負責人,大家利益目標一致。團隊做出成績應得的收益,公司不設上限,再加上持股的管理層,多少能夠保證將這一制度落到實處,不致變卦。
打破層級在中歐還有一個明顯的體現,那就是辦公場所設置,極少有獨立的辦公室,就連董事長的辦公室也是偏安一隅,不是最好的位置,且沒佔多大地方,目測僅約10平方米,擺設也相當簡樸,公司將更多空間騰出來給員工和作為公共空間。
有了股權,又打破了層級,理順了底層利益,這些基礎制度的建設才是中歐改革的核心。而相應的考核激勵制度的設計其實都相對容易,且都是建立在這些基礎制度之上的。如果沒有這些基礎制度,即便完全照搬中歐事業部制,恐怕也難有成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