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信證券將強制平倉 到期未了結兩融合約

  • 發佈時間:2015-01-19 07:11: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新消息

  針對中國證監會的監管措施,昨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兩融整頓措施公告,稱暫停新開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自1月16日起,公司將不允許新增任何新的合約逾期,對於到期未了結的合約將強制平倉。同時將融資融券業務客戶開戶條件由客戶資産滿人民幣30萬元提高到客戶資産滿人民幣50萬元。(記者楊欣)

  “現在決定自2015年1月19日起將融資融券業務開戶資産門檻調整為50萬元。”股民李小姐上週末收到開戶券商的消息提醒。

  李小姐告訴廣州日報記者,就在上述券商將兩融門檻提高到50萬元的前一天已經發資訊提醒要將門檻提高到30萬元了。這也意味著,重回50萬元的門檻是券商在監管指導下所做的緊急調整。有分析稱,將有90%的散戶可能再度被拒之門外。

  50萬元的開戶門檻,這也是融資融券剛剛推出時的開戶要求。監管層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就已經警示融資融券業務風險,部分券商也提高了相關門檻。根據李小姐介紹,按照監管部門對融資融券業務開展指導意見,遵照融資融券業務應面對客戶資本實力、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等要求,上述券商本來計劃是從1月19日起將融資融券門檻從之前的5萬元調整到10萬元。

  “我們已經提了,之前就從10萬元提高到30萬了,現在也提高到50萬元。”廣州一家券商負責人對廣州日報記者透露。

  根據證監會最初的規定,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投資者必須符合“資金門檻50萬元並需開戶交易18個月以上”這兩條標準。而這兩條標準使得兩融業務自2010年3月31日啟動之後,一直被視為是機構、大戶的土豪遊戲。但隨著兩融業務的迅猛發展,兩融門檻也在逐漸降低。最低5萬元就能開戶,導致兩融開戶爆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幅提高兩融開戶門檻,將把一大批普通散戶再度拒之門外。中登公司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在587.72萬戶的融資融券賬戶中,散戶達到585.71萬戶,佔比高達99.66%。而最新數據顯示,在3793.73萬戶的散戶中,50萬元以下的達到3556.44萬戶,佔比為93.75%。這也意味著,本週之後,可能有超過九成的散戶無法開兩融賬戶。

   板塊影響

  券商業績增長預期或受影響

  “融資融券業務在證券公司業績中的佔比越來越高了,如果這麼一調整,可能會影響到業績增長預期。”一位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而且提高門檻也可能大幅減緩融資融券的增長速度,特別是權重股融資上升壓力加大。因此,不少股民擔憂券商股可能會因此受挫,其他權重股上漲動力或不足。

  萬聯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古振華指出,50萬元的門檻不僅將90%以上的散戶擋在門外,而且可能造成兩市成交量下降到5000億元以內。他也指出,從目前來看,券商的融資融券業務對業績的貢獻佔比越來越大,這也成為2014年眾多證券公司凈利潤暴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去年12月份,20家上市券商母公司口徑合計營業收入210億元,除國信證券外,其餘19家券商營收合計同比增長183.4%、環比增長57.9%。合計凈利潤為7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倍,環比增長36.3%。而當月的兩融業務也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14年12月底,兩融業務餘額為10257億元。

  “目前券商兩融業務很多都是利用杠桿,證券公司100萬元可以融到幾百萬,成本大概在5%~6%,然後借給投資者,利率是8.6%,轉手就是兩個多點。”古振華透露。

  大盤藍籌融資盤佔比較高

  證監會公佈並處罰券商融資融券業務,以及大幅提高投資者開戶門檻,導致兩融增幅剎車可能難免。除了券商股之外,哪些行業個股可能還會被影響。有分析認為,從目前杠桿融資表現看,前期漲幅較大、融資規模佔流通市值比較高的個股需要密切關注。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5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為11131.97億元,其中,融資規模佔了99.35%。而從分類看,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融資餘額佔整體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分別為8%、5%和4%,佔各自板塊內的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分別為9.1%、10.2%和10%。從行業看,融資融券餘額規模佔A股成交比較高的有非銀金融、銀行、國防、傳媒、採掘、建築等,分別達到25.32%、22.71%、22.06%、19.01%、18.37%、18.08%。

  因此,受融資融券“黑天鵝”影響,券商股可能受到的影響最大。同時,金融股及大盤藍籌股的融資盤佔比也較高,也可能會受到牽連。而且中小板和創業板等杠桿資金佔比也不低。

中信證券(600030)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