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

別讓百姓成為“吸塵器”——代表委員熱議PM2.5(2)

“PM2.5的問題反映了群眾對藍天白雲的新要求”

  “藍天”為什麼不藍?PM2.5引發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今年2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聽取基層群眾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時説,PM2.5的問題反映了群眾對環境品質、藍天白雲的新要求。我們的監測標準要逐步與國際接軌,監測的結果要與群眾的感受相一致。

  去年年底召開的第七屆全國環保工作大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佈了PM2.5監測的時間表: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將率先開展PM2.5監測,到2016年將推廣到全國,也就是説,在“十二五”末,我國將全面鋪開對PM2.5的監測。

  有人質疑,灰霾天氣這麼嚴重,為什麼還要等到4年之後才實施新標準?周生賢給出解釋:“2016年1月1日是新標準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期限,而不是指新標準要推遲到那時候才開始實施。”專家指出,從PM10標準過渡到實施PM2.5標準,是各國綜合平衡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污染現狀情況下的産物,均經歷了長期的準備階段。

  事實上,相比于PM2.5的監測和公佈,排放控制和綜合治理是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全國政協委員賈康指出,PM2.5污染主要源於揚塵和燃燒後物質,如燃煤、汽車尾氣等。在大力扶持汽車工業的産業政策下,實現控制排放的目標涉及調整産業結構甚至經濟結構,艱難而複雜,發達國家的治理基本上也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在這方面,我們有後發優勢。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煤炭消耗從22億噸增加到33億噸,2011年增加到35億多噸。這幾年,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産業的産能增加了30%以上;2011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增長了1800萬輛……

  “我們燃燒的東西太多了。”全國政協委員黃維義説,“這樣的燃燒,怎麼能不産生巨大的排放?我國亟須加緊治理,別讓我們的肺成為‘吸塵器’。”

  

  • 來源:新華網 作者:顧瑞珍 南辰 崔清新 胡浩
  • 編輯:王文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