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實力雄厚的甘肅省,抓住“一帶一路”契機,通過“搭平臺、走出去、引進來”發展思路,目前,已同絲綢之路沿線近10個國家開展了中醫藥交流合作,其中醫服務得到當地官員、醫生、患者的多方面認可,主動學習中醫的人不斷增多,中藥註冊和出口也取得突破。
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雖然中醫藥走出國門形勢良好,但仍存在“以醫帶藥”推進慢、中醫外語人才儲備不足等困難。專家認為,這些影響著中醫體系和中醫藥文化的完整推廣,急需國家層面協調推進和政策支援。
甘肅一馬當先
推中醫藥在絲路沿線國生根
作為中醫藥種植大省和全國唯一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省,近年來甘肅中醫藥快速發展,並主動承擔起向世界推廣中醫藥的工作,通過“搭平臺、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思路,先後與絲綢之路沿線近10個國家開展了交流合作,有效擴大了中醫藥在海外的影響力。
搭平臺,與絲綢之路沿線等國廣泛接觸併合作。2013年以來,在國家支援下,甘肅省先後與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俄羅斯、法國、匈牙利等近10國在中醫藥領域建立了合作關係,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和合作諒解備忘錄。截至目前,已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建立了8所以中醫藥培訓及中醫文化傳播為主的岐黃中醫學院,並在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等國建立了5個中心,開展中醫藥臨床醫療服務及科研合作,將中醫藥文化交流從“一帶一路”國家向周邊國家輻射。
走出去,到府開展服務讓中醫在國外落地生根。通過與外國醫療機構合辦、中方派中醫、企業管理等多種方式,甘肅積極探索在國外設立中醫中心,並建立中醫對外服務人才庫。除在中醫中心定點開展醫療服務外,還多次派出中醫專家,到合作國家開展中醫學術講座和中醫義診活動,目前已為當地培養中醫大夫200余人,為數千患者開展了針灸推拿等中醫服務,向當地上萬名醫生、學生等推廣了中醫藥文化。
“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甘肅省中醫藥歷史悠久,中醫商業化程度小,保留了傳統地道的中醫藥文化,具備一定國際傳播優勢。”甘肅中醫藥大學校長李金田説,政府大力推動中醫藥走出去有兩重積極作用:一是用正規機構推廣傳統中醫,防止中醫在國外變味;二是促進中醫藥在國外可持續發展。
引進來,讓國外學員和患者邊學習、邊治療、邊領會。今年4-5月,先後有俄羅斯、法國的36名中醫藥愛好者前來甘肅參加中醫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他們掌握了耳尖放血治療高血壓、針刺治療失眠等14種中醫技術。“俄羅斯人喜歡一句諺語——活到老,學到老。針灸在國外是很難學到,來中國學習是一個寶貴的經歷。”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東方學院教研室主任給納基説,今年來甘肅學習中醫讓他受益匪淺。另一方面,還有8名吉爾吉斯斯坦學生在甘肅接受為期5年的中醫本科教育,甘肅中醫藥大學近日在吉爾吉斯斯坦完成了25名中醫碩士研究生的面試。
“學中醫必須先學中國傳統文化,否則理解不了中醫精髓。”47歲的克裏斯黛爾來自法國,她説,到了中國才理解了中醫的獨特魅力,“中醫不像西醫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此外,多批俄羅斯、哈薩克、法國患者來甘肅接受中醫治療,針灸、推拿、刮痧、拔罐等非藥物療法備受青睞,一些患者感嘆中醫治好了自己多年不愈的疾病。
外國患者“現身説法”
療效獲“朋友圈”點讚
甘肅積極推動中醫藥走出國門,獲得了合作國政府官員、醫生以及民眾的認可。通過積極洽談和對接,中藥註冊和出口也取得了可喜突破。
一是吸引不少高層官員就醫體驗。吉爾吉斯斯坦中醫中心主任秦曉光介紹,該中心開辦以來,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現任外交部副部長等當地多名官員前來中心就醫,就連現任衛生部副部長也介紹他的兒子前來治療。“他説每次治療後感覺很舒服,背痛的症狀已經明顯緩解。”秦曉光介紹,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接受中醫治療,他能堅持這麼長時間,本身就是對中醫技術的認可。
二是醫護人員對中醫認可度不斷提升。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的醫療條件目前仍比較落後,當地一些醫生參加中醫培訓後,對中醫的療效非常認可。秦曉光介紹,他們已經在當地舉辦了三期針灸培訓班,先後有130多名醫護人員參加了培訓,許多學員不但愛上了中醫,也將這一“神奇的東方醫術”,介紹給了自己的病人,推薦他們前來就醫。
