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離職潮”衝擊小基金公司 金鷹流失老將楊紹基

  • 發佈時間:2015-02-09 06: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康博  責任編輯:田燕

  基金界洶湧的“離職潮”早已被市場司空見慣,然而和大型基金公司相比,頻繁的人事動蕩則對中小基金公司更是衝擊巨大。去年就經歷了五位高管離職的金鷹基金,在新年伊始便再次發佈公告稱旗下另一元老級人物楊紹基離職,這也使市場目光聚焦到該公司的未來發展上。

  數據顯示,除了連續多年的虧損記錄外,該公司在規模上也一直徘徊不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基金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強者愈強、弱者消亡的現象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看到。

  金鷹元老級基金經理出走

  上月底,金鷹基金髮佈公告稱,金鷹中小盤基金經理楊紹基因個人原因辭職。資料顯示,楊紹基是經濟學博士,證券從業經歷10年。曾任職于廣東發展銀行資産管理部,2007年8月加入金鷹基金,先後擔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研究發展部副總監、基金管理部總監、首席投資官。其曾先後管理金鷹策略配置、金鷹穩健成長、金鷹中小盤、金鷹成份優選4隻基金。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如果算上楊紹基,此前金鷹基金公司共有15個基金經理,而楊紹基是任職年限最久的一位,這讓楊紹基的離職成為對金鷹基金的又一大重創,因為自去年以來,該公司就經歷了一系列的人員動蕩。

  去年3月,金鷹基金對外發佈公開招聘總經理公告。其後不久,金鷹基金原總經理殷克勝因個人原因離職。而從去年9月份起,金鷹基金基金經理開始變動。基金管理部總監、金鷹策略配置、金鷹核心資源基金經理陳曉9月30日離職;11月22日,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金鷹保本、金鷹持久回報分級、金鷹元豐保本、金鷹元盛分級債券、金鷹元安保本基金經理邱新紅辭職,兩人辭職前均為金鷹基金投委會成員;12月10日,金融工程部總監、金鷹中證500指數分級、金鷹中證技術領先指數增強基金經理張永東離職;12月17日,金鷹穩健成長、金鷹核心資源基金經理馮文光離職。

  或許正是軍心渙散,讓本就發展緩慢的金鷹基金長期處於基金行業的中下游水準。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規模為75.92億元,比近兩年峰值的169.94億元,下跌超過50%。由此,金鷹基金2014年規模排名下降至第61位,相比2013年下滑了11位。而在三家總部位於廣州的基金公司中,金鷹基金更是與易方達管理的超過2000億和廣發基金超過1300億的規模有著天壤之別。

  另外,根據金鷹基金股東方之一白雲山歷年來發佈的公告可以看出,從2009年至2013年,金鷹基金有4年出現虧損,2013年為虧損最嚴重的一年。而白雲山對金鷹基金的投資也是連連虧損,繼2012年虧損112萬元後,2013年虧損增加至773萬元。

  行業競爭激烈 小公司現頹勢

  近年來,隨著基金行業的高速發展,私募基金如雨後春筍般“盛開”,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募基金則正在漸漸喪失自己的優勢,這一變化在基金經理奔私潮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根據媒體統計,2014年業內共有204位基金經理離職。這一數據至少創十年新高。好買基金認為,目前公募基金投研人才流失的現實問題日趨嚴重,公募基金要長期留住人才不僅要提高薪資待遇,還要在機制上給予優秀人才發展空間與其共同成長壯大。同時也要注重不斷地培養更多的人才,擴大基數。

  然而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現實的問題是,人才流失的結果則體現在基金業績上,而基金業績不好又直接導致管理規模的下降,規模與業績的雙降必然影響基金經理的收入,反過來又加劇這些精英的“出走”,如何破除這個迴圈並非提高待遇那麼簡單,也並不是出個激勵措施就能在短期內化解的。

  與大公司“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比,業界的此種現象對小基金公司的影響顯然更加嚴峻。上述人士介紹,除了私募基金公司這個“外敵”,公募基金公司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但大公司除了可以用豐厚的回報來招兵買馬,還可以借助品牌優勢吸引人才,與這些相比,實力弱小的小型基金公司就只能面臨腹背受敵的囧境。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盈利能力強的基金公司愈發強大,中小基金公司則愈發羸弱。

  據記者了解,從2013年的數據看,前五大公募基金公司的盈利合計已經佔到全行業的一半,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行業的盈利已經高度集中在龍頭公司上。某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告訴記者,未來基金行業優勝劣汰的現象將會更加明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