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基金經理離職潮 基金人才荒難解

  • 發佈時間:2014-10-15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今年三季度以來,基金經理離職數同比增長超過三成。其中,小基金公司的“人才荒”尤為嚴重。

  業內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小基金公司一個部門也就一兩個基金經理,離開一個會對基金公司的影響很大,而且多數情況下離職的都是核心人士。

  華泰證券數據顯示,所有偏股型基金經理,包括目前在任及離任的,任職時間滿一年以上的,平均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僅3.77年,基本上不到股市一個完整的牛熊輪迴週期。

  隨著金融行業混業經營的推進,金融企業的人才競爭已經跨越所屬子行業,基金經理的跳槽方向除公募基金公司外,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私募、券商、保險資管等,尤其是一些資深基金經理,紛紛選擇“下海”創業。

  與此同時,隨著基金公司和基金産品的增加,對基金經理的需求也相應加大,基金經理崗位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最近15年內,基金行業共有710位基金經理離開,同時有1535人進入這一行業任職基金經理。

  同花順統計顯示,從基金經理絕對數量來看,2012年、2013年基金經理數量分別為815位、935位,年增長率分別為18%、15%。

  但是基金經理人數的增加速度明顯低於産品增加速度,“一拖多”現象越來越盛行。數據顯示,2011年基金經理每人平均管理1.3個産品,2012年每人平均管理1.4個産品,2013年每人平均管理1.7個産品,2014年以來每人平均管理達到了1.8個産品。

  此外,由於不少資深基金經理紛紛選擇離開,導致基金經理從業年齡日益年輕化。

  面對公募行業普遍面臨的“人才荒”,基金公司紛紛採取應對措施,除了“高薪挖角”,不少基金公司對薪酬和激勵體系作出改進,並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比如,中歐基金天弘基金等公司在股權激勵、事業部制等探索上有所突破。

  一位有老國企股東背景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上下都很期望股權激勵,自己之前遞交過股權激勵方案,股東沒什麼反應,但是現在國企“混改”這麼火熱,股權激勵迎來實現機會。

  但股權激勵並非基金公司留住人才的“萬能藥方”,據本報此前報道,就在全員持股計劃推出不久,永贏旗下唯一一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李廣雲悄然離職。

  究竟如何留住人才,真正解決公募基金的“人才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