被稱為中醫“第二故鄉”的法國,去年掛牌成立了法國岐黃中醫學院,目前,有200多名法國醫生、護士及中醫藥愛好者在此學習。“法國醫生群體過去不太了解中醫,但有一些西醫認識到了中醫良好療效,比如婦科、腫瘤科醫生;還有一些中醫愛好者,曾經在法國私立大學學過中醫,但難以應用到實踐,又來到岐黃中醫學院深造。”法國岐黃中醫學院中醫專家王淑萍説。
三是當地患者願為中醫“現身説法”。張麗娟是派駐摩爾多瓦中醫中心的中醫專家,她介紹,來到摩爾多瓦以後,醫療隊接診的基本都是疑難雜症。比如有腦出血數年後不會行走的,有腦梗面癱數年無法恢復的,有求醫多年的不孕症患者。病人除了摩爾多瓦,還有法國、德國、義大利、烏克蘭、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慕名而來的。
60歲的摩爾多瓦教授烏拉基米爾有間斷心慌史8年,曾經在當地及羅馬尼亞、義大利等國多次檢查治療,不見療效。來摩爾多瓦中醫中心第一次針灸治療後,烏拉基米爾就表示:感覺非常好,心慌2-3分鐘就過去了。兩周後,他便痊癒了,主動要求和主治醫生合影留念,並贈送1枚摩爾多瓦國立醫科大學紀念章作為紀念。“説到治療效果,有一位患者表示,如果有機會,比如電視臺採訪,她願意為中國醫生現身説法做宣傳。”張麗娟説,“在摩爾多瓦,患者重視隱私權的保護,在哪接受過治療都不可以透露。她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卻願意在電視臺亮明身份現身説法,這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同時,甘肅還以醫帶藥,積極推進中醫藥産品的註冊、認證和出口。
近年來,蘭州佛慈制藥集團在俄羅斯、美國和東南沿海等國家共計完成150個産品的註冊。烏克蘭代理商與蘭州佛慈制藥集團簽訂了500萬罐裝中藥保健飲料“肖助理”的銷售合同。甘肅亞蘭藥業公司在哈薩克成立甘肅亞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甘草酸生産廠。2016年,甘肅與匈牙利洽談中醫合作並簽訂合作意向書,目前甘肅和盛堂藥業、一方藥業向匈牙利東方國藥集團出口小柴胡、酸棗仁湯、黃芪、當歸等中藥顆粒劑360公斤。另外,甘肅隴神藥業在吉爾吉斯斯坦註冊成立中醫藥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中藥産品的備案和註冊材料的提交工作。
全面“走出去”仍存諸多困難專家建議國家層面協調推進
“中醫藥是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醫藥走出去既輸出了醫療技術,又輸出了傳統文化。”甘肅省衛計委主任劉維忠介紹,下一步甘肅考慮在省內重點建設3-5個中醫藥交流合作基地,在國外建設一批高標準的中醫藥體驗示範中心,推動中醫藥産品沿“一帶一路”國家走出去,服務國家戰略。
專家們認為,中醫藥走出去前景廣闊,但在現實推進中,依然存在“以醫帶藥”推進慢、中醫外語人才儲備不足等困難,建議國家層面積極協調,為中醫體系和中醫藥文化的完整推廣掃清障礙。
一是通過政府間談判,所有解決中藥在當地合法進入和使用問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國家沒有關於中醫藥産品、技術、從業人員、醫療機構等準入方面的法律法規;對於針灸治療,部分國家是認可和支援的,但對中草藥和免煎中藥顆粒,在進口和使用上大多都不允許,這影響了中醫體系的完整進入和推廣。一些來中國學習中醫的學員也擔憂,因為缺少中藥材,雖然學到了中醫,但回國後恐無法運用於實踐。
劉維忠、李金田和秦曉光等建議,國家出面通過政府間談判,所有解決中藥的註冊和進入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讓合作國家認可《中國藥典》,讓中藥在國外都能取得合法身份。另一方面,國家列專項以獎代補在國外註冊中藥成功的企業單位,鼓勵中藥輸出。
二是加大中醫外語人才的培訓和培養,為中醫藥走向更多國家做好人才儲備。當前中醫走出去形勢很好,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落地生根”,但由於中醫外語人才有限,已經影響到工作的深入開展。秦曉光介紹,目前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中醫中心6名醫生都是從甘肅派出,出國前只在國內進行了短期俄語培訓,經過一年多的工作,在簡單交流上已經沒問題,但在一些專業術語上,仍存障礙。他建議,國家選派40歲左右的中青年中醫人才到國外進行一到兩年的留學,打好語言功底,這樣中醫走向更多的國家才能沒有障礙。
三是推動中醫藥“走出去”,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大項目和資金支援。記者了解到,由於得到國家項目的支援,目前甘肅在吉爾吉斯斯坦和摩爾多瓦的中醫藥服務就開展的十分順利,影響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國外學員到中國學習中醫的熱情也在升溫,希望有更多的項目支援。今年曾在甘肅學習中醫的52歲法國醫師克魯特説:“在法國學中醫成為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法國人學習中醫,原因是中醫副作用小。中國的中醫醫院設施比法國先進,希望今後中國能派更多的中醫去法國教授中國傳統醫術。”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