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將激發金融機構開放活力
- 發佈時間:2014-09-03 00:30: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恒
備受關注的“滬港通”最快將於10月開啟,有關“深港通”的研究也迅速推進。作為我國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試點,“滬港通”以及之後可能推行的“深港通”不僅將給內地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對於一直走在改革與創新前沿的金融機構而言,更是其對接境外市場一次難得的歷史契機。
自從1990年滬深證券交易所分別設立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在探索中不斷前行,已初步形成覆蓋股權和債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但總體而言,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在金融市場上仍佔主導地位。今年1-7月,新增各類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總規模中的佔比達78.5%。IPO重啟之後,好幾百家企業排隊待審,更是表明市場對直接融資需求十分迫切。目前內地的資本市場尚處“新興加轉軌”階段,擁有全球數量最多、最活躍的個人投資者群體,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滬港通”的開啟將從市場運作機制、監管機制等多個維度推動內地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融通資金、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功能。
譬如,在新股發行上市方面,香港交易所IPO制度極具市場化的特徵,已連續10年位列全球IPO市場前五位。作為內地與全球市場的聯結,香港吸納了眾多的內地優質企業,已經成為了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的首選。隨著“滬港通”對接兩地市場,將為滬深股市從審核制向註冊制轉變提供重要機遇。在金融監管方面,香港股市具備高度嚴格、規範的監管法律體系,尤其是在保護廣大投資者及中小股民的權益方面經驗豐富、制度完善。滬港股市互聯互通後,兩地監管也將加強合作,有利於促進內地監管機構改善監管方法,嘗試更多的監管創新,提高監管水準。
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滬港通”的開啟將從多個方面形成利好。“滬港通”引“外水”激活內地資本市場,形成新一波投資機會。在較嚴格的資本管制之下,國際投資者對內地經濟和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需求,可能通過“滬港通”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大量“外水”或將在短期內涌入A股市場,進而刺激此前較長一段時期保持沉寂狀態的內地股市,為內地投資者帶來一波新的投資機會。
“滬港通”打開境外投資通道,豐富投資結構。目前內地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仍面臨較嚴格的管制,此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惡化升級也使一度火熱的“港股直通車”計劃最終流産,投資者對外投資主要通過QDII等有限的途徑。“滬港通”作為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重要試點,為內地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打開了新的通道,有利於豐富其投資的區域結構。隨著未來兩地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投資者可能將獲准投資香港市場上的各類衍生品,使投資的産品結構更趨多元化,有利於分散投資風險。
兩地交易規則不同,港股市場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與主要發達市場相比,內地資本市場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為維護市場穩定、有序發展,實施了“T+1”、漲跌幅等約束性措施。但香港股市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交易實行“T+0”且無漲跌停板。不同交易規則意味著內地投資者在進入港股市場時,需要調整過去在內地股市的操作策略和方式,可能面臨諸多不適應的問題。但從長期來看,放寬對資本市場的管制是必然的大趨勢。“滬港通”為內地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率先接觸成熟市場的機遇,有利於投資者更直觀地學習、提升投資技能,為內地資本市場下一步改革創造條件。
過去30多年來,我國金融機構一直走在改革與創新的前沿,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中資金融機構率先邁開國際化發展步伐,成功建立了覆蓋我國主要經貿往來地區的金融服務網路,但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走出去”步伐相對滯後。雖然在香港等境外市場設立了分支機構,但總體佈局以及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較為有限。“滬港通”為內地證券金融機構對接境外市場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歷史契機。
根據已公佈的交易規則,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需通過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的方式進行。證券公司接受委託後,經由上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聯交所進行申報;該申報在聯交所交易平臺撮合成交後,將通過相同路徑向證券公司和投資者返回成交情況。為配合“滬港通”的開閘,內地各大券商在向上交所自行填報申請批次的同時,相繼成立了“滬港通專項小組”等團隊研究設計相關的金融服務平臺和産品,以支援投資者買賣港股。此外,各家證券公司的營業部及研究機構也在積極爭取對港股的投資諮詢資格。
雖然在目前的法規框架下,內地券商自營資金暫時不能參與“滬港通”,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只能參與指定範圍內的港股現貨交易,不能買賣香港市場的衍生品,也不能進行融資融券交易。但以“滬港通”為試驗田,兩地市場未來很可能再推動進一步的融合,內地券商參與“滬港通”的業務將更豐富、多元。
“滬港通”只是內地資本市場走向世界的一個開始。隨著這塊試驗田的經驗不斷積累、內地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中國股市與歐美發達市場的互聯互通也未必一定遙不可及。在內地資本市場逐步與國際資本市場對接過程中,中資金融機構不僅應當繼續發揮其關鍵的“輸血”功能,而且還應在開闊人們視野、改變思想觀念、深化體制改革、促進制度創新方面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