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別讓百姓成為“吸塵器”——代表委員熱議PM2.5(3)

“PM2.5的監測僅僅是第一步,污染減排才是硬道理”

  “人們關注PM2.5的焦點集中在標準和監測上。其實PM2.5的監測僅僅是第一步,比監測更重要的是PM2.5的排放控制和綜合治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汪紀戎認為,將PM2.5納入空氣品質常規監測指標,不僅是環境保護的一大進步,也將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模式轉變。

  致公黨中央提案指出:“提高環境空氣品質是一項艱巨的、複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提高環境品質的關鍵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只有污染物濃度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了,環境空氣品質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生態環境才能改善。”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高速增長。2011年汽車産銷量超過1800萬輛,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汽車産銷第一大國。機動車為群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監測表明,我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複合污染的特點。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説:“有效控制機動車污染,對於推進污染減排,改善區域空氣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汪紀戎代表建議,降低PM2.5濃度,治理空氣污染,必須大幅度調整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加快淘汰污染嚴重的企業,深度治理、嚴格監管。同時,綠色生活和綠色消費對於降低PM2.5濃度也同樣必不可少,如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車,引導群眾綠色出行等等。

  “這是一個多環節密切咬合的鏈條,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效果就會打折扣。”汪紀戎建議,“十二五”期間應在普遍提高排放標準的基礎上,在PM2.5的重污染區實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以此倒逼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同時,由於大氣污染呈現複合型、區域性、複雜化等污染特徵,治理PM2.5需要採取綜合手段,既要實現多項污染物協同減排,也要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PM2.5是一個區域特徵污染物,不是單靠某地區的環境治理就能達到理想指標。”全國政協常委、民建甘肅省委主委寧崇瑞説,在世界範圍內PM2.5的防治都是難點和熱點,需要協同控制。致公黨中央建議加強聯防聯控,建立灰霾天氣與大氣污染源監測、預報互動機制應重視優化産業結構調整,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新跨越。

  “PM2.5看上去是個環境問題,實際上也是經濟問題、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寧崇瑞表示,隨著新修訂《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發佈,將有更多的代表委員就這個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三十分之一的小微粒治理積極建言,努力為百姓的肺腑“滌清塵埃”。

  • 來源:新華網 作者:顧瑞珍 南辰 崔清新 胡浩
  • 編輯:王文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